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妍
近年來,思維導圖以其特有的思維生長優(yōu)勢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關注,但是,如何才能讓預習單在“cheng”文化背景下的閱讀教學中落地生根,真正起到盤活閱讀課堂的作用,目前對于很多教師而言,仍處于一知半解的境地。因此,有效的預習單設計就顯得至關重要。
1結合使用現(xiàn)狀,分析問題成因
閱讀是“cheng”文化背景下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教育理念倡導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而課前預習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邦A習”作為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時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1.1認識不清,重視不夠
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認為預習可有可無;有的覺得學生的預習效果不佳,課堂中仍需從頭來過;還有教師認為預習只需要完成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就夠了。產(chǎn)生這些現(xiàn)象的本質(zhì)其實就是教師對預習認識不清,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如果能轉變教師主宰課堂的教學理念,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的語文實踐,相信將會收獲更高效的課堂。
1.2目標不明,指導欠缺
預習目標的制定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需要因文而定,即不同的文體,不同的年段,甚至同一類型文章中的不同篇目,都有所不同。但就目前大多數(shù)的預習作業(yè)布置而言,許多教師雖意識到了預習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方法性的指導,預習只是當做家庭作業(yè)來布置,流于形式。因此,學生的預習情況也是參差不齊,差強人意。
2指導預習方法,提升思維品質(zhì)
思維導圖直觀可視的特點,能使抽象的學習內(nèi)容具體化、簡單化、清晰化。在進行“cheng”文化背景下的閱讀教學時,利用思維導圖梳理文章結構,能有效把握文章的脈絡,準確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或中心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圖文并茂的閱讀思維導圖將學生對知識的內(nèi)在理解外化為文字與圖畫,更有利于學生系統(tǒng)的理解、輸入知識,平衡學生左右腦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要想讓思維導圖在學生的閱讀預習中發(fā)揮作用,需要訓練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將閱讀預習過程中的內(nèi)容在適當?shù)臅r機進行整理,轉換成為圖形語言。教師在讓學生自主完成預習單之前,可以先在課堂中進行以下預習方法的指導:
2.1借助思維導圖預習生字新詞
在小學語文中低年級閱讀教學中,識字和寫字是教學的重要部分,學生對生字詞的有效掌握是開展閱讀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學生先行利用思維導圖開展生字詞的預習,為學生閱讀提供了嶄新的保障手段,它不僅便于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還能有效擴展學生的識字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預習中,字詞思維導圖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識記型字詞思維導圖、歸類型字詞思維導圖和自由型字詞思維導圖三個方面。
在小學語文中低年級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識字專題,把生字詞思維導圖教學策略滲透給學生,以便其在預習階段順利展開。
2.2借助思維導圖總結歸納要點
中低年級學生由于抽象性思維發(fā)展不足,邏輯性表述能力較弱,在預習中,教師可以教給學生通過對文章表現(xiàn)技巧、方法或內(nèi)容的總結,在思維導圖中一目了然地掌握文本內(nèi)容和關鍵知識點。教師在課前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時,要能夠從一個主題出發(fā),發(fā)散出豐富的分支和內(nèi)容,讓學生不僅能掌握文本中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更能掌握發(fā)散思維的要點,確保主題與主題之間有聯(lián)系。
比如,在預習中針對五上說明文《太陽》一課繪制思維導圖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說明對象太陽作為中心主題,通過將太陽“遠”“大”“熱”的特點和每個特點相應的說明方法繪制成導圖,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把握和理解。
2.3借助思維導圖整體把握文本
在預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將閱讀材料中的主要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歸納出來。與總結歸納不同的是,在這類導圖的繪制過程中,學生要由外向內(nèi),逐層遞進,歸納中心主題。這種逐步推導的過程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從而提升思維品質(zhì)。
2.4借助思維導圖加深文章記憶
在“cheng”文化背景下的閱讀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要求學生背誦或者復述的情況,很多學生在背誦的過程中,由于不理解文章的內(nèi)在結構,對寫作思路不加思考,即使勉強記憶下來,也很容易忘卻。因此,在預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結構,并在“遞進+發(fā)散”的思維過程中加深對文章的記憶。在預習方法教授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中的分支主題,以關鍵字詞或圖像補充、豐富記憶內(nèi)容,使學生能夠快速記憶。比如,在教學五年級《獵人海力布》一文時,筆者引導學生設計思維導圖,將海力布變成石頭的前因后果用圖式表達出來。毫無疑問,學生在制圖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主要情節(jié)的印象。
相信,只要教師們能夠對預習單的使用加以重視,明晰思維導圖預習單的運用方法,給予學生及時的方法指導,這張小小的單頁就能為“cheng”文化背景下的閱讀教學添磚加瓦,讓閱讀課堂高效而又充滿生趣。
基金項目:本文系常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農(nóng)村普通小學學生語用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階段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