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笑鴿.河南大學文學院.河南開封.475000
作為譴責小說的代表性作品,許多人都會自覺不自覺的從政治批判角度去分析文本,從這一層面來說,《老殘游記》是一部為國家(而非為自己)的書。而當我們向內(nèi)分析時便應(yīng)該拋開政治期望,從具體的人物形象分析然后挖掘出一些遠離政治的,人物內(nèi)在的、本真的人格和追求。
通過老殘游歷過程中各種事件的發(fā)展和解決,我們大致可以想象出一個完整立體的老殘形象,其中不難發(fā)現(xiàn)其形象(人格)大致可分為兩個方面:神性和人性(世俗)。下面我們先來談?wù)劺蠚埿蜗笾猩裥缘囊幻妗?/p>
文本中,老殘經(jīng)常有逃離的舉動。比如莊宮寶央他留下,申東造請他做官等均不成功。從老殘憂慮國家關(guān)心百姓等行為中,我們知道他并非是一個懦弱畏權(quán)、好吃懶做之人,可是他為什么不做官,不留在對他尊敬有加的達官貴人的身邊呢?究其本質(zhì),是他性格中很重要的一個特征——邊緣化傾向。有治河之才卻不愿留下為世俗所累;有斷案之能卻不接受他人的感激。視金錢為身外物,放浪形骸于山水。如此看來,“世俗”二字放在他身上未免有些牽強了。相較而言,自然是“神性”更貼切一些。
此外,他的邊緣心態(tài)在他的內(nèi)心獨白中也有所表現(xiàn)。在現(xiàn)實社會中有多少人削尖了腦袋想和老殘一樣被人奉承,而老殘卻視之為浮云甚至厭煩。這種和主流不同的心態(tài)將他推向邊緣位置,而當他愈加邊緣化,也就愈加去世俗化,從而接近世俗的人的對立面——神化。不能否認有性格使然的一面,但是他對世俗的不屑和對自由的主動追求(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自由)也是我們不可忽略的。
其“神性”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類似于神的高度自由的狀態(tài),不為世俗所累;二是“他人皆醉我獨醒”的深刻見解;三則是百姓奔走的仁者之心。文本塑造的老殘形象不僅在精神上超脫了世俗的人,在能力上也是世俗之人所不及?!独蠚堄斡洝吠ㄟ^寫老殘的“游”——不在一個地方固定下來,不僅身體上得到自由,在其過程中精神上也得以大自由。此外,他夢中有一艘大船身上滿是窟窿,這不是具有極強的象征意味嗎?文本中多次提到老殘“落淚”,老殘的哭泣是為了苦難的人們、為了破敗的國家,這足見其仁者之心。
心態(tài)的邊緣化使老殘的神化成為可能,而其超越凡人的能力和悲天憫人之心則基本確定了老殘形象的神化,在其人格上表現(xiàn)為他的神性。這樣老殘走出世俗,走向神壇。
此處所說的“人性”指的是人的“世俗性”,與“神性”相對立。世俗的老殘其邊緣化的特征便不再明顯,積極入世,甚至從邊緣走向中心。
在《老殘游記》第七回中,因為玉賢的暴政導致民不聊生,被冤枉致死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于是老殘給申東造出法子,講江湖規(guī)矩。我們猛然發(fā)現(xiàn),老殘已經(jīng)不再邊緣化了。他頗懂江湖上的規(guī)矩,精于人情世故。這時他身上又少疏放曠達,而染上了世俗氣。在第七回,老殘的形象更加多元立體,他的身上同時閃著神性和人性,而此時的老殘也更加萬能了。此時的老殘雖有世俗氣,卻非俗人,應(yīng)該說是游戲人間的神。
老殘因為黃河結(jié)冰而不能渡河,與黃仁瑞相遇。在與黃仁瑞的相處中他坦然對待黃抽大煙,不拒絕妓女陪同,甚至最后與妓女翠環(huán)成親。這與我們想象中的老殘很不一樣,這里的老殘不僅走下了神壇,我們也看到了他人欲的一面。這里的老殘成了鐵英,他幫人破案,又因為認識大人物宮保而顯得很不一般。他破案的時候也并非像以往一樣順利,比如他不知道毒藥是“千日醉”,跑到省城里也沒能問清楚。這里的老殘也有了性別色彩,他撫摸翠環(huán)的臉,憐憫翠環(huán)的身世,幫助翠環(huán)贖身等。后來在黃仁瑞的設(shè)計下和翠環(huán)結(jié)婚,他也并沒有生氣而是順水推舟便成了親。此時老殘便不自由了,他有了家人便更多了點“人味兒”。
特別是老殘破案的章節(jié),簡直就是中國的福爾摩斯。他沒有像往常一樣一眼看出里面的貓膩,反而是用一種嚴謹?shù)膽B(tài)度追查線索,講科學、求證據(jù),力求人證物證俱全。在收集物證的過程中,更顯出他作為普通的人的聰明才智。比如他派許亮到吳二周圍潛伏以獲取證據(jù),迅速找到青龍子獲得返魂草。前面的老殘不屬于人間,只是過客,他不可能停留,總歸會走,是自由的;而這里的老殘停留下來,全心撲在破案上。而這一段的破案描寫和整個小說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似乎也發(fā)生了斷裂,失去了前面“游記”疏放的氣質(zhì),立于“物外”的的狀態(tài),而是深入案件,從邊緣的轉(zhuǎn)向中心,成為破案的關(guān)鍵。在這里老殘變成一個有很強工作能力的世俗的人了。
通過分析老殘形象的不同方面,我們發(fā)現(xiàn)他身上體現(xiàn)出類似于矛盾的融合。神性與人性在這個人物身上得到了結(jié)合,老殘是生活在世上的人,所以他不可避免的帶有物質(zhì)生活層面的世俗色彩,而在精神層面他卻是追求大自由,所以也帶上了逃離的色彩。人性(世俗)的羈絆和對神性的向往是老殘形象背后的意蘊,也是無數(shù)的老殘們身上所共有的色彩。這些看似矛盾背離的兩個相反的方面,在老殘身上卻顯得和諧起來,神性和人性在老殘完成了統(tǒng)一共存。
在第十一回借黃龍子之口說出世間萬物之道,萬物皆相伴相生,然后共同存在于一個更高一級的系統(tǒng)中。那么,從這里出發(fā)老殘形象中神性和人性的融合便有了其合理性。
許多學者著眼于文本中體現(xiàn)的譴責意識,而忽略了老殘身上矛盾的融合。當我們從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入手,發(fā)掘老殘存在狀態(tài)中看似相悖的兩個方面,老殘作為獨特生命個體一種特殊的存在方式---自由和羈絆的共存,老殘形象也具有更加復雜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