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 娟/ 四川輕化工大學人文學院
2017 版新課標指出:“鼓勵學生根據(jù)個人興趣、能力和特長,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學會自我監(jiān)控和學習管理,探索個性化的學習方法”。高中文言散文教學是語文老師的難點,在高考的重壓下,文言散文教學通常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的參與性與積極性不高,影響文言散文教學效果。那么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綜合學術界觀點,汲取其中的優(yōu)點, 結合語文名師的實踐與理論,以培養(yǎng)學生文言散文自主學習能力為目的,探索教學措施,敬請專家批評指正。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自發(fā)性的、樂觀向上的一種行為能力,表現(xiàn)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以好奇、積極的心態(tài)主動思索問題的行為。隨著教育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核心的內在要求和關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之后,不論對學生的學還是老師的教,都能有所進步。其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如今網(wǎng)絡發(fā)達,書本上的知識學生可以通過網(wǎng)絡查到,所以他們需要的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對他們學習語文有重要意義,也能幫助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獨立思考,游刃有余。
2017 年新修訂的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了“文化傳承與理解”這一素養(yǎng),所以承載這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文言文必須教好。根據(jù)我們的理解,新課標在學習任務群中從四個方面提出了要求:注重積累、誦讀教學、課外拓展、個性閱讀。這四個方面是不可分隔、相輔相成的,都要求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能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落到實處。
一個人的發(fā)展需要終身學習,但不會有人終身教你學習,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發(fā)展。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只是促進他們學習進步,更是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
因此,高中文言散文教學,需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民族審美趣味,增強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提高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扇缃裎难陨⑽牡慕虒W現(xiàn)狀如何呢?
綜合學術界觀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老師和學生因高考重壓,往往看重的是分數(shù),容易忽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v觀整個高中語文課文,文言文有17 篇,占高中課文26%。這說明新課改對文言文非常重視。前輩們在文言散文教學過程中,克服重重困難,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與特殊句式,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他們積累的寶貴經(jīng)驗是我們需要借鑒的,但仍有需要進一步改善之處。
文言散文教學通常采用“讀——譯——背”的方式,學生缺少獨立思考時間,能夠翻譯句子意思,但難以掌握文言散文的深層文化內涵,死記硬背讓學生對文言文沒有興趣,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學效果不佳。長久以來,文言散文教學就形成一種固定模式:主要學習文言實詞、虛詞、特殊句式,容易忽視對文本的挖掘以及文化背景的探討。
由于高中文言散文篇幅較大,一般教學先讓學生自由讀,讀完再講解,老師沒有指導學生讀,也沒有評價。這就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文言散文的語言非常優(yōu)美,學生通過誦讀,就能自己讀出其中的韻味與美感,這是老師講解做不到的。
因為高中課業(yè)負擔沉重,所以老師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并不重視,何況文言文的課外閱讀。但是,縱觀這些年的高考語文試卷,文言題的文章都是出自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作品之中,而對于課外閱讀少的同學們來說,學生自主閱讀與分析能力嚴重不足。
綜上,如今的課堂給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的時間不足,學生欠缺自主學習意識。根據(jù)新課標要求,老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和提高學生鑒賞水平,但目前沒有找到好的路徑去完成這一任務。在高考重壓之下,老師和學生很少對文言散文語言進行鑒賞,而對文章背后的文化內涵也是淺嘗輒止,導致文言散文給人一種呆板無趣的印象。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文獨立閱讀能力,讓他們在文言散文的閱讀中有獲得感,才能激起他們的興趣主動學習文言散文,增強他們的鑒賞能力,提高審美水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根據(jù)皮亞杰的“圖式——同化——順應——平衡”理論,結合語文名師的經(jīng)驗與理論,尊重學生自主性,聯(lián)系實際,我將在誦讀、賞析、拓展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中進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探索。
文言散文節(jié)奏鮮明,音韻優(yōu)美,所以誦讀文言散文是感知文章的重要方法。文言文的讀可總結為: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讀懂情感、讀出感悟,這“四讀”對于高中生來說,讀出感悟尤為重要。所以,我們根據(jù)讀的要求不一樣,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讓學生讀,從讀中悟,從讀中學。
簡單的文章如《勸學》,可以讓學生結合注釋自讀,給學生獨立的思考時間,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和文言文語感,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如果文章很難如《蘭亭集序》,老師可以范讀或者與學生一起讀,然后對文章進行賞析,通過賞析知道該帶著怎樣的情感進行誦讀,再進行表演讀,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和評價,要求傾聽的同學聽完之后進行點評。
如在上《赤壁賦》時,先讓學生自讀,大致讀通文章,遇到問題盡量自行借助工具書解決,對文章內容有個大概的了解;然后小組間讀,讀出節(jié)奏,各個小組間可以有不一樣的讀法,并討論出小組對《赤壁賦》的理解;然后是第三次讀,邊讀邊賞析文本,再在賞析文本后帶著感情朗讀,每一段的情感有變化,就要讀出變化,然后小組間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把《赤壁賦》的情感讀得更到位,在誦讀時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加上其它表演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課文上完之后,讓同學們查找自己喜歡的文言文,自行組隊舉辦一次文言文朗誦比賽,以此來拓寬學生的文言文閱讀面。
在誦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參考教育名家的一些有效方法,根據(jù)學生特點與文本內容,再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教會他們誦讀方法,提倡個性化誦讀和創(chuàng)新誦讀,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效果。
對文言散文的理解僅僅停留在體會作者的情感是遠遠不夠的,而應該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理解有自己的感悟。如今的新課改在一定程度上傳承了葉圣陶老先生“教是為了不教”的理念,所以我們文言散文教學應該以審美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而不“應試” 地“肢解” 原文。應該調動學生積極性,形成活躍的課堂,達到葉老先生所說的:“教師自己,在可省的時候不妨省一點講解的辛勞,騰出功夫來給學生指導,與學生討論,也就綽有余裕了?!?/p>
于永正老師在上《楊氏之子》這一課時,簡單導入之后就以談話的方式讓同學們了解文章的背景和楊修這個人,并且以楊修的生長的地方聯(lián)系到和自己的家鄉(xiāng)是同一個地方,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們的熱情。也有利于后面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于永正老師主張以學生為本,以讀書為本,以創(chuàng)新為本。所以我們在鑒賞文本的時候也要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加強師生和生生的交流溝通能力的同時也達到了賞析文本的目的。討論完畢之后,交流小組討論成果,不僅能夠分享和融合大家的觀點,而且各種想法互相碰撞,開拓學生的思維,互相進步。
而趙謙翔老師的“綠色語文” 將能力、人格、活力、悟性有機地統(tǒng)一了,形成了教學的“四位一體”。他主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他們對文章的個性化理解。所以我們在文言文鑒賞教學時,也要多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對文本進行獨立思考,品出獨到的觀點。
如上《蘭亭集序》這一課時,在學生通過誦讀理解到文本的意思和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結合文本談談作者的生死觀和自己的人生觀,并分小組開展主題討論,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發(fā)表觀點的欲望,也能有獨立的思考,同時在小組內開展主題討論促進自主合作學習。
課文學習只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外閱讀則是他們檢驗自己,充實自己的天地。在一篇文言散文上完之后,可以借鑒群文閱讀一篇帶多篇的理念,鼓勵孩子們對閱讀懷著探究的態(tài)度,課后自選角度選擇幾篇文章,寫成閱讀報告,并且選擇優(yōu)秀的在班上進行交流。
如在上完《燭之武退秦師》這一課后,讓學生開展主題群文閱讀活動,老師先舉例:“談判的藝術”,在這個主題之下開展群文閱讀,查找與古代談判有關的文章,自主閱讀,小組成員互相交流閱讀體會與感受,得出與談判藝術有關的研讀成果。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學生可以自選角度,從不同方面開展主題群文閱讀,形成自己的研讀成果。這樣既充分尊重了學生主體性,拓展知識視野,也讓他們在實踐中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對高中文言散文教學意義重大,還使學生在學習其它文本的時候也能運用正確的方法,對文章有個性化的理解。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既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又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