劉婷婷,崔蕾
(南通大學附屬海安醫(yī)院·海安市人民醫(yī)院兒科,江蘇 海安 226600)
支氣管哮喘(哮喘)以氣道慢性炎癥和高反應性為特征,小兒較為常見。哮喘急性期控制后容易轉變?yōu)槁云?,病情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哮喘的控制需要堅持長期、持續(xù)、規(guī)范、個體化的吸入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藥等藥物,吸入治療是兒童哮喘的優(yōu)選給藥方式[1]。目前,慢性哮喘患兒的控制已由依賴于醫(yī)務人員向家庭自我管理的方向發(fā)展,是為醫(yī)療提供輔助治療的重要方式。家庭自我管理中,最重要的是霧化吸入治療的規(guī)范與堅持,如果家庭霧化操作不規(guī)范,落實率低,將影響患兒的治療效果[2]。如何幫助進行家庭霧化吸入的患兒進行長期、規(guī)范、合理的霧化治療,使家長掌握患兒疾病的控制情況,探索小兒哮喘家庭霧化治療的有效干預方法,是臨床關注的焦點。兒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測試(test for respiratory and asthma control in kids,TRACK)是一種適用于5歲以下兒童的客觀評估哮喘控制水平的量化工具。本研究應用TRACK自評模式對慢性哮喘患兒進行家庭干預,提高患兒家庭霧化的落實率,評估患兒家庭霧化的依從性及對哮喘控制效果,為TRACK評分工具的推廣應用提供依據。
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海安市人民醫(yī)院兒科診治的哮喘患兒200例。納入標準:(1)符合哮喘診斷標準并經臨床確診[3];(2)呼出氣一氧化氮濃度(FeNO)>50 ppb;(3)患兒年齡<5歲;(4)患兒家長均自愿參與問卷調查。排除標準:(1)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結核感染患兒、急性肺炎、急性哮喘發(fā)作、合并嚴重免疫系統(tǒng)疾病患兒;(2)失訪者或資料不全者。
所有患兒按照干預方式的不同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10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家庭干預;實驗組應用TRACK自評模式干預。評估兩組患兒哮喘控制率、哮喘急性發(fā)作次數、TRACK評分、潮氣量(VT/kg)、潮氣呼氣峰流速(PEF)水平、FeNO、家庭霧化依從性、滿意度評分。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兒家長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及比較
1.2.1 干預方法 兩組患兒均在醫(yī)院經止咳、平喘、祛痰、抗感染等治療后,狀況平穩(wěn)。對照組患兒家屬行常規(guī)醫(yī)囑,包括:按時進行家庭霧化治療、健康教育、出院指導、哮喘疾病的基本知識與注意事項等;實驗組應用TRACK自評模式對患兒家長進行干預,出院前告知家長TRACK改良中文版評分工具的使用、掌握判斷指標,并建立微信平臺讓家長掃碼入群,每周在群內發(fā)送哮喘相關知識,并設置提醒對哮喘患兒進行TRACK測評。TRACK評分≥80分,控制良好;<80分,哮喘控制不佳。通過TRACK評分,對哮喘患兒進行病情判斷。工作小組由高級、中級和初級職稱醫(yī)護人員組成,對患兒家長進行哮喘專業(yè)知識、TRACK評分工具的使用及評價知識培訓,制定宣教流程跟蹤培訓[4]。實驗干預時間為3個月。
1.2.2 主要指標 干預3個月后,兩組患兒按研究要求回院復查,評估哮喘控制率。控制:過去4周,患兒無活動受限,無日間、夜間哮喘癥狀,未使用應急緩解藥物;部分控制:過去4周,患兒活動基本不受限,日間哮喘癥狀每周≤1次,夜間偶有憋醒,未使用應急緩解藥物;未控制:未達到以上標準者。記錄患兒1年內哮喘急性發(fā)作次數[5]。自制家庭霧化依從性、滿意度評分表,進行評估,滿分100分,分數越高,依從性和滿意度越高。兩組患兒分別于干預前后,應用TRACK評分進行測評,評估哮喘狀況。干預3個月后,回院復查,檢測氣道功能指標VT/kg、PEF、FeNO。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U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兒哮喘總控制率為78%,高于對照組的4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哮喘急性發(fā)作次數為(1.15±0.54)次,低于對照組(3.93±0.60)次,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哮喘控制率、急性發(fā)作次數結果比較[n(%)]
*P<0.05,與對照組比較。
實驗組患兒干預后TRACK評分為(85.28±5.54)分,高于干預前(60.73±6.23)分,對照組患兒干預后TRACK評分為(75.48±5.26)分,高于干預前(61.49±5.61)分,且實驗組干預后結果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干預后VT/kg、PEF 和FeNO結果均高于對照組,且兩組干預后各項指標均高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實驗組家庭霧化依從性、滿意度評分分別為(81.09±5.12)分、(89.48±6.07)分,均高于對照組(64.38±4.76)分、(70.25±5.13)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干預前后VT/kg、PEF 和FeNO結果比較
*P<0.05,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
哮喘是我國兒童常見的慢性氣道疾病,臨床主要癥狀為咳嗽、喘息以及胸悶等。氧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藥物是治療小兒哮喘的主要給藥途徑。通過高速氧氣氣流,使藥液形成霧狀懸液,延長藥物在支氣管中滯留的時間,保持較高的血藥濃度,并隨呼吸可直達肺部,可在較短時間內改善患兒氣道高反應[6]。家庭霧化吸入治療適用于緩解期的哮喘患兒,其治療模式優(yōu)勢漸現,逐漸被更多的患兒家屬接受。但需要長期、持續(xù)、規(guī)范和個體化的治療,患兒年齡小,依從性較差,因此,制定科學、合理的家庭干預方案對有效控制患兒哮喘發(fā)作具有重要意義[7]。
5歲以下兒童進行家庭霧化吸入,哮喘控制的評估主要依賴于家長等照護者的反饋,缺乏判斷的指標,家長常難以判斷病情,不了解病情的嚴重程度,一旦緩解就容易自行停藥??陀^、科學地評估兒童哮喘控制水平并指導治療,是提升兒童哮喘控制率的關鍵點之一[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哮喘總控制率顯著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RACK是一種主要適用于5歲以下兒童的哮喘控制水平量化的評估工具,改良TRACK包含4個問題評估哮喘的損害(過去4周呼吸的急促或喘息、夜間憋醒、活動受限以及過去3個月緩解藥物的使用)及1個問題評估風險(過去12個月口服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及使用高劑量吸入糖皮質激素進行緩解治療的情況)[9]。家長對哮喘病情控制程度難以判斷,將TRACK評分應用于家庭中,通過數據讓家長們真正認識到孩子病情的輕重,能夠客觀、科學地評估兒童哮喘控制水平,指導、幫助哮喘患兒家長準確掌握病情,合理、規(guī)范的用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家庭霧化的使用及正確落實率,進而提升兒童哮喘控制率[10-11]。VT/kg和PEF是評估患兒肺功能的常用指標,FeNO是由上皮細胞中的一氧化氮合酶合成,哮喘嚴重時,機體內FeNO水平呈現下降趨勢[12]。本次研究結果證實,實驗組患兒TRACK評分、VT/kg、PEF 和FeNO結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患兒哮喘改善顯著。
影響哮喘患兒家庭霧化依從性的主要因素,包括霧化吸入療程長、家庭缺乏哮喘疾病知識、擔心長期用藥的副作用、對患兒病情的控制程度不能判斷[1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家庭霧化依從性、滿意度評分均顯著提高,且高于對照組(P<0.05)。哮喘患兒在緩解期應堅持長期抗炎,提高患兒家庭霧化的依從性。,通過微信平臺,醫(yī)護人員應多宣教家庭霧化對控制哮喘病情的重要性,設置提醒系統(tǒng)及時提醒給患兒進行測評,進而提高哮喘患兒家庭霧化依從性[14]。應用TRACK自評模式干預的技術難點在于教會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長正確使用TRACK評分工具及對病情的判斷[15]。
綜上,應用TRACK自評模式對慢性哮喘患兒進行家庭干預,能夠更好的控制患兒哮喘,患兒家庭霧化的依從性也顯著提高。因此,臨床上對于哮喘患兒的治療,應鼓勵家長參與疾病控制和管理,使哮喘病情的控制趨向家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