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少華 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
聲樂表演是一種以人體為媒介,然后通過有審美特性、節(jié)奏以及組織的演唱表演來抒發(fā)情感和思想的一種藝術,通過人們對歌曲的把握和嗓音,能夠對各種情景和形象進行合理的塑造,進而將觀眾引入一個特定的情景中,更好的感受聲樂美。在高校聲樂實際教學中,應該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教育,并且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這樣有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演唱風格,進而能夠將聲樂演繹的更加生動。如在2018 年4 月1日,首屆中國民族男高音聲樂藝術論壇活動在成都大學召開,而對于各個高校來說,如果有條件的話就可以由教師組隊帶領學生去參加,因為這樣不僅僅能夠讓學生獲得各個名家的指導,同時還能夠讓他們接觸到更多風格的聲樂,這樣對于他們的進步和發(fā)展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高校聲樂教學依舊沿用傳統(tǒng)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而使得課堂氛圍非常的沉悶,很難有效的適應現(xiàn)代化的需求。就其中的教學內容來看,單一性比較強,各種風格的演唱教學基本都是獨立的,進而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中很難適應不同風格的演唱形式,例如學習美聲唱法的學生很難有效的吸收民族音樂中的營養(yǎng),而學習民族唱法的學生,則是很難演唱西方聲樂作品,這一問題的存在嚴重的阻礙到學生綜合全面的發(fā)展。除此之外,單一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的演唱能力和創(chuàng)編能力的提升也有著較大的阻礙。而對于教學方法來說,其是高校聲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不過當前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過分的重視講解,進而嚴重的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也不注重和學生的互動。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學生極易產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忽視了自身對問題的研究和探索,這樣不僅僅會局限學生思維發(fā)展,同時還降低學生的聲樂感知能力。
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多高校聲樂教學依舊沿用傳統(tǒng)以教師口傳心授的教學模式,這樣雖然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不過長此以往必定會助長教師的家長式作風,不利于學生主體地位和獨立性的發(fā)揮,極大的降低學生的自我意識。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提倡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綜合全面性的發(fā)展。
課程是學生接受系統(tǒng)聲樂知識的主要載體,直接關乎到學生聲樂學習程度。不過就當前高校聲樂教學來說,其聲樂理論基礎課程設置非常的不合理,基本都是應用西方教學理論和內容,對于民族音樂理論則是比較忽視。這種課程設置會使得演唱風格和教學內容變得單一狹隘,并且還會導致聲樂教學變得沒有新意,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制約了學生音樂方面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此外,還會使得學生很難正確的認知和熟練的掌握民族音樂理論,對于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也十分的不利。
多種風格演唱教學模式主要就是說在高校實際聲樂教學中合理的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同時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學生制定多元化的學習目標。而要想充分的發(fā)揮出這種教學模式的作用,要求教師能夠深入和充分的了解教材內容,并且還可以靈活的轉變教學方式。就高校聲樂這一專業(yè)來說,教學內容涉及范圍十分的廣泛,要求培訓學生聲樂技能和知識的同時,還得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而在高校聲樂專業(yè)教學中合理的應用多種風格演唱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夠讓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聲樂學習興趣,有效的活躍課堂氛圍,使得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學習中,進而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師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則是可以很好的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技能的掌握和了解,同時還可以幫助教師來更好的豐富教學內容。可以這樣說,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合理的應用多種風格演唱教學模式,既能夠拓展學生聲樂知識的認知,又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自主探究空間,這樣對于學生聲樂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提升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實施多種風格演唱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聲樂能力以及藝術素養(yǎng)等來促使學生更加全面的發(fā)展。不過在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高校聲樂教師也應該積極的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而這一點也是多種風格演唱教學模式實施的重要要求。通過多樣化的演唱風格開展教學,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不同風格的聲樂形式,并且還能夠有效的提升他們的演唱能力。通常情況下,不同風格聲樂演唱的藝術特征也會不同,所以絕對不能應用統(tǒng)一式的教學方法組織開展教學,否則的話很難達成理想的教學目標。一方面可以要求高校聲樂教師不斷的強化自身演唱水平和教學能力,加強對相關聲樂演唱知識的認知和了解;另一方面則是應該主動的了解不同風格演唱的特征,并且將其傳輸給學生,最終達成提升學生聲樂演唱能力的目的。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最為常用的一種就是填鴨式教學方法,長時間下來形成了教師示范講授和學生模仿學習的定式。不過這種教學模式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到學生的自主性發(fā)揮,特別是對聲樂教學來說,具體需要根據(jù)素質教育理念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以便學生更好的掌握演唱技巧。除此之外,在實際教學中,還得加強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改革,例如合理的應用合作教學法,因為不同的學生對于不同風格的聲樂作品理解會有所不同,而合理的應用合作教學法,將他們合理的分成幾個小組,并引導他們在組間輪流演唱,同時對于自己較為擅長的聲樂類型特點進行講解。通過這種方式,組內其他學生便能夠很好的了解各種風格的聲樂藝術。就聲樂專業(yè)多種風格演唱教學來說,合理的應用合作學習法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還能夠很好的提升教學質量。
除此之外,教學不應該局限于課堂,還得合理的延伸至課后。例如可以組織演唱會和音樂會等。例如在2019 年5 月17 日,華東理工大學舉行了聲樂交流演唱會。在這一演唱會中,邀請到了上海市教育工會合唱協(xié)會會長以及部分參演學校工會負責人,同時還有來自本市其他高校合唱團。通過這種演唱會,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聲樂學習積極性都能夠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并且學生還可以和其他學校的師生進行有效的交流,這樣對于學生的聲樂演唱藝術理解能力的提升有著很大的作用,同時還能夠強化學生對聲樂多種風格的了解。
對于聲樂教育而言,要想更好的開展多種演唱風格的教育,具體需要以多種風格的聲樂作品當做教材,使得學生在實際學習中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學習內容的豐富多彩,可以讓學生對聲樂藝術有著更為全面的理解,而不同的學習內容能夠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例如在聲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古典音樂、民族音樂以及現(xiàn)代音樂當做教學內容,就其中的民族音樂來說,其又包括很多不同的種類,如藏族、侗族等不同民族的音樂特征和風格優(yōu)勢不一樣的,而通過多種風格聲樂作品的學習,學生對于聲樂藝術的理解也是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增強[4]。同時,聲樂教師還可以多為學生介紹一些聲樂文化交流的演唱會,并且剪切相關視頻以供學生觀看,如2015年7 月12 日的“兩岸好琴聲 ?情系北京城”音樂會就是非常好的例子,這是臺灣新北市先嗇宮青少年國樂團首次來京表演。這場音樂會以傳統(tǒng)文化和藝術為紐帶,以音樂為橋梁,不僅僅增進了兩岸同胞之間的了解,同時還實現(xiàn)了不同風格聲樂的相互交融。此外,教師還可以選擇主題不同或者是節(jié)奏不同的聲樂作品,然后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練習和演唱,以此來讓學生獲得不同的心理體驗,進而可以將多種情緒有效的融合起來,最終達成自身多種風格演唱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然后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實踐的機會,使得學生可以獲得更多更好的鍛煉。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應用多種風格演唱教學模式時,應該嚴格的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并且還要求教師深入的掌握和了解教材內容和學生具體情況。一方面,在這一模式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以便更好的了解學生聲樂演唱學習情況,然后再次基礎上選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另一方面,聲樂教師還應該深入的分析教材內容,并以學生具體情況當做基礎,結合教材內容合理的制定學習目標。通過這種方式,必定能夠讓高校聲樂教學的針對性更加的強,并且教師的聲樂教學質量也能夠得到很好的提升。
總而言之,在高校聲樂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還能夠鼓勵學生積極的了解多種風格的聲樂作品,以便達成綜合性學習的目的。對于聲樂專業(yè)多種風格的演唱教學來說,具體需要不斷的強化傳統(tǒng)教育方法和理念的改進以及創(chuàng)新,特別是應該加強重視學生自主性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還得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使得學生能夠從各種類型的聲樂作品中體會到其中的不同風格特點,并且能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好這些特點,促使學生的演唱水平更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