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鏈鵬
摘 要:文物修復是一種風格意識的再現(xiàn),將碎片失憶之中的思維通過技術邏輯進行恢復,文物在修復過程中其風格再次完整呈現(xiàn),初始階段修復師需要思考器物的本質(zhì)問題,站在人類的歷史發(fā)展中思考,一個清晰廣闊的視野輪廓和自然本體指示著對破殘件自身的研究。在破殘件的真實身份失憶且信息遺失后,其本質(zhì)的主導作用漸漸消弱或者消失,依靠遺存和文獻研究,修復師將其風格再現(xiàn)受到限制,近年來文物修復技術依靠科技得到了拓展。在此基礎上技術與風格的統(tǒng)一體通過碎片、失憶與學科綜合知識獲得了新屬性,其中修復師是演繹者,講述了器物修整后的人類文明信息。
關鍵詞:技術;風格;獲得;遺失關系
1 器物作為風格的存在
遺留的破殘件是人類社會的精神產(chǎn)物,需要以歷史資源、發(fā)展知識、實物資料為基礎,架構自身的風格屬性,研究器物的風格在很大程度上應提取于殘件的模糊之中,內(nèi)在和表面的圖案結構呈現(xiàn)出繁復的交叉,與文明的形式變化發(fā)展縱橫演變,與單一直線發(fā)展的意識形態(tài)不同,器物以網(wǎng)狀發(fā)散開來。首先分析器物的存在,一是具有復雜的時間結構和表象部分超越歷史的抽象性,還有對殘件自我認知的缺乏,修復師缺失主體觀察的可靠依據(jù),再則對于破殘件遺存的深度研究常賦予太多假設,又亟須客觀性、科學性和規(guī)律性。文物修復是一種對風格和材料的描述與接近,不論是何種學說,還是物質(zhì)性或者精神性的歸納,始終都要以器物的再現(xiàn)方式結尾,這是一種被改造的形象,本質(zhì)上也是一種抽象存在。文物修復是一門科學,它包含了很多學科綜合知識和實際應用技術。在學科方面,包含了歷史學、考古學、博物館學、鑒定學、美術史學等各學科。在應用技術方面,有金屬、油漆、陶瓷、造紙、雕刻、工具應用等。文物修復要根據(jù)歷史文獻的真實資料,不能憑修復師主觀臆想改動原物風格面貌,修復和復原部分要求做到與整體風格一致,對所修文物都應該進行具體詳細的分析研究,入檔標準化,謹慎處理,不能將不成熟的技術、不確定的風格隨意臆想地使用在未能證實的破殘件上。
修復師從事的是藝術心靈之事,所以任何一項科學性的修復研究必然考慮藝術風格的范疇,修復師要無限接近原器物的風格,這種接近程度能最終決定作品的成敗,這需要涉及其他的知識領域及成熟的技術練習。
器物的復雜性一方面來源于其自身的文化結構,另一方面也來源于時間結構,技術上考慮如此,時間的跨度層面上更是如此。碎片器物修復像音樂一樣,富有節(jié)奏韻律,這種行為和時間文明演化為具體文化符號的時候,這種特定的符號經(jīng)過特定的發(fā)展,提供風格研究的技術運作,在客觀存在的具體與假設臆想的對抗中,修復師的知識邏輯結構與風格訴求起到了堅定的引導作用。引導作用源于對目標器物的不確定性的不平衡性,在科學性與假設性中被牽制。器物的復原與再創(chuàng)造是通過兩條不同的思維路徑,但風格未必統(tǒng)一,假設理解未完全的兩種方式,即科學與自由、消亡與再現(xiàn)、風格與大眾等,那么破殘件就是能發(fā)現(xiàn)的核心問題。
2 修復師與器物的邏輯關系
對于如何修復,作為修復師都會抱有與原器物分享的心態(tài)。僅僅像證據(jù)一般,佐證它們存在的歷史與文化。尤其在當代背景下,似乎被運用得更加頻繁,因此,從這里也可以看到修復師從始至終的規(guī)律和反規(guī)律性,整體與自由個體的焦慮,在修復結束前,質(zhì)疑感是一直存在的。
器物的形態(tài)變化為修復師心中的主觀物,對主觀的風格消失會使它走向極端提取,對極端主觀物在人類的歷史發(fā)展中不斷獲取與調(diào)節(jié),以糾正修復師在初期形成的誤差。修復器物的完成階段,并非評定作品,而是以作品為基點判定再現(xiàn)或非再現(xiàn)。
最小干預便是將碎片的主觀意識推向再現(xiàn)的開始,較之時間、內(nèi)延的失憶,綜合學科的知識求證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這幾種關系相比較,器物本身則更具客觀現(xiàn)實性。首先從投射作用談起,一開始預測產(chǎn)生錯覺,而投射的形成與開始是必須讓修復師確知怎樣填補遺失的空白,其二是必須給修復后的作品一個平面想象,有空白或不明確的想象區(qū)塊。根據(jù)這些條件可以辨別出需要修復的投射作用,實質(zhì)上是風格階段的技術活動。器物表面的圖像及技法信息,促使修復師再現(xiàn)停留在圖像的指示與自我臆測之中,是修復中整個再現(xiàn)過程的自由確定階段,真實還在醞釀中,技術的實踐本身是構建修復師精神狀態(tài),并賦予這個破殘件真實風格意義的創(chuàng)造行為。
對于修復師的體驗,觀看器物的模式可以為修復師導入內(nèi)容進行圖像重新構造,并形成真實風格的心理圖像,器物作為修復師的對象,由視覺圖像與心理圖像兩者構成。器物形狀的視覺圖像與既定的風格在修復師這里得到很好的證明,器物本身所記憶圖像或者說知識圖像記錄給予了風格尋找的可行性,隨之視覺圖像被修復師意識所理解,成為概念存在付諸的條件。而記憶圖像、知識圖像就是真實風格的原始基礎,確定某種風格并得到證實。
3 技術作為風格的前提
將技術作為修復的重要參考進行再現(xiàn),根據(jù)原有的器形與圖案信息,修復師在此基礎下尋找風格位置,從而技術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整個完整再現(xiàn)過程的手段。技術的完美修復過程以風格的思維方式為主導。器物除了歷史文化內(nèi)涵意義,更重要的是其自身具有特殊的內(nèi)涵與記錄,修復技術與器物風格的區(qū)別在于此。器物碎片可以讓修復的主體性風格受到保護,而碎片可以保證修復師在微弱圖像的引導下向器物的本質(zhì)方向發(fā)展。器物的價值已經(jīng)停留在修復師想象的初期,風格作用的結束便意味著技術功能已經(jīng)完結。如此一來對藝術風格的解讀可以隨修復師想象的軌跡繼續(xù)前進。如此,古陶瓷修復是在遵循修復原則的基礎上,為陶瓷文物做二次保護,是一種保護性修復。古陶瓷的修復原則主要有三點:第一,最小干預原則。即在不改變文物本體面貌的基礎上,采取相應合理的保護修復措施;第二,遵循可再處理原則。即修復所用的材料、工藝與器物本體具有兼容性,不對破殘件本體造成再次損害,即便老化失效后也可以在不傷害本體的前提下去除;第三,即要優(yōu)先采用傳統(tǒng)的修復材料及傳統(tǒng)的修復工藝,因為現(xiàn)有的傳統(tǒng)修復材料、工藝都是前輩們經(jīng)過幾十年不斷篩選、研究、總結出來的,具相對較為成熟、穩(wěn)定。所有新材料、新工藝都必須經(jīng)過長期的實驗和研究,確定是有效的,并對文物本體不會造成影響,才能運用于修復。如果解讀、評價都已確定,它的意義也已完成,這種風格關系的確認,最能確定器物修復完整的再現(xiàn)價值。
殘片器物初次帶給修復師的思考,經(jīng)常會預設其曾經(jīng)完整時的形狀,修復師必須不斷證實修復內(nèi)容的正確性,才能以正確的眼光來認識它的風格,同時修復師用自己特定的思維方式來思考。目前業(yè)界將古陶瓷修復分為三種類型,即考古修復、展陳修復及商業(yè)修復??脊判迯涂梢岳斫獬墒且环N臨時性的修復,補配原料一般選用石膏,主要目的就是恢復器物的外觀完整性,使文物器形方面的信息得到恢復。展陳修復只需做到“遠看一致,近看有別”即可,修復部位與文物本體保留一定的差別,但觀眾隔著展柜看幾乎無差。原樣修復是比較高級的修復,肉眼幾乎分辨不出新舊,修復后有些甚至可以直接上拍賣會,視覺上并無差別,這一過程體現(xiàn)了修復師的高超技術,一部分卓越的修復師熟悉這種過程。修復師還要做好詳細的檔案記錄,一物一檔。
進一步延伸器物的修復流程,需要經(jīng)過清洗、拼對、粘接、補配、打磨、著色釉等步驟。首先是清洗,清洗不是簡單用水沖一下,而是根據(jù)胎質(zhì)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清洗方法。通常來說,一般建議使用物理清洗法,也叫做水清洗方法,主要是指用去離子水或蒸餾水進行清洗。還有一種常用的方法就是皂液洗滌法,即用肥皂水或洗潔精溶液進行浸泡,再用特制的小軟毛刷,清除文物表面及斷裂面上的污漬。另外還有機械去除法、化學溶劑除垢法、有機溶劑去污法等。清洗完成后需要對文物進行加固。古瓷器上有時會出現(xiàn)沖口、裂縫、驚紋等活動病害,需要進行及時加固,如果不及時加固,這些小縫隙會有灰塵進去,灰塵通過各種作用會加長縫隙的長度,最終會導致器物的碎裂。最常用的加固方法就是瞬間膠水滲透法,瞬間粘合劑具有快干、滲透力好、牢固度強等特點。
修復步驟與前文理論部分的實際上是相吻合的,具有清晰的邏輯意識,有明確的記錄。作為最重要的風格這一問題需要更深層次的研究與日常練習,面對圖像時,邏輯與思考是至關重要的,清晰的思維與清醒的意識在風格范疇中亟須得到重視,盡管是隨意的筆畫,也會使人感到風格延續(xù)再現(xiàn)的正確性。
4 風格最終決定知識的再現(xiàn)方式
回顧瓷器的技術修復流程,首先是拍照、清洗,對器物正面、反面及破損部位進行拍照,然后將其泡在熱水中約一小時,清除表面污垢。接著用手術刀將殘面及碎片上的固體膠狀物割除干凈,檢查無殘留后,再放入超聲波清洗機清洗一小時以上,徹底清洗瓷器表面及斷面,使得拼接時更加契合。接著仔細查看殘件的形狀,先確定其所在位置,后進行試拼,并用熱能膠進行固定,仔細檢查確定位置無誤后,瓷片與瓷片之間嚴絲合縫,再將其粘合。使用批粉來配補殘缺,批粉由AB膠水與滑石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其優(yōu)點一是批粉流動性比樹脂高,二是凝固時間短,三是利于打磨。將縫隙填滿,并用手術刀刮平,可以選擇同窯口的殘片進行切割打磨,與原器物進行匹配,用來配補殘缺,最后打磨成型。待批粉完全凝固后,內(nèi)外先用手術刀修整,再用細目粗砂紙打磨,將凸出的部位打磨平整,接著用500目的砂紙進行打磨,將拼接的邊緣處打磨光滑,最后再用細砂紙進行細打磨,用指尖感受其凹凸程度,如未平再進行填補、打磨使之光亮、光滑,保證整個瓷器表面用手感覺起來沒有接痕。
從上文的論述中,文物是研究從古至今的歷史、藝術文明和社會發(fā)展的物證資料。當然,歷史悠久的人類文明遺存,追隨時間的步伐,受其所處環(huán)境不同程度與深度的破壞或再破壞,致使這些歷史文物都要進行搶救和修復才能長期地保存下去,來發(fā)揮它們更大的作用。修復師在修復復原中應用風格的知識框架來理解技術的局限,并實現(xiàn)技術的拓展,與此同時,風格作為主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對破損殘件的整體結構進行一番勾畫。再現(xiàn)的方式從過程上分為證實階段、復原階段、技術階段與風格重現(xiàn)階段。風格的形成是時間的堆砌,是規(guī)律的反復,還有足夠的歷史演變中的積累,是對相關領域知識的充分理解掌握,是技術科技使用范圍內(nèi)的充分認識。某種偶然性的存在,也是具備歷史文明發(fā)展的必然因素,特別是原始藝術樸素的風格特征總使人們誤認為原始人在技術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著名藝術史論家貢布里希說:“不要以為他們的東西看起來不順眼就是由于他們的手藝不過如此。與我們不同之處不是他們的技藝水平,而是他們的思想觀念。從一開始理解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整個藝術發(fā)展史不是技術熟練程度的發(fā)展史,而是觀念和要求的變化史。”
5 結束語
人類的知識、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其具體認知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并通過一定的綜合學科知識設置達到再現(xiàn)效果,器物修復對傳統(tǒng)技法及風格繼承研究非常重要。特別是風格的再現(xiàn),假如說技法能運用現(xiàn)代科技造假,那么風格造假可能性會更難。綜述相關文獻中風格一詞包含對歷史文明借讀的要求,主旨還是風格意境的延續(xù)及營造,也就是“氣韻生動”,顯而易見,修復中的風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最有效的證偽方法?,F(xiàn)代文物修復中更應注重這一部分的思考,現(xiàn)當代國外的修復理論知識體系也是將風格與視覺理論集中于修復師身上,原因在于人類的發(fā)展所賦予的歷史感和對風格學意識的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1]曹意強.圖像證史——兩個文化史經(jīng)典案例[J].新美術,2005(2).
[2](法)布爾迪厄.帕斯卡爾式的沉思[M].劉暉,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9.
[3](瑞士)H·沃爾夫林.藝術風格學[M].潘耀昌,譯.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4]陸挺,徐宏.人文通識演講錄[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
[5]賈文忠,賈樹.賈文忠談古玩修復[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
[6]毛曉滬.古陶瓷修復[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7]趙汝珍.古玩指南[M].香港:中美圖書公司,1970.
[8]趙汝珍.古玩指南續(xù)編[M].香港:中美圖書公司,1970.
[9]潘慧琳.文物修復與養(yǎng)護[M].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05.
[10](意大利)布蘭迪.文物修復理論[M].意大利:意大利非洲與東方研究院出版,2006.
[11]范勝利.博物館書畫修復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
[12](意大利)馬里奧·米凱利,詹長法.文物保護與修復的問題[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