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健華
【摘要】聆聽一首好的鋼琴作品,會讓人激情澎湃、心神蕩漾。一首好的鋼琴作品,必然會有動聽的聲音才能打動聽眾的心。這種聲音的獲得與彈奏者各方面的放松是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高中音樂藝術(shù)生的鋼琴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學會運用“放松”來獲取好聽的“聲音”,提高學生的彈奏能力,是音樂教師要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鋼琴教學;聲音與放松
【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怎樣在鋼琴上彈出好聽的聲音呢?這是教與學的雙方都要面對的至關重要的問題。涅高茲曾說過:“任何鋼琴演奏總是以發(fā)出的聲音,‘制造出聲音為其目的,那么無論你彈得是練習曲還是藝術(shù)作品,彈鋼琴必然就是在聲音上下工夫,說得更確切些,就是練習聲音”。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應付視譜、讀譜、節(jié)奏、速度、熟練、背譜等問題的解決和克服上,甚少去處理聲音。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不在聲音的質(zhì)量上下工夫,學生必定會在處理作品上栽跟頭。出現(xiàn)“彈棉花”式的演奏或出現(xiàn)忽強忽弱不和諧的聲音。一首好聽的鋼琴作品一定會有干凈、純正、結(jié)實、飽滿、線條美的聲音,這個前提是做到各方面的“放松”。這么看來,在學琴的過程中,該放松什么,怎樣做到“放松”,如何通過“放松”獲得純正、動聽的聲音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對于“放松”這個概念,教師各有各的理解和要求。在多年的教學中,我覺得學生要做好“放松身心、松而不懈和放松呼吸”三個方面才能理解和運用“放松”?!胺潘缮硇摹敝傅氖巧眢w和心理的放松;“松而不懈”指的是當身體自然重量放松傳遞到指尖時,指尖保持“局部緊張”來彈奏每一音,做到“彈到底”“彈到點”;“放松呼吸”指的是彈奏每一樂句均要放松呼吸。
一、心理放松是起步
在鋼琴的彈奏上,心理放松可以使聲音像舞者一樣的優(yōu)美、靈活而富有彈性。在教學中,我常借助各種方式從心理和思想上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和感覺放松是怎么一回事。比如引導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像“醉漢”一樣靠在墻上,體驗全身放松的感覺。實踐證明,學生如果突破了心理關,做到了心理放松,就能從根本上協(xié)調(diào)肢體的放松;能更從容地演繹作品。
二、身體放松是基礎
倘若做不到身體的放松,包括上身肌肉、肩、臂、腕的放松,彈奏者會出現(xiàn)肢體僵硬,用“蠻勁”來彈奏的現(xiàn)象,這樣彈出的聲音必然是生硬、膚淺和缺乏表現(xiàn)力的。所以,身體放松是獲得好聲音的基礎。
如果學生在心理上獲得了最大的解放,那我們就可以進入實操階段。在實際教學中,我讓學生全身放松,彎著腰,眼睛往地上看,把手臂放在身體兩側(cè),自然下垂,然后去晃動學生的一副胳膊,讓它們像蕩秋千一樣左右搖晃,當感覺學生的手臂很放松的時候,用我的雙手手掌托起學生的胳膊(學生保持放松慢慢直立,我雙手與肩同寬),抬置胸前的高度,讓學生保持放松把胳膊沉下來,當感覺學生能做到胳膊的力量都放下來時,我會讓學生彎著腰坐在琴凳上,在學生身后拿起學生放松的軟綿綿的手臂,讓它在琴鍵上方像“自由落體”一樣掉在琴鍵上,讓手指彈出結(jié)實而響亮的聲音。
三、“松而不懈”是關鍵
“松而不懈”即在鋼琴彈奏中保持積極放松的狀態(tài)又不完全松懈。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手臂的“自由落體”式的放松很容易造成學生非常松弛的彈奏狀態(tài),體現(xiàn)在學生不僅把雙臂完全放松了,還把落在琴鍵上的手指、手掌、手腕塌下來了,在這種狀態(tài)中,力量會失去控制,重量送不到指尖,手指彈奏不均勻,又不靈活。
尼古拉耶夫曾這樣描述過鋼琴彈奏時手的狀態(tài):“手不應該像木棒那樣僵硬,也不能像爛布那樣柔軟,應該像彈簧那樣有彈性”。也就是說放松問題是力與松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即“松而不懈”。在教學中,我會讓學生跟著學習芭蕾舞的基本動作(全身的感覺非常放松,用足尖支撐全身,足尖處在用力之中),深入體會手指“松而不懈”的感覺;引導學生學習要觸類旁通,讓整只手從肩關節(jié)、大臂、肘關節(jié)到手腕,完全放松,沒有一處僵硬,指尖要支撐臂腕的自然重量,保持一種積極的自然繃緊狀態(tài),這就是我說的“局部緊張”。
有人說鋼琴是指尖的藝術(shù),我非常贊同這一句話,這也說明了指尖在鋼琴彈奏中的關鍵作用。如何運用指尖發(fā)出各種不同的聲音,要做到“彈到底”和“彈到點”。
(一)彈到底
“彈到底”即是把手臂等的自然重量放松輸送至指尖,把彈音的琴鍵彈至琴鍵的最深處。很多學生雖然能體會手臂的放松,但指尖的重量感老是找不到。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讓學生保持放松感覺后拎起學生的指尖,把它緩緩地高高舉起,學生如體會到真正的肢體放松能體會到指尖的重量感。對于舉起后指尖仍沒有重量的,教師可觀察學生的肩膀或上臂等處有沒有放松。在保持最自然的手型和手掌各關節(jié)的支撐下,當學生的指尖如“自由落體”般到達琴鍵后,指尖有明顯的繃緊感,這就是很多鋼琴家常說的“彈到底”。全身放松,局部(指尖)緊張,讓學生切身體會放松的踏實感覺,認真傾聽彈出的每一個聲音,培養(yǎng)音樂的耳朵,養(yǎng)成傾聽鑒別的習慣,改進彈琴的虛、浮、飄等毛病,使聲音結(jié)實而飽滿。
(二)彈到點
“彈到點”的說法,是一個觸鍵的概念。鋼琴觸鍵的全部學問,就在于不同的目的——用不同的準備動作,不同的方式方法,造成琴鍵承受重力那一瞬間的“點”的不同性質(zhì)帶來的聲音色彩、力度的微妙差異上。在教學中,要告訴學生,無論聲音大小強弱,每個音的發(fā)音點都應在觸鍵時感覺好。鋼琴上的“點”需要用靈敏、細心的感覺捕捉住,仿佛是“活”的一樣。如深厚的聲音應把琴鍵彈深、彈到底;果斷的聲音下鍵必須果敢直接,下鍵要快;柔和的聲音則要下鍵慢、貼鍵彈奏;歌唱的聲音則要在琴鍵上“逗留“久些讓琴弦發(fā)出最好的共鳴和延長。“彈到點”,能提高手指的控制能力,增加演奏的把握性,最重要的是改善了聲音的質(zhì)量。如果讓學生及早理解到“彈到點”的意義,聲音的質(zhì)量必將得到大大的改進。
應該說,“彈到底”是“彈到點”的前提,不同之處在于“彈到底”似乎更強調(diào)放下去的感覺本身,而“彈到點”更傾向于聲音的技巧,為了使聲音發(fā)出更充分、更動聽、更富于變化和更符合科學性。
四、放松呼吸很重要
“放松呼吸”就是彈奏者在彈奏樂句時像歌唱者一樣放松呼吸,以達到更好的彈奏效果。如果說鋼琴彈奏者要有一個“指揮官”去協(xié)調(diào)身體各部分和整體的話,我認為這個“指揮官”就是呼吸。聲樂大師周小燕先生曾說“聲音就像是一粒粒的珠子,而氣息則是串珠子的那條線”。在鋼琴彈奏上氣息也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當學生在肌肉緊張,身體僵硬時,就會彈出生硬而笨拙的聲音,這時我會做好示范,并告訴學生,在樂句之間的換氣點打開腔體放松呼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彈奏時運用氣息協(xié)調(diào)放松身體各部分,做到聲音美妙、姿勢優(yōu)美,從聽覺和視覺上達到整體協(xié)調(diào)。學生在彈奏中巧妙地運用氣息,能讓音樂像說話一般,從容自然。能讓演奏者的姿勢變得收放自如,能使樂曲旋律富有線條美。
當彈奏者真正做到身心放松,做到“松而不懈”,指尖能“彈到底”和“彈到點”,也能處理好呼吸問題的時候,干凈純正動聽的聲音自然會從指尖流淌出來。
參考文獻
[1]約·霍夫曼.論鋼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1.
[2]涅高茲.論鋼琴表演藝術(shù)[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4.
[3]魏廷格.鋼琴學習指南[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