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雙雙 王戈 王慧敏
從2016年開始,筆者教學團隊開始了對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應用研究,回顧幾年來的教學實踐過程,大概可以總結為三個階段:追捧期、平和期和反思期。下面以Scratch編程教學為例,對每個階段的具體情況做介紹。
追捧期的教學實踐
課堂微視頻學習井然有序,深受學生喜歡
(1)教學過程。每節(jié)課前,教師先根據教學重難點,準備了大量的學習資源,多以微視頻為主,輔助網頁文本或PPT課件。視頻內容就是教學內容,即課堂上教師需要講授的部分。之后,把這些資源上傳到課程平臺,再根據需要添加幾個活動,如測驗、作業(yè)提交等,及時收集學生的過程性資料。
(2)學生學習情況。上課時,學生登錄平臺,進入課程,閱讀相應的學習任務,之后就可以使用微視頻自主學習。他們可以逐個學習視頻內容,邊聽邊做,也可以連續(xù)多次學習,直到聽懂并且跟做成功為止。一段時間后,絕大多數學生都很喜歡這種學習方式,每堂課的學習任務基本都能完成。偶爾有些共性的問題教師想集體講授時,學生們都說:“老師不用講,我們自己學就行”。聽到這些,我很高興,我感覺自己找到了開啟有效課堂的金鑰匙。
(3)教學感受。盡管課前教師需要做大量的視頻錄制工作,但是,看到學生們安靜地自主學習,作為教師感到無比欣慰。尤其是,教師有足夠多的時間走到學生中間,去觀察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給予幫助。整堂課上,學生在安靜地學習,教師對學生及時指導,一切井然有序。盡管有個別學生說還是喜歡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方式,我還是鼓勵他們適應這種學習方式,因為,自學是他們遲早要具備的能力。
(4)發(fā)現的問題。嘗試了一個學期后,許多問題出現了。如學生習慣了看視頻跟做的方式,很多學生不愿意聽教師的講解。很多學生其實是在機械地學習,如在視頻學習前,沒有先明確學習任務是什么,不知道這個視頻要解決什么問題,只是有什么視頻看什么視頻。于是,我們開始反思:這種方式是不是真正的自主學習?學生在跟做學習過程中,是否有思考的過程?
平和期的教學實踐
開展師生對話,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
(1)教學實踐。如何能督促和引導學生更多地思考呢?教學團隊討論后達成一致,即在混合式學習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和每位學生“對話”,去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皩υ挕钡膬热菔侨齻€問題:你正在解決什么問題?學習這個視頻的目的是什么?學習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問題?通過這種交流和對話,讓學生能夠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確保每位學生是在帶著問題參與學習。
(2)學生學習情況。之前學生普遍是按照視頻的組織順序聽講和跟做,如今,為了解答上述三個問題,他們會更加認真閱讀“學習任務說明”以及“學習要求”,不明白的地方能夠主動地互相交流和反復思考。這種方法實施了一個學期后,我們發(fā)現學生不再是一種盲目跟做視頻學習的狀態(tài),比之前更加地主動,也更愿意和學生一起討論了。
(3)教學感受。增加了師生對話環(huán)節(jié),學生明顯感覺到了壓力,為了在教師問到時能對答如流,他們都會有意識地反復閱讀學習任務,有意識地去思考為什么要學習這個視頻,及時總結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督促學生去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過程。
這個階段,我們開始淡出了對混合式學習模式的“追捧期”,我們發(fā)現混合式學習模式下有很多需要調和與解決的矛盾,它不是萬能的,也不是普適的,需要理性地選擇和實施。
(4)發(fā)現的問題。經過了前面的教學實踐后,我們對混合式學習模式進行了總結,在刊物上發(fā)表了文章[1]。這篇文章完成后,我們感覺對混合式學習模式有了真正深入的思考。但是,在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標發(fā)布以后,通過對核心素養(yǎng)的學習和理解,我們又對教學實踐進行了反思:混合式學習的課堂上,有沒有落實核心素養(yǎng)呢?我們發(fā)現目前這種視頻跟做的方式雖然看似學生能完成教學任務,但是本質上仍然屬于被動學習,學生遇到的問題少,遇到的思維沖突也少,學生思維提升的力度不大。于是,我們又開始了進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反思期的教學實踐
注重計算思維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
(1)對計算思維的理解。計算思維是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通過文獻追蹤和分析,我們抓住“計算思維本質上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2]這一點,提出了假設,即計算思維想要落實,切入點應該是“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體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因為只有當學生遇到了問題,才會在頭腦中產生思維沖突或叫思維鴻溝;為了能跨越這道鴻溝,需要去積累知識,需要去尋找各種可能的方法;一旦跨越了這道鴻溝,那么思維自然就會得到提升。所以說,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思維提升的關鍵。
因此,教師的作用就是要創(chuàng)設這樣的機會,引導和幫助學生在解決一個個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反復經歷思維沖突及解決的全過程,從而提升計算思維能力。而已有的以微視頻為主的混合式學習模式能否提供給學生這樣的機會呢?需要做哪些改變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又開始了新的研究和嘗試。
(2)新的嘗試。經過思考和研討,我們團隊認為混合式學習模式本身沒有問題,問題的關鍵在于前期視頻內容的設計不合適。如今的思路是視頻內容以簡單的知識點為主。
這里以“用Scratch實現小貓釣魚游戲”為例,按照之前的思路,在小貓釣魚游戲教學中,我們會提前錄制一系列的視頻,講解這個游戲是如何一步一步編程實現的。學生按照這個視頻跟做,就可以逐漸完成這個游戲。如今,從計算思維培養(yǎng)的角度看,這種方式顯然不合適。因為學生學習編程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完成這個游戲,而是能在體驗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提升思維能力??赡茏罱K只完成了這個游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學生學習到了如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所以其他的功能可以舉一反三,自主去實現,這才是真正的思維能力的提升。
所以,現在我們錄制的視頻,不再講解具體的編程實現過程,而是僅僅把問題解決過程中可能會用到的知識點進行錄制。如在實現甩竿拋出魚鉤的效果時,需要使用“畫筆”指令。所以,預先錄制了“畫筆使用方法”微視頻。至于為什么要用到畫筆、如何編程實現魚鉤拋出功能等等,則需要師生在對話中啟發(fā)和思考。如此一來,微視頻的作用不再主宰著學生的思維過程,而僅僅是為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提供知識服務。也就是說,凡是涉及問題解決的,這種機會盡量留給教師去引導學生思考和完成。
(3)教學感受。這樣一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似乎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有時候課上會用微視頻進行知識點的學習,而有些課上可能更多地在解決問題,根本用不著微視頻了。但是我們知道,從學生的實際獲得來說,如今的課堂和以前的課堂從本質上是有區(qū)別的。在新的課堂上,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非常多,學生在解決一個個的問題和難點。教師也變得非常忙,但這種忙,不是忙于講授知識,而是忙于去了解學生的問題,引導他們思考,并給予及時的鼓勵。
(4)學生的實際獲得。一段時間后,我們發(fā)現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有明顯的不同。雖然學習進度有所差別,但是每位學生上課都是在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都會有自己的實際收獲。每次上課時,學生先打開程序并運行,了解程序目前實現了哪些功能,接下來應該實現什么功能,實際上就是自己提出了學習任務。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當遇到問題時,教師不馬上給予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去分析問題。學生是在一步一步地探索和發(fā)現,在這個過程中深入思考并認識自我。
當然,以上僅僅是筆者教學團隊在實踐中的一些感受,難免有偏頗和不足之處,希望得到同行的批評和指正。
參考文獻
【1】陶雙雙,王戈. 混合式學習方式下學生問題意識的缺失原因及提升策略[J].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7(9).
【2】Wing J M . Computational thinking [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6, 49(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