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無錫工藝職業(yè)技術學院
當前社會科技水平正在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正在攀升,這也使得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依賴于便捷的生活方式,缺乏運動鍛煉,身體素質正在不斷下降,很多學生都存在肥胖、精神不濟等問題。因此,高職學生需要通過科學有效的鍛煉來提升身體素質,而籃球作為一項集體對抗性的運動,簡單易學有趣味,還能鍛煉學生的協(xié)調力和配合度,改善學生的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所以,高職院校應當積極探索有效的策略和途徑,提升籃球教學與訓練的效果,讓更多的學生學會并喜愛上籃球這項運動。
當前,我國的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開設了籃球課程,但是對籃球的教學還只是停留在初級階段。教師在上課時大多是通過口頭講述來為學生講解基本理論和初級技能,然后通過演示的方式為學生進行示范。在課程初期,大多是讓學生通過短跑、蛙跳等活動幫助學生活動筋骨,這些活動雖然能夠鍛煉學生的身體基本素質,但是與正規(guī)的籃球運動還處在很大差距。且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籃球課程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教材和課程安排也沒能規(guī)范統(tǒng)一,在進行籃球教學時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1]。學生在課上只是單純的模仿和重復,很難掌握真正的籃球技能。由于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無法形成有效的對接,導致學生無法深入的研究技能,大部分學生難以對籃球產生興趣。甚至還會出現(xiàn)動作的失誤,不但達不到鍛煉身體的目的,還會因為錯誤的運動習慣傷害身體。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籃球課都是統(tǒng)一制定課程計劃,然后集中進行授課的,在進行課程規(guī)劃時,并沒有考慮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高職院校的每個班級都有幾十名學生,這些學生有的愛好體育運動,身體素質良好,有較好的運動基礎,起點比較高;還有的學生平時不愛運動,身體素質較差,對運動的相關技能也沒有了解,起點較低。如果照著同樣的標準進行教學,會導致起點高的學生因為課程枯燥單調而喪失興趣,使得體育人才的特長得不到發(fā)展;而起點低的學生也會因為跟不上課程進度而產生厭倦敷衍的情緒,難以產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無法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高職院校的很多體育教師都是體育專業(yè)的,本身的專業(yè)技能和職業(yè)修養(yǎng)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很多高職院校并沒有充足的師資力量,很多體育項目都沒有專業(yè)的教師進行授課,而是由一到兩名體育教師兼職所有的項目的課程,這些教師的專長和所授科目不符,導致教師在很多專業(yè)運動方面的經驗和技能是缺乏的,只能教授學生一些基礎理論和技能,無法為學生提供系統(tǒng)性的教學。還有的學校為了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聘請了專業(yè)的運動員來進行教學,這類教師雖然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缺乏教學經驗,對學生的了解不夠深入,也無法達到好的訓練效果[2]。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辦學規(guī)模都不大,學校占地面積小,因此很難開辟出專門的籃球場地供學生進行運動,且高職院校正在逐年擴招,學生數(shù)目增加,更加導致場地緊張,很難滿足學生的運動需要。另外,很多高職院校的教育經費都比較緊張,還要用于主要學科的設備購置,用于籃球運動設施配備的資金只有很小一部分,很難滿足需求,因此導致了籃球課程與訓練的硬件設施配備不足,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
籃球運動課程不同于其他的課程,學生不僅需要進行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還要熟悉比賽規(guī)則和戰(zhàn)術布置,這就需要學生在實踐中積攢經驗,不斷提高。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籃球教學與訓練時,不應該只進行講解和示范,還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要給予學生更多實踐鍛煉的機會,讓學生在做中學,自己領悟和思考。教師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進行適度的指導,幫助學生熟悉比賽規(guī)則,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完美對接。例如教師可以適當?shù)慕M織一些小型的比賽,讓學生通過自由組隊的方式來參賽,教師擔任裁判來引導學生了解比賽規(guī)則,能夠讓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另外,高職院校的籃球教學不能只是單純的技能訓練,而是要出實際出發(fā),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考慮,要向學生傳遞終身體育和鍛煉身體的概念,讓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體育鍛煉,增強自身體魄[3]。同時,教師在授課時要創(chuàng)造愉悅、活潑的課堂氛圍,充分鍛煉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和團結配合意識,這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都是有利的。
在以往的籃球教學和訓練中,教師總是用單一固定的方法進行授課,這樣的課堂乏味沉悶,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且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個性化的教學計劃,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比如,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設計分層目標,對于基礎較好、天賦較高的學生要教授更多的專業(yè)技能,目標是幫助他們在籃球運動方面獲得更好的發(fā)展,而對于基礎較差的同學,則要穩(wěn)扎穩(wěn)打的進行基礎教學,重點在于培養(yǎng)其對運動的興趣,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安排豐富的教學活動來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例如可以舉行籃球知識競賽,用比賽的方式來激勵學生收集更多的籃球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在院?;蛘甙嗉壷g組織對抗賽,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號召學生參與到比賽中,提升自己的籃球技能。這類游戲或者比賽能夠激發(fā)學生斗志,讓學生真正喜愛上這項運動。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學生運動質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高職學校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積極進行基礎設施設備的采購和建設,改善籃球運動的硬件環(huán)境。首先學校應該積極尋找有關部門的資助補貼,并且可以尋求社會相關企業(yè)的幫助,來獲得活動資金和設備,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運動環(huán)境。而對于很多高職院校占地面積較小,活動場地有限的問題,教師要拓展創(chuàng)新思維,尋求小場地教學和訓練方法,讓學生利用有限的場地進行籃球運動。另外雖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是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科學的引導幫助,因此要想提升籃球教學與訓練的效果,必須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4]。首先,各高職院校要聘請專業(yè)的籃球教師來進行教學,為學校的體育教師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其次學校要為體育教師提供更多培訓交流的機會,讓教師能夠開闊眼界,獲得更多新的教學手法和技巧,提升自身的專業(yè)修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習得籃球運動的技能,提升身體素質奠定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籃球作為一項兼具競技性和趣味性的集體運動,對鍛煉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都大有助益,參與籃球運動可以有效地改善高職學生的生活方式,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的籃球教學與訓練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需要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者積極進行探索研究,尋找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改變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鍛煉,提升身體素質,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