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 賢
(吉林紫金銅業(yè)有限公司,吉林 琿春 133300)
氰化法提金產生大量的氰化貧液,而氰化貧液的循環(huán)使用勢必會造成貧液的“疲勞”,必須對其進行開路外排處理,筆者結合某黃金冶煉廠的生產工藝進行了試驗研究。目前,該廠的氰化貧液采用“亞鐵鹽化學絡合法初步除氰+SO2-空氣法深度除氰”組合工藝處理。該處理工藝存在以下問題:破壞氰化物結構,導致無法回收氰根;處理成本較高;出水總氰有時無法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一級標準,需要進行二次處理。為了有效地回收氰化貧液中的氰化物,降低氰化貧液處理成本,同時確保出水總氰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一級標準。該黃金冶煉廠建立了一套酸化處理量為0.2~1.7 m3/h氰化貧液“酸化法+SO2-空氣法”處理系統(tǒng),有必要對其氰化貧液進行“酸化法+SO2-空氣法”處理中試研究,本文主要闡述了此中試試驗的工藝參數(shù)研究和經(jīng)濟分析。
中試水樣為黃金冶煉廠需開路外排處理的氰化貧液,該氰化貧液屬高鹽度(pH>10)、高濃度含氰廢水,詳細組成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貧液主要組成
1.2.1 酸化pH值對HCN吹脫效果的影響
由于大部分HCN是由氰化物絡離子在酸性條件下解離而形成的,故HCN的吹脫程度由廢水pH值和絡合物中心離子的性質(絡合物穩(wěn)定常數(shù))決定。同時,吹脫過程是一個舊的解離平衡被打破而形成新的解離平衡的連續(xù)過程,其推動力不僅是指在一定酸度下,氰化物趨于形成HCN以及氣相中的HCN始終處于未達到平衡的狀態(tài),使液相中HCN不斷逸入氣相,還是指中心離子與廢水中的其他組分形成更穩(wěn)定的沉淀物,這幾種推動力促使反應不斷地進行。
根據(jù)酸化回收法反應機理可知,不同的絡合物由于其穩(wěn)定常數(shù)不同以及酸化解離時生成的產物不同,其解離起始和達到平衡時的pH值也不同。根據(jù)某些廢水的試驗可知,起始解離pH值約為4.5,而約為2.5,在常溫下即使pH值小于1時也不解離[1-2]。
試驗條件為:貧液加熱溫度39℃、氣液比約500∶1,貧液處理量為0.7m3/h。酸化pH值對HCN吹脫效果的影響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酸化pH值對HCN吹脫效果的影響試驗結果
從表2可以看出,硫酸用量為25.8 g/L,其用量較大,原因是貧液中含大量的碳酸根、亞砷酸根或砷酸根、銅、鋅、鋁等雜質離子,其主要由碳酸根、亞砷酸根或砷酸根、鋁所消耗;當酸化pH值<2.5時,HCN吹脫效果較好,氰脫除率均大于95%,且氰脫除率并不隨pH值降低而明顯升高。因此,后續(xù)試驗酸化pH值控制在2.5以下。
試驗現(xiàn)象表明,采用靜態(tài)混合器對反應物料進行酸化混合,能夠起到很好的混合效果。
1.2.2 溫度對HCN吹脫效果的影響
提高HCN吹脫溫度時,由于HCN的蒸氣壓增高,其就更容易從液相逸入氣相。同時,提高溫度可減小氰化貧液的黏度,提高了HCN通過液膜擴散到氣體的速度。然而,加熱溫度越高,消耗的能耗也就越大,因此,從技術性和經(jīng)濟性考慮,有必要開展溫度對HCN吹脫效果的影響試驗。
試驗條件為:酸化pH值<2.5(即硫酸用量為25.8 g/L)、氣液比約為500∶1,貧液處理量為0.7 m3/h。研究發(fā)現(xiàn),溫度對HCN吹脫效果的影響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溫度對HCN吹脫效果的影響試驗結果
從表3可以看出,氰脫除率大致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提高,但是,當溫度>30℃時,隨著吹脫溫度的提高,氰化物去除率的增加幅度變小。因此,過分提高吹脫溫度并不合適。為了減小后續(xù)SO2-空氣法除氰的難度,貧液加熱溫度應不低于30℃。
1.2.3 氣液比對HCN吹脫效果的影響
吹脫塔氣液比決定HCN從液相向氣相擴散的動力學特性。氣液比越大,氣體中HCN濃度越低,液相的HCN越容易逸出。HCN的擴散受液膜阻力控制,如果氣液比增大,則液膜阻力減小,擴散速度加快,但過大的氣液比會造成液泛以及使塔的氣阻增加,增加動力消耗,同時降低氰化貧液處理量。因此,從技術性和經(jīng)濟性考慮,進行了溫度對HCN吹脫效果的影響試驗。
試驗條件為:酸化pH值<2.5(即硫酸用量為25.8 g/L)、溫度30~32℃,貧液處理量為0.2~1.7 m3/h。氣液比對HCN吹脫效果的影響試驗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氣液比對HCN吹脫效果的影響試驗結果
從表4可以看出,氰脫除率隨著氣液比的增大而增大,氣液比≥400∶1時,氰脫除率約為95%,脫除率較高,吹脫后液殘余總氰較低,低于100 mg/L。但是,當氣液比大于一定值時,隨著氣液比的提高,氰化物去除率的增加幅度變小。因此,過分提高氣液比并不合適。為了提高氰化貧液的處理量和降低處理成本,氣液比控制在400∶1左右為宜。
1.2.4 酸化法處理氰化貧液綜合流程試驗
上述單因素條件試驗結果已表明酸化pH值<2.5、溫度≥30℃、氣液比≥400∶1時,氰脫除率較高。因此,在酸化pH2.0~2.5(即硫酸用量為25.8 g/L)、溫度32℃、氣液比=400∶1條件下進行了綜合流程試驗。三組平行樣試驗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酸化法處理氰化貧液綜合流程試驗結果
從表5結果可知,平行樣試驗結果重復性較好,吹脫后液殘余總氰在70~84mg/L,氰脫除率在94.42%~95.36%;氰回收率(或折算成回收氰化鈉的量)較低,其原因是很大一部分氰根以CuCN、Zn3[Fe(CN)6]2等形式沉淀于沉淀物中;氰回收率波動較大,這很可能是由氰化貧液水質變化造成的。
1.2.5 SO2-空氣法處理吹脫后液綜合流程試驗
試驗條件為:廢水中銅離子初始濃度為100 mg/L左右(即五水硫酸銅用量為400 mg/L)、反應pH值控制在8~10(即濕電石渣用量為15 g/L,折算成干電石渣用量為9.0 g/L)、Na2SO3分4次等量加入、Na2SO3用量為2.0 g/L(即Na2SO3/CNT摩爾比=5∶1)、曝氣反應時間60 min,氣液比約30∶1。試驗量為50 L/批。三組平行樣試驗結果如表6所示。
表6 SO2-空氣法處理吹脫后液綜合流程試驗結果
從表6結果可知,采用SO2-空氣法處理吹脫后液,出水總氰≤0.02 mg/L,遠低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一級排放標準。因此,氰化貧液可采用“酸化法+SO2-空氣法”組合工藝處理。
需特別指出說明的是,“酸化法+SO2-空氣法”組合工藝處理效果比“亞鐵鹽化學絡合法初步除氰+SO2-空氣法深度除氰”組合工藝處理效果好,其原因是氰化貧液經(jīng)酸化法處理,吹脫后液中殘余的氰基本上以游離氰的形式存在,研究資料已表明,SO2-空氣法處理含氰廢水,廢水中各種絡合氰化物的去除順序如下:。
1.2.6 酸化法回收氰化鈉氰化浸出試驗研究
為了考察酸化法回收的氰化鈉返回氰化對金銀浸出的影響,有必要利用酸化法回收的氰化鈉溶液和工業(yè)氰化鈉,對帶濾機濾餅進行氰化浸出對比試驗。
氰化浸出試驗條件為:液固比2∶1,用碳酸鈉調pH值為10左右,氰化鈉濃度1.5‰,攪拌浸出48 h。試驗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回收氰化鈉溶液和工業(yè)氰化鈉氰化浸出對比試驗結果
由表7結果可知,使用酸化法回收的氰化鈉對帶濾機濾餅進行氰化浸出,Au、Ag浸出率與工業(yè)氰化鈉的浸出率均相同,因此,回收的氰化鈉完全可回用于氰化浸金生產。
采用“酸化法+SO2-空氣法”組合工藝處理氰化貧液,中試研究時,可納入成本計算的主要有藥劑費和電耗。中試研究主要用電設備有電加熱棒、羅茨鼓風機、空壓機和各類水泵;藥劑消耗主要為硫酸、五水硫酸銅、無水亞硫酸鈉、電石渣和PAM。具體數(shù)值如表8所示。
表8 “酸化法+SO2-空氣法”組合工藝處理每方貧液所需的藥劑費、電費
從表8結果可知,硫酸、硫酸銅藥劑費以及羅茨鼓風機、電加熱棒電耗在處理成本中所占比例較大。水質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前三項也基本已定。因此,只有改變加熱方式方能有效地降低成本,即改用蒸氣加熱,以煤作為燃料或尋找熱量進行換熱。
表9 “亞鐵鹽化學絡合法+SO2-空氣法”組合工藝處理每升貧液所需的藥劑費
對比分析表8、表9結果可知,目前水質條件下,兩種組合工藝的處理成本基本一樣,但隨著貧液循環(huán)使用次數(shù)增加,總氰、總銅不斷累積,目前水質條件下,采用“酸化法+SO2-空氣法”組合工藝處理,技術性可行,經(jīng)濟性一般,但其處理成本還有下降的空間。
采用“酸化法+SO2-空氣法”組合工藝處理氰化貧液,技術上完全可行,出水總氰≤0.02 mg/L,遠低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一級排放標準,回收的氰化鈉完全可回用于氰化浸金生產。酸化法處理氰化貧液最佳工藝條件為:酸化pH值<2.5、溫度≥30℃、氣液比≥400∶1。
目前水質條件下,采用“酸化法+SO2-空氣法”組合工藝處理氰化貧液,經(jīng)濟性一般,但其處理成本還有下降的空間。采用中試工藝,藥劑成本和電耗噸水需36.7元;噸水回收氰化鈉約1.5 kg,折人民幣17.4元;噸水處理成本為19.3元。在設計合理、操作規(guī)范的條件下處理氰化貧液,“酸化法+SO2-空氣法”是一種安全、可靠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