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珊 本期點評
讀完預審故事之《大使館被“詐”》,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想到了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用到的一句口頭語——“開什么國際玩笑?”要說這個真實案例在當時對中美關系造成的影響,一定夠得上“國際”這兩個字,但說起對案例中的犯罪嫌疑人,也就是這個高中畢業(yè)的小男孩兒今后一生造成的影響,這個“玩笑”卻很難讓人笑出來。
閑暇時光,親友之間開開無傷大雅的小玩笑,增添一點生活樂趣,無可厚非,可有些場合,玩笑真不能亂開。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xù)發(fā)生了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的犯罪活動,有的為勒索錢財、有的因為好奇,甚至有的為了發(fā)泄報復社會。這些虛假恐怖信息會引起不同程度的社會恐慌,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像我們經(jīng)常在新聞中看見的,乘客因為不滿情緒,或者只是不經(jīng)大腦思考,謊稱在航班上攜帶了炸彈,影響了飛機的正常起飛并造成機場秩序混亂,自己也被行政拘留。在重要的公共場所,關于“炸彈”的言論,一旦出口便覆水難收,即使道歉也無濟于事。揚言爆炸或謊稱有炸彈的行為,輕者屬于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的治安違法行為,重者屬于編造恐怖信息的犯罪行為,都將依法被追究法律責任。
如文中所說,公安機關做安全工作有一個原則,就是“只信其有不信其無”。對于事關國際影響、外交形象以及生命安全的事項,即使“空穴來風”,也要查個究竟。怎么查呢?只有兩種辦法:一是掘地三尺,二是打破砂鍋問到底。文中一路人馬在美國駐華大使館里反復排查,排除了地面又鉆進了暖氣管道以及下水道。且不說這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即使不眠不休地查,也難保明察秋毫,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窮盡一切可能;而另一路人馬,包括老盧在內(nèi),同時立即對抓獲歸案的小男孩兒展開訊問,因為只有嫌疑人自己心里最清楚這枚炸彈到底是有還是無!如果老盧的訊問方式手段“不給力”,導致嫌疑人以沉默或狡辯對抗,那只能浪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造成持續(xù)性的恐慌。更有甚者,假如炸彈為真,那就貽誤了寶貴的排彈時機,甚至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彼時彼刻,老盧的訊問顯得尤為關鍵。
無疑,這次訊問非常成功。最終,嫌疑人親口承認這枚“炸彈”是他編造的。但口供的取得看似波瀾不驚,其實局內(nèi)人才知并非輕而易舉。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心理,嫌疑人也概莫能外,在訊問時,他們出于逃避罪責的心態(tài),會自覺不自覺地美化自己的犯罪行為,或者為犯罪行為找個看似合理的借口。文中的小男孩兒正是如此,在老盧拋出第一個問題——“知道為什么抓你嗎?”時,他的回答是:“知道,是因為我和美國使館交換了情報。”“情報”一詞便是他給“謊言”披上的美麗外衣。此時,老盧沒有急于攻擊其口供的荒謬性,而是通過繼續(xù)追問情報的內(nèi)容、交換情報的行為性質(zhì)、炸彈是否真實存在、行為的后果以及犯罪的動機等,向他不斷地施加壓力,步步為營,終于瓦解了嫌疑人的心理防線,避免了更大的損失。
作為公訴人,訊問也是辦案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最理想的情況是,嫌疑人完整供述了自己及同案犯的全部犯罪事實,但是這種情況可遇不可求。再說了,即使遇上的都是如此“坦誠”的嫌疑人,檢察官也不可偏聽偏信,而是應該綜合運用全案證據(jù)查微析疑。每次訊問嫌疑人,檢察官們看似鎮(zhèn)定自若、義正詞嚴,其實心情也難免忐忑起伏。尤其是對于疑難復雜案件的第一次訊問,在案證據(jù)又不是特別充分的情況下,嫌疑人的心理態(tài)度也是個未知數(shù),這時就特別考驗訊問的技巧。老盧的訊問就恰好體現(xiàn)了以下三個技巧:一是目的性強,根據(jù)嫌疑人的認罪態(tài)度和個體特征,設置相應的目標定位,在該目標的指引下,本著最有利于展現(xiàn)嫌疑人犯罪事實的脈絡進行訊問,同時根據(jù)嫌疑人可能出現(xiàn)的辯解設計問題和方法;二是針對性強,有針對性地對嫌疑人辯解的事實與理由深入發(fā)問,使其不能自圓其說或無法作出合理解釋;三是邏輯性強,訊問過程緊湊,避免過多停頓,問題之間銜接緊密,訊問思路與常人對于事物發(fā)展過程的認識相一致,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地連續(xù)發(fā)問,使嫌疑人難以自圓其說。
拿下口供并不意味著一勞永逸。我國刑事訴訟法第55條規(guī)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jù),重調(diào)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jù)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jù)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因此,拿下口供后,老盧又針對小男孩兒犯罪的成本、動機、手段、行為方式、實施條件等進行了周密分析,并結(jié)合相關證據(jù)材料,對口供進行了綜合判斷,得出了口供可信的結(jié)論。對于局長提出的炸彈剖面圖的真?zhèn)螁栴},也調(diào)查得非常清楚,根據(jù)小男孩兒“從高中物理書上照葫蘆畫瓢畫的”供述內(nèi)容,還專門讓調(diào)查員從小男孩兒家里找出那本高中物理書上“原子彈插圖”那一頁進行了比對和核實,確??诠┖妥C據(jù)能夠相互印證,成為一條密不透風的證據(jù)鏈。
雖然案子破了,炸彈事件有驚無險,對于公安機關和外交部門來說,案子的最終結(jié)果看似皆大歡喜,但是局長的那句“可惜!可惜呀!”卻始終縈繞在我腦海里,久久不能散去。文中的小男孩兒高中畢業(yè)在家待業(yè),正常來說應該是十八九歲,已經(jīng)不是法律上的未成年人,按照我國刑法對刑事責任年齡的規(guī)定,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也就是說他實施犯罪和正常成年人的法律后果一樣。老盧感慨:“他就是法律意識淡薄,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如果學校、社會從小就抓孩子們的守法教育,這孩子今天也許真是一名科學家了?!蔽蚁?,也許當時的學校、家庭對于孩子的法制教育確實有所缺失,導致他們不知法、不懂法,造成的結(jié)果令人扼腕嘆息。
隨著我國刑事法治觀念的進步,近年來,全國各級檢察院都設立了未成年人犯罪檢察部門,越來越多的檢察官走進校園,向在校學生展開普法教育,尤其針對校園內(nèi)常見多發(fā)的傳統(tǒng)犯罪類型如傷害、盜搶、性侵等,以此告誡在校學生既要避免沖動犯罪,也要加強自我保護,從而對犯罪防患于未然。
當前,我們的社會正處在變革期,新思想、新觀念、新價值取向在不停地生成,與此同時,犯罪手段和類型也越來越多樣化,很多年輕人在實施犯罪時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犯罪行為。比如,我們常常通過新聞看到的,社交媒體“大V”網(wǎng)絡造謠、“槍手”替考、使用偽造的學生證等,都可能涉及違法犯罪。不學法、不懂法不是推脫法律責任的理由,培養(yǎng)最基本的法律素質(zhì)、用心感受法治的脈搏,是作為受過正規(guī)教育的年輕人完全應該做到的事情。因此,不管是在校學生還是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要想不“越界”,不僅要有高情商、高智商,還要有高“法商”,也就是運用法律思維去思考問題、判斷是非、指導行為,守住法律的底線,莫因一時沖動或貪念釀成大錯。
(未完待續(xù) 本文略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