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港
咸豐十年,在京東八里橋,興安嶺下鄂溫克索倫馬隊栽了個大跟頭,這跟頭栽得暴:紅毛鬼子的子彈頭噗噗往人肉里鉆。就在這時候,七山鼓讓鼓手打破,人馬泄氣,隊伍一下子垮了。
索倫戰(zhàn)鼓里最厲害的叫七山鼓,意思是,隔七座山,鼓聲能使活馬五臟震撼,驚毛亂顫;而聽熟鼓聲的戰(zhàn)馬,血脈僨張,斗志越發(fā)昂揚。
大山草原,大牛成千上萬,就是找不出一張造得七山鼓的牛皮,比大草甸子找繡花針還難。八里橋那鼓用了幾十年,要是早有好牛皮蒙新的,不見得打敗仗。
造七山鼓要整張大牛皮,腹背邊角都得夠強夠韌,牛皮嫩鼓聲飄,牛皮老鼓聲艮。養(yǎng)這等牛,三伏烤炭,三九臥冰,小米麻油五花草,一天三遍抽打柔軟處,十三年工夫才有可能喂出這樣的牛。都是牧民,哪個這么狠心待牛?
索倫蒙鼓匠,跑壞了三匹馬,就是見不到一張好牛皮。多少車砂石能出一兩金子?多少只大雁能有一只虎眼的?找不到,就是找不到。鼓匠急出火癤子,急成赤蒙眼。六山鼓、五山鼓、四山鼓,造得出,可那不是七山鼓。要命的事哪敢對付?沒有七山鼓,索倫兵、索倫馬全缺勇氣,再來敵軍可怎么打!
這天,鼓匠正跺腳罵天罵地,眼見遠遠來個騎馬老漢,老漢須發(fā)皆白,干瘦黝黑,馬后一條大牤牛。
鼓匠拍腿大叫:“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好皮子!”——鼓匠之眼有皮無牛。
“這牛,您賣?”
“嗯哪。不賣牽你這兒干啥?”
鼓匠使上勁力,抓過肩鬐抓尻尾:“好皮子!好皮子!好皮子!”
“老人家,您出價,多少都行?!?/p>
“你要這牛啥用?”
“我要皮,要牛皮。這是七山鼓!”
“啥?值七千五?”
鼓匠大聲喊:“是鼓。七山鼓——七山鼓——”
“嗯——七山鼓呀。我這牤子,”老人乜斜一眼鼓匠,“就是為一面好鼓?!?/p>
“您老出價。您老出價。多少都行?!?/p>
“價錢后說。你自己說造得出七山鼓,那我也得試試你,”老人停一停,“你擂通鼓我聽聽,看看是不是真鼓匠,不能白瞎我的好牛?!?/p>
鼓匠跺腳道:“我一個鼓匠,擂得出驚天鼓??墒?,老人家,我擂的可是五山鼓,是戰(zhàn)鼓。孕婦、孩兒、病人、體弱老人聽不得,震動五臟,要出大事?!?/p>
老人道:“敲你的,別的甭管?!?/p>
“老人家,您這年紀,您得離遠點兒。您走過五道山,我再擂鼓,可不能傷了您老?!惫慕吵虺蚶先耍扒f,千萬?!?/p>
“中中,我聽鼓聲,別的甭管?!?/p>
算計著老人的馬過了五道山,鼓匠小聲擊鼓,擊出《春水三月三》,然后去看牛。
老人打馬回來,怒道:“呸!你這小子,耍我還是真不會擊鼓?打出戲臺鼓,還有兩個亂鼓點。”
鼓匠彎身說:“戰(zhàn)鼓一響,行心走肺,怕傷著您老人家呀!您這年歲……”
“來,再來,來真的!”
“那您老人家可得遠走,得過五道山。只是聽鼓,莫動肝火?!?/p>
老人點頭。
鼓匠暗自道:這老爺子,扳鞍上馬都費勁兒了,耳力倒好,五道山外聽明白了鼓曲細部。
像李高明這樣非專業(yè)、初入行的學徒,很難有直接上手的機會。就說這李高明第一次剪發(fā),那可是在師傅和老板娘都不在的情況下才獲得的寶貴機會。要再守著店里等機會,難。于是,李高明決定自己給自己制造機會。他問父母要了500塊錢,配齊了剪刀、電卷棒、拉頭器、染發(fā)劑等一共兩箱滿滿當當?shù)漠a(chǎn)品,回到了瓦納村,向全村男女老少宣布,他要給村民免費理發(fā)。
這回,鼓匠用上力氣,擂出一通《臥雪望天山》。
老人回來,喘一喘,伸手解牛韁,說:“呸!就你這鼓,可別糟蹋了我的牛?!?/p>
“別別,別,別呀,老人家,我是怕傷害您,沒有真敲。”
“你個不懂鼓的——”老人牽牛要走。
鼓匠慌忙抓住韁繩:“老人家,老人家,走不得!我真敲,我真敲!可是,您得離得遠遠的,千萬遠過五道山?!?/p>
老人憤憤爬上馬背,回頭道:“最后一回!”
鼓匠甩了衣裳,煞了腰帶,三吐三吸,運上力氣,跺腳騰身,掄槌擂出《盤腸啖目大砍營》。
一時間,透地穿云,一槌一槌,八里橋之仇之怨之怒火奔涌傾瀉。噗的一聲,天地寂然,五山鼓成了破鼓。
鼓匠心肝挪移,脾肺如裂?;秀敝?,忽見空馬奔來,拖韁嘶鳴。鼓匠大叫不好。
鼓匠打馬奔馳,只過一道山,就見到白發(fā)老人仰面躺在草叢中,面色青紫,鼻口有血。鼓匠喊叫:“讓您過五道山,怎么在這兒就聽鼓?”
老人已經(jīng)沒了鼻息脈搏,一只拳頭舉著,大拇指外撇。
這手勢,鼓匠懂得: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