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富善先生是小說《四世同堂》中塑造的一個英國駐中國大使人物形象,他已經(jīng)中國化,他懂得禮數(shù),熱愛中國文化,還算很善良,但卻依然保留著英國人的特點,比如一直抱有一種優(yōu)越感,仿佛與生俱來。他對于中國的心理非常復雜,這種心理的來源與他的身份、生活有著很大的關(guān)系。在小說中,富善先生雖然著墨不多,但他已不僅僅只是小說中的一個簡單形象,他所代表的含義更廣、更深。
富善先生在小說中代表的到底是瑞宣們內(nèi)心思想的外部觀照,還是面對苦難所表現(xiàn)出的人性的良善,還是本質(zhì)上崇尚武力的殖民者心態(tài)呢?老舍先生在小說中塑造的這個人物形象很值得研究和探索。
富善先生在《四世同堂》中著墨并不多,但是也是情節(jié)發(fā)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富善先生在瑞宣失去工作之后提供給他在英國府的職位,使他能拿到薪水, 養(yǎng)活全家;在瑞宣不幸入獄的時候用自己的錢行賄將他救了出來;在饑荒時,富善先生給祁家送來了一袋子白面,救濟祁家……在危難之際無償?shù)貛椭罴遥@一件件事讓富善先生宛如一個救世主。但他的形象真的只是這樣嗎?在《四世同堂》的描寫中,顯然并不是。
富善先生在小說里反復被概括是“一個中國化的英國人,一個東方化的西方人”。首先,毋庸置疑的他是一個英國人,“個子不很高,長臉,尖鼻子,灰藍色的眼珠深深的藏在眼窩里。他的腰背還都很直,可是頭上稀疏的頭發(fā)已差不多都白了?!蓖饷彩堑湫偷奈鞣饺诵蜗螅@是他生來的種族,也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思想。在《四世同堂》中,“沒有一點不是英國人的”說明了老舍筆下的這個富善先生還是有著英國人本質(zhì)的特點:一是自傲,即使自認為“中國化”了,卻依然還一直帶有著西方人與生俱來的優(yōu)越感——那種高傲,那種不認為自己會輸,但對勝者敬佩的心理,“富善先生是個典型的英國人,對什么事,他總有他自己的意見, 除非被人駁得體無完膚,他決不輕易的放棄自己的主張與看法”;二是守舊, “英國人的好處與壞處都與他們的守舊有很大的關(guān)系。富善先生,既是英國人,當然守舊?!彼粏翁嬗嘏f,也愿意為北平保守一切舊的東西。
那么這樣一個徹頭徹尾的英國人又是怎樣能稱得上是“中國化”呢?小說中這樣敘述富善先生的中國化:“他已經(jīng)在北平住過三十年。他愛北平,他的愛北平幾乎等于他的愛英國?!薄皩Ρ逼降娘L俗掌故,他比一般的北平人知道的還要多一些。”富善先生在北平住過的時間,應(yīng)該說與他在英國居住的時間差不多一樣長。他變成了北平通,甚至生平大志是寫一本《北平》。在北平住的這么多年里,他學會了很多風俗習慣,甚至在這個方面比北平人還北平人。他懂得禮節(jié),在瑞宣來拜訪他的時候,他會記得中國規(guī)矩,給客人上茶, 在去祁家拜訪的時候,他帶著禮物,行著拱手禮。同時,富善先生對談得來的中國知識分子瑞宣給予了無私的幫助,充分地體現(xiàn)出他的良善與同情心。
富善先生在小說中呈現(xiàn)出來的是一個自我矛盾的個體形象,具體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一是新與舊的矛盾。“他覺得中國有一整部特異的、獨立的文化,”“因此他最討厭新的中國人。新的中國人要革命,要改革……他以為這都是消滅與破壞那整套的文化,都該馬上禁止。憑良心說,他沒有意思教中國人停在一汪兒死水里。”可是他怕中國人因改革丟失了已被他寫下來的那個北平。
二是崇尚武力與反抗精神的矛盾。富善先生崇尚武力,認為武力的結(jié)果是值得崇拜的,這是注重實際的現(xiàn)實想法?!跋窕鹨粯拥母锩碚撆c革命行為,可以出自俄國、法國與愛爾蘭,而絕不會產(chǎn)生在英國。英國人永遠不作夢想?!币虼巳鹦麑幙砂呀忉屩腥諔?zhàn)爭只要打下去,中國就會有極大的希望的話憋在心里,因為“若是說出來……也就必定被富善先生視為夢想。”
三是同情中國又不希望中國富強的矛盾。在富善先生的心里,一方面同情中國,另一方面出于對英國利益的關(guān)切又愿意英日仍然能夠締結(jié)同盟。在日本“要把西洋人在東方的勢力一掃而光”的時候,富善先生的內(nèi)心深處,“他以為只有個貧弱而相當太平的中國,才能給他以瀟灑恬靜的生活。
在《四世同堂》小說中,老舍把這些矛盾、內(nèi)心的沖突歸因為戰(zhàn)爭,“戰(zhàn)爭與暴力使個人的喜惡與國家利益互相沖突,”“老人的長臉尖鼻子,與灰藍色的眼珠,都還照舊,可是他已失去那點倔強而良善的笑容。戰(zhàn)爭改變了一切人的樣子。”
富善先生的心態(tài)并不代表他個人,也并不僅限于那一個特殊的時代。小說中歸因為戰(zhàn)爭也僅揭示了其中一小部分原因。自十六世紀西方傳教士利瑪竇進入中國以來,直到今天,以富善為形象代表的外國人對中國文化、中國人的認知和看法似乎較長期地處于一種復雜的心態(tài)。外界對中國的了解源于利瑪竇們、商人們、旅行家們以及富善先生們,這些人到過中國,深層次地接觸過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成為外國人了解中國的渠道和橋梁,他們自身對中國、中國文化、中國人的心態(tài)看法,折射出一大類西方人的心態(tài)。
當然,也不能斷言所有的接觸過中國的西方人都是這一類型。比如同樣出現(xiàn)在小說《四世同堂》中的人物形象竇神父,他是一個意國人,與富善先生有很大差別。“他從神父的臉上看到人類的惡根性——崇拜勝利(不管是用什么惡劣的手段取得的勝利),而對失敗者加以輕視及污蔑。他一聲沒出,走了出來?!备]神父在北平被占領(lǐng)之后對瑞宣是十分輕蔑的,完全不同于富善先生復雜的態(tài)度,而只是很冷淡。這一類人與富善先生不一樣,他們對中國沒有感情,只作為旁觀者,完全置身事外。
富善先生時代的外國人有這種復雜的心理似乎不難理解,當時中國的貧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是如今的中國已經(jīng)強大起來了,可這樣的復雜心理卻依然存在著。外國人對中國以及中國文化的喜愛之余,那種優(yōu)越感似乎有所減弱但并沒有消失。信息不暢導致的認知偏差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當這些外國人還未到中國之前,對中國的最初認知,主要來自上代或上幾代人的信息,而這些教育者就是那些十八、十九世紀的——抱有著對東方偏見的外國人。除此之外還有消息傳播與時代脫節(jié),導致認識落后的可能。在一些地方人們對中國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因為沒有很多對中國發(fā)展情況的信息。于是他們的認識還停留在過去的觀念上,有些人直到真正來到了中國后才會驚覺原來中國已經(jīng)是這么強大了。
除了分析外國人一方,反觀中國人自身,也有一些原因。一方面,有些國人似乎潛意識里就將外國人看得高人一等,他們自己將自己看低,而推崇別人自然會產(chǎn)生對方的自傲。崇洋媚外的事件在現(xiàn)在也并不少見。另一方面,一些中國人在公眾場合不恰當?shù)呐e動給自己的形象降了檔。比如出國旅游毀壞文物、不加節(jié)制地搶購奢侈品、不遵守秩序等等行為,著實有損中國人的國際形象。
如此看來,小說中呈現(xiàn)的富善先生是出于個人利益的原因,中國人的覺醒會使他喜歡的舊文化消失,讓能給他平靜生活的北平發(fā)生變化;深層次上看,也仍然是出于本國利益出發(fā)考慮,因為中國的強大也許會帶來本國的地位下降,使骨子里的優(yōu)越感受到一定的威脅,這在本質(zhì)上是殖民者心態(tài)的反映。
《四世同堂》中塑造了富善先生這樣一個形象,從側(cè)面反映出老舍為代表的中國人的清醒,國家由弱到強、由被欺負到打勝、由落后到文明,不能幻想著依賴西方強國的幫助,因為他們對于中國的心態(tài)始終是復雜而矛盾的——熱愛,卻不希望國民覺醒;同情,希望英國能夠與之建立伙伴關(guān)系,卻又覺得中國不能與英國相提并論。這一方面來源于他們身份的復雜性,自詡為“中國化的英國人”;另一方面也來源于中國人自身。
研究富善先生所代表的一類人的特點具有現(xiàn)實意義。隨著時代的變化,人也會變得不同,信息的暢通、國民劣習在未來會慢慢減少,國家也會變得更加強大,跟蹤這種心理變化的趨勢和軌跡將是下一步有意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