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同學們對一些化學中的微觀結構缺乏認識,導致不能在學習化學抽象概念時全面了解化學反應現(xiàn)象,也不能深入研究化學反應的本質。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同學們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利用實驗來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使一些抽象的化學概念變得更加直觀和具體,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
表1為結合一些高中化學抽象概念進行的實驗研究。
表1
例如,將“物質的量濃度”這一抽象概念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兩個方向的對比:一是同學們所做實驗的對比;二是不同實驗階段中抽象概念學習的應用對比。在引出概念的策略上,首先設置問題情境,結合實驗需求進行溶液的配制。同學們選取了配制氯化鈉溶液來探究,在實驗過程中,將實驗結果進行對比,并設計一些相關問題,如配制實驗原理是否正確,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是否清楚等。同學們通過實驗過程就會對實驗的原理、步驟及目的更加明確,從而加深對“物質的量”這一抽象概念的認識[1]。
開展化學研究,不僅需要宏觀的范疇,還需要通過微觀世界認識化學的本質。在化學學習過程中,一般較為宏觀的實驗能引起同學們的興趣,但在微觀世界中就難以用宏觀的實驗變化來體現(xiàn),單純依靠想象力不能起到較好的學習效果。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同學們化抽象為具體,更好地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學習鹽類水解的過程中,大部分同學根據已有的認知,會覺得鹽溶液同氯化鈉溶液一樣是中性的。若想改變這個錯誤認知,就可以通過實驗進行簡單分析,將鹽類水解的抽象概念通過實驗呈現(xiàn)出來??梢赃x擇常溫的條件,用精密pH試紙對蒸餾水的濃度進行測定,同時記錄好NaCl溶液、NH4Cl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值。同學們通過對H2O、鹽溶液pH值的測定及觀察,可以改變錯誤的認識,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進入信息社會以來,共同參與、相互合作的作用不容小覷。在化學這一學科的學習中,合作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電解質這一抽象概念的學習中,很多同學都錯誤地把金屬、氯化鈉溶液、二氧化碳及氧氣等物質當成電解質。針對這一誤區(qū),我們可以運用分組合作的實驗方式來糾正。在實驗中分組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組成4至5人的學習小組,分組開展關于NaCl晶體、NaCl溶液、熔融NaCl、乙醇溶液、BaSO4溶液、熔融BaSO4、液氨、氨水的導電實驗,同學們在NaCl溶液、熔融NaCl、熔融BaSO4、氨水的實驗中,觀察到音樂卡響了、燈泡亮了、電流計指針偏轉了等現(xiàn)象,從而意識到這些物質可以電離成自由移動的離子,可以導電。這樣一來,就加深了同學們對電解質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