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統(tǒng)編教材中安排了“和達人一起讀”的欄目,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成長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2019年2月22日教育部發(fā)布的《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點》中也提出要強化家庭教育,發(fā)揮學校的指導作用,健全家校合作機制,密切家校合作。教學中,筆者結(jié)合具體的文本語境,在課堂上滲透家校共育的方法,通過學校網(wǎng)絡平臺、公眾號等渠道對家長進行培養(yǎng)孩子的策略指導,展示家校共育的成果,從而讓學生在課內(nèi)和課外都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家校合力中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筆者現(xiàn)以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一課教學為例,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低年級學生如果沒有經(jīng)過課前的充分預習,很難快速進入課堂語境,順暢地進行師生對話、文本對話、同伴對話[1]。因此,每次課前,筆者都充分發(fā)揮家長的作用,讓他們協(xié)同學生完成預習任務。例如,在學習《黃山奇石》一課前,筆者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回家后尋求家長幫助,通過網(wǎng)絡等渠道收集黃山奇石的圖片,讓學生預先認識、體驗。這樣,開課伊始,筆者就從學生搜集到的圖片入手,展開教學。
師:同學們,這幾天老師收到了大家發(fā)來的很多黃山奇石的圖片,現(xiàn)在和你們分享。(多媒體播放黃山奇石圖片)
生1:老師,黃山的石頭真多呀!
生2:黃山的石頭有各種各樣的形狀,真奇特!
生3:黃山的石頭真有意思。有的像兇猛的獅子,有的像可愛的猴子。
師:黃山奇石的形狀奇特,名字也很有趣呢!請同學們大聲、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找出它們的名字,用橫線畫下來,并多讀幾遍。(學生自由閱讀課文,教師行間巡視,個別指導。)
生4:它們的名字有“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師:讓我們準確、響亮地呼喚它們的名字吧?。ń處煶鍪颈菊n帶有拼音的新詞,學生“開火車”讀。)
師:認識了這些黃山奇石,你能將它們的名字與圖片連起來嗎?(出示打亂了的名稱和圖片,學生討論、連線。)
師:大家學得這么好,這些漂亮的圖片可幫了大忙。你的圖片是誰幫你找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回家以后,別忘了謝謝他們哦!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看著自己熟悉的圖片,讀著課文中相應的名字,想象著石頭奇特的外形,在倍感滿足的同時,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產(chǎn)生對家庭成員的感激,由此形成家校共育的良性循環(huán)。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diào):我們的語文課堂的教學活動要充分凸顯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著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習語文的方法,啟迪思維和智慧,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表達等核心素養(yǎng)。教學中,筆者緊緊依托新課程標準理念和要求,基于具體的文本語境,引導學生開展積極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在真實的語文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并鼓勵他們將課上學到的知識積極展示給家長,這樣既增加了他們學習成功的自豪感,又在及時反饋中得到家長的肯定或指正,從而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師:同學們,課文重點向我們介紹了哪幾個黃山奇石呢?請你在它們的名字前畫一個五角星。
生5:課文重點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
師:你準備怎樣去認識它們呢?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去認識一種黃山奇石吧!
生6:我想表演“猴子觀海”。(學生走上講臺活靈活現(xiàn)地表演“猴子觀?!?。教師相繼出示動詞“抱、蹲、望”,指名讀并拓展一些表示動作的詞,如“伸、背、搶、彈、拉”等。)
生7:我想和同桌合作讀“金雞叫天都”。(兩名學生合作讀“金雞叫天都”。)
師:讀得真好!金色的公雞,它們會叫些什么呀?
生7:天亮啦,天亮啦!
生8:快起床,快起床!
生9:我想畫一畫“仙桃石”。(該生給大家展示了繪畫仙桃石,之后一邊做動作,一邊背誦了“仙人指路”的一段描寫。)
師:看了大家精彩的表演,老師很高興,可惜剛才只看到了同學們一部分表現(xiàn)。放學以后,同學們可以把自己喜歡的黃山奇石介紹給家長聽,讓他們也欣賞到美麗的黃山奇石。
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勝心,他們在教師的啟發(fā)下獲得了自由表達的空間,便會舒展思維,踴躍展示,并在真實參與中體驗,在合理想象中放飛,從而對語言文字的魅力有了深切的感悟。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后向家長展示學習成果的任務,既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溫習,又可以使他們得到家長的指導和肯定。
在與語言文字的親密接觸中,學生逐漸積累豐富的語言和多樣的表達形式,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句式想一想、說一說,輕松實現(xiàn)表達的遷移和內(nèi)化,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教學中,筆者從梳理文本中的描寫方法入手,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總結(jié)并運用。
師:從你們的表現(xiàn)中,老師知道你們已經(jīng)讀懂課文了?,F(xiàn)在讓我們再讀一讀第2到5自然段,想一想課文是怎樣向我們介紹黃山奇石的呢?(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獨立思考。)
生9:課文先說黃山奇石像一個大桃子,然后說它像猴子,像仙人,像雄雞,像天狗,像獅子,像仙女。
生10:課文還說了這些動物的樣子。
師:是啊,你能學著第2到5自然段的方法介紹“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嗎?
生11: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天狗”。它仰著頭,兩眼盯著明亮的月兒,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
師:因為時間關(guān)系,老師不能一一聽同學們精彩的描寫了。同學們可以將自己想到的句子寫下來,讀給家長聽,請他們提提意見,然后明天帶給老師。老師希望看到你和爸爸媽媽共同研究出來的精彩描寫哦!
將學生的課內(nèi)與課外聯(lián)系起來,充分發(fā)揮家長一對一輔導的優(yōu)勢,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素養(yǎng)。筆者也建議學生利用假期和家人出去走一走,使他們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總之,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系統(tǒng)的教育活動,更離不開家庭的支持與配合。教師應積極探求家校共育的新途徑,發(fā)揮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保駕護航作用,這樣才能形成家校合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