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聰靈
一部手機在握,數(shù)十上百個APP軟件,其中大部分都可以貸款,利息多少不等。這是多大的誘惑?對于財力豐裕的人士來說,這些彈出窗口可以不去理會,可對那些手頭緊張、借款無門的人們,尤其是大學生或剛工作的年輕人,情況就有些不同了。近來,因消費貸款無節(jié)制而引發(fā)的悲劇時有發(fā)生,不得不令人反思:借貸,這一上古就有之的互通有無、互利互惠的經(jīng)濟交流形式,發(fā)展至今,究竟我們要如何善加運用,才可使之發(fā)揮積極作用?
上古有真人,施貸不用還
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到私有制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借貸歷經(jīng)了產(chǎn)生、演變、發(fā)展、完善的漫長過程。借貸一詞古已有之,初時并無債務之義。
《說文解字注》載:“貸,施也。謂我施人曰貸也?!彼^“施人”,就是無償?shù)亟o予他人之謂。中國上古處于原始公社時期,屬井田制時代。漢初燕人韓嬰曾記:“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為一井……八家相保,出入更守,疾病相憂,患難相救,有無相貸,飲食相召,嫁娶相謀,漁獵分得,仁恩施行,是以其民和親而相好?!?/p>
那時人們患難相助,有無相貸,是人與人之間無償?shù)囊环N給予和支援。簡單說,就是你缺了,我有,拿去,不用還。
西周以后,隨著私有制的發(fā)展,公社井田制被破壞,社會貧富分化明顯,出現(xiàn)了階級差別,“貸”也開始具有了“借”的內涵,直至合并稱為借貸。這種借貸,不論是錢還是物,都是需要歸還的,成為債務。
春秋時期,借貸還款現(xiàn)象開始盛行。魯召公三年(公元前540年),齊國使者晏嬰前往晉國請婚,晉叔向問齊之興衰,晏嬰說:“此季世也,吾弗知。齊其為陳氏矣。公棄其民而歸于陳氏。齊舊四量,豆、區(qū)、釜、鐘,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則鐘。陳氏三量,皆登一焉,鐘乃大矣。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币馑际?,齊國借貸救助陳氏時,給出時用的是大份的“家量”,收還時以普通較小的“公量”。晏嬰說明此事,是為了證明齊國的仁愛,以“多貸少收”的方式支援困難者。這說明此時的貸,雖未計利息,還是要歸還的。
至戰(zhàn)國時期,借貸生息計利已成社會常態(tài),且出現(xiàn)了以牟利為目標的高利貸,這也加劇了社會的貧富分化。再至秦漢時期,借貸由民間私人行為上升到法律層面,形成有具體定義與內涵的債務概念,被寫進國家律令而有了合法地位。
債臺高筑,好借難還,
皇帝也頭疼
齊國孟嘗君田文門下養(yǎng)食客三千,以“樂善好施”美名傳揚后世。鮮為人知的是,他豢養(yǎng)這些食客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就是放貸獲取利息。與之相關的“馮諼客孟嘗君”的故事,說的就是這位馮諼吃了人家美食,還找人家要華服馬車,自稱各種“無所長”,終于有一天主動請纓,要去幫孟嘗君收債。結果收債期間,遇到生活十分困難的欠債人時,他竟假傳命令,說孟嘗君要免除這些窮苦人的債,當場把借契給燒了。此舉使得當?shù)乩习傩諏γ蠂L君感恩戴德,他的美名也到達頂峰。馮諼回去后,和孟嘗君說,收債的錢幫他買回“仁義”了。
不是誰都有這樣的好運。史上最慘借貸人,周朝末代君主周赧王姬延應算一位。公元前256年,他組織了五千人的軍隊,聯(lián)合楚、燕進攻強大的秦國。因為國庫空虛,他向國內富人借了一大筆軍費。結果大戰(zhàn)在即,盟軍失信未至,周朝軍隊敗北。而先前借錢出去的富人們一看軍隊回來了,紛紛手持債券向周赧王討債。
周赧王無錢還債,只好躲到宮后的一個高臺上避債。這一高臺被周朝人形象地稱之為“逃債臺”。后人熟知的成語“債臺高筑”,就是這么來的。
借債也像投資,有借出收不回的,也有獲取大利的?!妒酚洝酚涊d,漢景帝“七國之亂”爆發(fā)時,長安城的將領準備出發(fā)東征平叛,向當時財富頗豐的子錢家(古代對以貨幣為經(jīng)營對象的人即高利貸者的稱謂)們借錢充當軍費,眾位金主因為對當時的戰(zhàn)局頗多憂慮,擔心手中的錢有去無回,都不肯出借。其中只有一位毋鹽氏冒了大風險,借了1000兩金子給漢景帝的軍隊,并且約定,利息為1000%。過了三個月,七國之亂被平定了,毋鹽氏也因此發(fā)了一筆大財。
至元代四方用兵,賦稅沉重,債主便提高利息,很多是月息8分,一年翻一倍,俗稱“羊羔息”。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下詔重申民間借貸限收息3分,就算超過年限,最多以一本一利為原則。但高利貸者每次放款總要本利對倍,逾期就要債務人另立借條,這就成為復利息了。債務人無力償還時,債主便侵占其財產(chǎn),令其子女為奴。
明朝時當鋪已十分普遍,主要業(yè)務是接當和放款,相當于現(xiàn)在的抵押貸款。明初富可敵國的沈萬三就是著名的高利貸者,坊間傳說他有個聚寶盆,形象地說明了高利盤剝的本質。明朝時的大太監(jiān)劉瑾和大貪官嚴嵩、嚴世蕃等,也經(jīng)營當鋪,其“賬房”對外放貸,來借錢的多為各種官吏,供其向上級行賄或向朝廷貢獻之用。
套路貸悲劇頻發(fā),
正確消費觀應立得住
可以說,古往今來,由借貸引發(fā)的悲喜故事一直未曾斷絕。楊白勞躲債的悲劇,更成為控訴萬惡舊社會剝削人的經(jīng)典劇目。
時至今日,貸款的存在,首先是有其巨大的積極意義。今天各大金融機構推出的房貸、車貸、創(chuàng)業(yè)貸、助學貸款等,在支持人們保障基本生存和發(fā)展的權利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可預見的收入范圍內通過正規(guī)渠道有限貸款,行之得當,實則是可以支持個體更好地創(chuàng)造財富。比如貸款購房居住,和租房居住相比,顯然前者是投資保值增值,后者就只是消費。比如創(chuàng)業(yè)貸,在可預見的風險與防控范圍內,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尋貸,定期償還,遠比找個人借款要方便得多,也不必看人臉色行事。又如針對貧困學子的助學貸款,對個人的成才之路的鼎力支持,實則體現(xiàn)了社會發(fā)展之公益性能。以上,都是現(xiàn)代正規(guī)渠道的貸款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近來,隨著網(wǎng)絡交易平臺的多樣化,各種消費貸、提前花之類的平臺層出不窮,爭相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工具推送到用戶面前,給手頭不豐裕的群體尤其是尚未能獨立的年輕人帶來誘惑,動動手指就可以花錢,這個平臺借的錢,可以到另一個平臺去籌措了還上,而后還有新的平臺可以再貸到款……所謂“寅吃卯糧”與“拆東墻補西墻,東墻倒西墻亡”之類的古語,拿來形容這些非理性消費與不自量力的過度透支,是非常恰當?shù)摹>W(wǎng)絡借貸,掌握好,可使這工具成為生活的有力支持,適當拓展經(jīng)濟自由度,提高生活品質,支持自身更好地去創(chuàng)造財富。掌握不好,就易在這不斷的借款與消費中,不知不覺陷入套路,無法收場。
新生事物的發(fā)展,應當同步伴隨著人們駕馭這一事物的能力之增長,如此才是幸事。支持人們提前消費的各式貸款也一樣。對使用者來說,處理好兩件事,才可算是理性駕馭:其一,量力而行,借貸應有上限;其二,理性消費,不因借來容易而形成奢侈生活作風。常言道:出來混,都要還的。在這點上警鐘長鳴,各式借貸,就可成為餡餅而非陷阱了。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