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桐
2014年6月卡塔爾多哈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哈吉三國聯(lián)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國“大運河”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標志著經歷了10余年的概念普及、專題研究和保護實踐等探索后,大尺度線性遺產使用“文化線路”進行申遺的工作,已經在中國遺產保護領域產生了豐碩成果,促進了國家文物局、國內各省市文物保護單位在這一遺產主題上的積極研究和探索,提升了諸如“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蜀道”“茶馬古道”“南粵古道”“滇緬公路”等具體遺產線路的申遺和保護研究工作。與此相對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以下簡稱《文物保護法》)保護體系下,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視野與保護工作流程長期受“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xiàn)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等”(《文物保護法》2017年11月4日修訂,第三條)分類的制約,文化線路不屬于上述中國文物保護體系下的分類,故雖然通過絲綢之路申遺普及了文化線路遺產概念,但在中國文物保護體系下,尚沒有線性遺產被明確歸為文化線路。此外,“文化線路”視野下保護強調其遺產構成所見證的文化交流的整體性,而文物保護體系則強調實際管理的可行性,大多采取一處文物單位一個管理機構的“一點一?!惫芾砟J?,個別案例中一條古道甚至會被分割成不同行政轄區(qū)內段落,公布為多個文物保護單位,并需要將其類型按《文物保護法》中明確的類型進行歸并,保護實踐上難以實現(xiàn)構成“絲綢之路”世界遺產載體的墓葬、古道、石窟、城鎮(zhèn)等不同類型以一處文化線路遺產進行申報與管理。也即,國內遺產線路面臨著如何將“文化線路”的國際保護視野同“文物保護體系”的國內保護管理體制要求進行銜接的困難。而已有相關研究或偏重于以文化線路視角分析遺產線路,或單純以文物保護單位對線路遺產構成進行分析,尚需能夠對兩者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進行有效銜接,并提出可供借鑒的研究方法與遺產認知框架。
本文作者試以米倉道(巴中段)為例,通過米倉道(巴中段)遺產時空范疇梳理、明確遺產價值認知,明晰其文化線路的基本特征及承載相應遺產價值的物質載體。同時,銜接文化線路申遺工作中對于遺產構成“既應當有物質的線路,也需要有文化交叉融合的衍生遺產作為見證”的分析視野,對米倉道(巴中段)遺產價值承載要素構成進行梳理。分別將作為功能支撐的交通體系遺產納入國內《文物保護法》保護體系進行保護管理工作,進而將因文化線路的人員、貿易、文化交流而衍生的遺產作為國際文化線路視野和申遺工作框架進行整體關聯(lián)保護。
在遺產保護實踐中,以“人類遷徙和文明對話”為主題的遺產線路研究早已開展,如絲綢之路、奴隸貿易之路、歐洲關于“遺產線路”保護等。1993年,“圣地亞哥·康波斯特拉朝圣線路”的西班牙部分以文化交流的主題列入世界遺產。以此為契機,1994年,在馬德里召開的“將線路作為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專家會議正式提出“遺產線路”概念,其中核心觀點在于闡明文化線路“強調國家間或地區(qū)間交流和對話”“遺產線路的文化意義源于其整體性,因此其整體價值大于其組成遺產要素的價值總合”[1],這標志著文化線路作為文化遺產的特定類型被國際文化遺產領域廣泛接受的發(fā)端。
在學術研究領域,“文化線路”的概念闡釋和保護推進以團體研究形式展開,其中世界遺產中心(WHC)、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等是研究推動的核心力量。2001年,ICOMOS下設的文化線路科學委員會(CIIC)進一步對文化線路的內涵予以闡釋,在此次委員會會議專家報告(即《2001CIIC專家報告》)中提出:“文化線路必須是兩點之間的實際路線(即物質路線和具體路線),這種路線已經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被使用。這條路線還必須導致文化的交叉融合……并且已經產生了明顯的有形和無形的可以作為見證的遺產”[2]。2008年ICOMOS通過了《文化線路憲章》(以下簡稱《憲章》),《憲章》指出:“文化線路概念揭示了人類遷徙和交流這一特定現(xiàn)象的遺產內容,這種遷徙和交流是通過促進其流動的交通線路發(fā)展起來的,并且被使用或故意用于具體和特殊的目的?!盵3]2
通過上述《2001CIIC專家報告》和《憲章》,國際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基本厘清了文化線路作為文化遺產的特定類型在保護研究上的框架:文化線路需要依托實際存在(或歷史上實際存在過)的有較長歷史跨度和空間跨度的交通線路,這種線路包括陸地、海洋、河流、湖泊、混合類型或其他類型的路線;文化線路產生和發(fā)展以宗教、商業(yè)、政治或者其他特定目的作為多元的動力[4];從結果上,文化線路應當促進“不同民族、國家、區(qū)域或大陸之間,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的貿易、思想、知識和價值觀念上的多維度、持續(xù)和相互的交流”[3]3,且這種交流成果應當能夠通過文化線路的物質和非物質遺產予以充分證明。這一明晰的研究框架拓展并規(guī)范了國際范圍內文化線路申遺工作中對于遺產構成的分析視野:既應當有物質的線路,同時也需要有證明文化交叉融合的衍生遺產。
2005年《實施世界遺產公約操作指南》進行修訂,將文化線路作為特殊遺產類型專門列明其保護與申報特殊要求,從而在申報世界遺產的法定文件上完成了“遺產線路”成為特定類型文化遺產的程序。此后,各國專家多將上述國際遺產保護領域的憲章等應用于其參與的線性遺產保護實例上,如對非洲與美洲兩大陸間“奴隸貿易之路”的文化線路屬性研究[5]、對印加之路遺產梳理[6]、對西班牙圣地亞哥遺產線路的保護與管理[7]以及絲綢之路的主題研究[8]等。上述國際范圍內的保護實踐,深化了文化線路遺產類型的認知,并奠定了文化線路在主題框架研究、遺產對象認定、保護框架搭建等方面工作方法和流程的基礎。
與國際文化線路研究與保護快速發(fā)展相比較,中國國內文化線路的研究稍晚。由于2005年以后“絲綢之路”以文化線路的類型由ICOMOS專家進行主題研究,“文化線路”成為國內城市、景觀和遺產保護領域研究的熱門,建筑、規(guī)劃、風景園林及考古等相關領域學者發(fā)表了大量論文,對前述國際遺產保護領域在文化線路相關的重要《憲章》和《2001CIIC專家報告》進行闡釋,并解析國外成熟文化線路保護的實踐。這些學者的研究回應了國內“文化線路”熱潮,將國際遺產保護領域的相關理論、概念和申遺成功案例進行介紹、分析和闡釋,推動了中國“絲綢之路”和“大運河”2014年申遺的成功。然而,前述中國文物保護體系與“文化線路”作為文物類型進行銜接、搭建文化線路的保護工作框架尚未成為國內文化線路的研究方向。
1 唐代《山南劍南區(qū)交通圖》[9]Traffic Map of Shannan Jiannan District of Tang Dynasty[9]
2 米倉道(巴中段)所在“北四南三”蜀道體系中的空間范疇Location of Micang Road (Bazhong section) in the “North Four, South Three” Shu-Road system
蜀道是歷史上連接關中盆地與成都平原,穿越秦嶺、巴山,分布于川陜之間,因兩大文化區(qū)域的人員、物資、文化交流融合而形成的相對固定的道路體系,綿亙數(shù)千年(圖1)。2015年1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更新“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2年列入的蜀道項目名稱變更為“古蜀道:金牛道(四川省廣元市、巴中市、綿陽市、德陽市、南充市、達州市)”,主體位于巴中市的“米倉道”成為蜀道申遺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空間劃分,蜀道以漢中盆地為中轉站劃分為南北兩段。北段以西安、寶雞等地為起點,穿越秦嶺抵漢水谷地的漢中,自西向東4條線路,分別為故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南段從漢中開始,向南穿越大巴山、米倉山,最終到達四川盆地的成都、重慶等地,有3條線路:西為金牛道、中為米倉道、東為荔枝道[10]12-13。米倉道是秦蜀(巴)“北四南三”道路體系中南半部分的主體,且米倉道翻越米倉山的精華部分幾乎全部位于現(xiàn)巴中境內,是為米倉道(巴中段,圖2)。
米倉道因翻越大巴山脈的米倉山而得名,歷史上又有大竹路、巴嶺路、大巴路、小巴路之稱。其始于先秦、興于漢魏、盛于唐宋而衰于明清。米倉道的萌芽和初期發(fā)展與巴文化的形成發(fā)展有密切的關系,是古代巴人建立古巴國、聯(lián)系巴漢兩地的產物。漢末是米倉道重要的發(fā)展興盛階段,其在政治、軍事、文化及移民等交通效能上表現(xiàn)顯著;魏晉南北朝時期,北來移民大量涌入,極大地促進了巴中地域內城鎮(zhèn)及道路體系發(fā)展,米倉道網狀結構雛形初現(xiàn)。唐宋時期,米倉道進入繁盛階段。唐以前,從北方入蜀之主要道路是經廣元之金牛道。從初唐開始,荔枝道、米倉道漸漸興起,尤其是在安史之亂后,荔枝道漸衰,米倉道的交通地位則大大提升,作為官道,唐宋時期米倉道沿途設有驛站。元明清時期,米倉道道路性質由之前的官道逐步轉化為官民并用和民間行旅通商道路,米倉道由官道向民間通道的轉化,至清代基本完成。米倉道(巴中段)為蜀道在巴中市境內段落的簡稱,其在蜀道體系中為米倉道的主體部分[10]487-524。
古代主要連接陜南和四川盆地的蜀道體系以南北向為主路,同時存在主道間的橫向聯(lián)系,這一特征也充分反映在米倉道(巴中段)的道路體系之中,其自身是由多線構成的南北向交通網絡。米倉道(巴中段)由“米倉道”(巴中本地將“漢中—南江—巴中道”稱為米倉道,即狹義上的“米倉道”)、漢壁道、洋壁道3條道路線組成,其中文化交流及商貿物資交流主線發(fā)生在米倉道(狹義)、漢壁道,而洋壁道則基本上為兵旅之道。漢壁道、洋壁道交接于現(xiàn)通江縣城,再向南同米倉道(狹義)交于平昌縣城,上述南北主線之間存在橫向道路聯(lián)系,共同組成米倉道(巴中段)的網狀結構。
3 米倉道(巴中段)沿線石板路、碥道、河槽等道路工程類型Road types along Micang Road (Bazhong Section) such as stone slab road, bunker road and river canal
表1 米倉道(巴中段)交通體系遺存構成表Tab. 1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of Micang Road (Bazhong Section)
按照《文物保護法》確定的文物“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以及《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對遺產價值認知的分析框架,作為遺址類的米倉道(巴中段)其文物價值首先應偏重于其作為交通線路連接區(qū)域及更廣域地理空間單元的歷史信息見證,其次是其工程技術等科學信息的承載,此部分價值的物質載體為米倉道(巴中段)交通體系相關遺存;以文化線路視野分析,米倉道(巴中段)見證的跨區(qū)域文化交流是其核心價值,這一價值的載體為巴中石窟群、古鎮(zhèn)、關隘、村落等古道沿線文化遺產要素。
在川陜及更廣域宏觀空間尺度上,米倉道(巴中段)作為“蜀道”體系的主體部分,由其南北主線構成的廊道成為川陜間文化、物資、人員交流的重要通道,促進了四川盆地早期通過漢中同中原文化中心核心區(qū)的溝通交流;米倉道(巴中段)見證了四川盆地通過漢中同秦漢至隋唐期間中國政治文化中心西安(即咸陽、長安)溝通交流的網絡體系,是中華民族緊密聯(lián)系的重要實物證明。米倉道(巴中段)同時也是秦漢、隋唐時期中原地區(qū)與南亞文化、物資交流的南方絲綢之路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見證了古代中華文明同南亞在陸路上的物資與文化交流。
在巴中地區(qū)中微觀尺度上,米倉道(巴中段)網絡狀的道路體系見證了巴中地區(qū)早期文明節(jié)點,承擔了巴中地區(qū)內部交流的通道作用。米倉道(巴中段)豐富的物質遺存見證了中國古代山區(qū)道路與水運交通設施建造技術。以米倉道(巴中段)為綱,能夠有序串聯(lián)巴中石窟群、古鎮(zhèn)、關隘、村落、戰(zhàn)場、墓葬、民俗文化等文化資源,能夠形成巴中豐富的遺存體系的全域歷史文化資源的整體展示效果。
米倉道(巴中段)構成的文化廊道依托交通線路本體存在,豐富的石板(梯)路、棧道、碥道、橋梁、皇柏林,以及碼頭、河槽等物質遺存構建了巴中地區(qū)內部、巴漢間文化、物資、人員交流的空間通道;同時也在網絡狀古道體系的道路沿線產生大量依托米倉道(巴中段)進行文化交流產生的基本衍生遺產要素,如石窟摩崖造像、城鎮(zhèn)、村落、墓葬等。
4 米倉道(巴中段)交通體系相關遺存總圖General view of heritages in traffic system of Micang Road (Bazhong Section)
5 四川國保及省保石窟及摩崖造像與蜀道關系示意圖[11]Sichuan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protected grottoes and cliff statues located along the Shu Road[11]
道路修筑及管理使用過程中留存了大量文化遺存,根據(jù)古道的交通功能及工程特征,米倉道(巴中段)的交通體系相關遺存可以分為交通工程設施、管理及服務設施和道路修筑及管理等相關題刻三大類,其中交通工程設施又可細分為道路本體(按類型分為石梯路、石板路、棧道、碥路等,圖3),陸路交通設施(包括道路構造設施,如擋馬墻、防滑礤、拴馬林、哨凳、歇氣臺、道路兩側排水設施和古橋等),水路交通設施(包括碼頭、碼頭遺址、拴船孔、水路構造設施等,表1)?,F(xiàn)留存歷史道路合計269 km,沿線橋梁中具有重要文物價值的古橋36座,其中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座,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座,其他僅為保護點或未定級文物?!笆竦馈椭卸巍贝a頭分布于南江河、恩陽河、巴河沿線;特別是巴河沿線,分布碼頭更為密集,現(xiàn)留存古碼頭遺址6座?,F(xiàn)存關隘遺址包括南江縣3座、恩陽區(qū)1座,以及大量修路題刻等,這些遺存大多單獨成為文物保護單位,尚未成體系進行綜合保護(圖4)。
上述遺產體系中,保存較為完整、價值較高的段落包括南江縣巴峪關、韓溪河橋樁孔、棧道孔遺址、琉璃關橋樁孔及修路題刻、皇柏林及唐代題刻、石板河古橋、修路、修橋題刻及古道路,通江縣閻王碥古棧道、廣納壩河槽、渡水溪古道、碑坡古道、龍門溪古道、紅花溪古道,巴州區(qū)靈應山古道、通官古道、曾口古碼頭,平昌縣漢中古道及碑刻、長安古道及題刻、黃梅溪古碼頭、恩陽區(qū)恩陽古鎮(zhèn)古碼頭及古道路、深渡溪古橋及古道路、佛圖關碑刻等。
作為大蜀道體系下的組成部分,米倉道溝通巴漢地區(qū),其產生及發(fā)展的動力是多元的,包括了政治、軍事、文化及移民等功能。其中文化交流的成果尤為突出。
米倉道(巴中段)沿線豐富的石窟、題刻、墓葬、古鎮(zhèn)、關隘及題刻等見證了其作為蜀道主體部分,與其他北四南三的道路體系共同構成的南北文化廊道(表2),此廊道以人員交流、物資運輸為原始動力,將中國古代西安、洛陽等中原文化核心區(qū)的文化傳播至四川盆地,實現(xiàn)了米倉道(巴中段)作為文化線路促成不同文化區(qū)域間文化交叉融合的功能。
以巴中石窟為例,從初唐開始巴州就成為入蜀官宦文人停留或寓居之地,尤其是安史之亂至唐末,唐玄宗、德宗、僖宗先后奔蜀(德宗停留在中途漢中)。伴隨唐皇南遷,官宦士紳及文人也隨之紛紛涌入巴蜀地區(qū),其中米倉道是重要的交通線路,這在相當程度上導致當時巴中一帶經濟、文化的繁榮。其興盛伴隨著佛教文化的傳播,特別是許多龕像開鑿于與米倉道相連的古道旁(圖5),如巴州城周邊的南龕、北龕、西龕,水寧鎮(zhèn)的水寧寺(圖6),化城鎮(zhèn)的石門寺,興文鎮(zhèn)的沙溪和三江鄉(xiāng)的龍門村等,直接證明米倉道作為文化廊道的作用。
表2 米倉道(巴中段)作為文化線路的基本衍生遺產要素構成表Tab. 2 Basic derivative heritage elements of Micang Road (Bazhong Section) as a cultural route
6 巴中南龕唐代摩崖造像Cliff statues of Tang Dynasty in Nankan of Bazhong
7 巴中市域內漢至唐宋時期縣治變遷[12]The change of county governance in Bazhong City from Han Dynasty to Tang and Song Dynasties[12]
此外,在蜀道“北四南三”體系中,米倉道(巴中段)具有線路漫長、體量龐大、內容廣泛、串聯(lián)點多的鮮明特征,從漢代的漢昌縣(今巴中)到南北朝的十幾個安置北方移民或流民的州郡縣,交通與政治中心城鎮(zhèn)幾乎是同步發(fā)展的(圖7)。這些州、郡、縣的治所承擔著交通控制支撐點兼交通中繼站的功能,州縣的布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米倉道是由主線和若干支線、延長線等陸路和巴江等水路串聯(lián)起來的多線復合的南北向交通網絡,網絡結構聯(lián)系著巴中境內城鎮(zhèn)、驛站、聚落,豐富多元的城鎮(zhèn)遺產構成是區(qū)域人員、物資、文化交流的物質見證。米倉道(巴中段)水陸交匯碼頭多發(fā)展成重要集鎮(zhèn),部分留存的古鎮(zhèn),如恩陽古鎮(zhèn)、白衣古鎮(zhèn)等,空間布局精巧優(yōu)美,是川東水陸交匯碼頭傳統(tǒng)村鎮(zhèn)的代表。
米倉道(巴中段)古道的艱險與自然景觀的峻秀相結合,自古以來大量詩歌詠嘆古道沿線風光秀奇,使其成為一條集文化與自然景觀于一體的藝術走廊,具有極高的景觀價值(圖8)。南江皇柏林等路段高大的古樹,年代久遠,枝干粗壯,蔭翳蔽日,成為古道上重要的人文景觀。
綜上,米倉道(巴中段)的遺產認知框架應基于對其文化線路的時空范疇梳理和遺產價值認知,以認定承載其價值的“物質線路”和“衍生要素”,并分別對應于國內文物保護體系和國際文化線路視野。
8 米倉道(巴中段)關壩段自然景觀Natural landscape of Guanba Section of Micang Road(Bazhong Section)
米倉道(巴中段)作為“蜀道”體系的主體部分,其功能和地位可分為微觀、中觀和宏觀3個尺度總結。在巴中的微觀尺度上,米倉道(巴中段)承擔了巴地內部交流的通道作用;在川陜間的中觀尺度上,其是兩地區(qū)間文化、物資、人員交流的重要廊道之一;在中外交流的宏觀尺度上,米倉道(巴中段)也是古代中華文明同南亞在陸路上的物資與文化交流的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不同空間尺度的文化交流決定了米倉道(巴中段)符合文化線路遺產的基本特征。
作為文化線路遺產類型,米倉道(巴中段)的遺產構成包括作為交通線路功能的基本遺產要素,由豐富的石板(梯)路、棧道、碥道、橋梁、皇柏林、碼頭、河槽等物質遺存構成;這部分遺產要素應當單獨作為一處文物保護單位?,F(xiàn)今,米倉道(巴中段)僅有3段公布為“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7月16日):平昌漢中古道(漢至民國)、平昌長安古道(漢至民國)、南江米倉古道(秦至民國)”,其余交通體系相關遺存大多為未定級保護單位,且大部分尚未完成資源調查,未列為保護對象。因此,這部分遺產要素亟須按照現(xiàn)有中國文物保護體系要求,擴展現(xiàn)有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的涵蓋對象,并將前述價值較高的段落作為對象開展“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同時,在國內文物保護體系下,全面普查米倉道(巴中段)文物遺存,系統(tǒng)掌握文物遺存狀況,通過厘清米倉道(巴中段)歷史演變脈絡和歷史定位,真實完整地保護米倉道(巴中段)文物遺存及其所蘊含的文物價值,評估米倉道(巴中段)保存現(xiàn)狀和危害因素,搭建動態(tài)開放的保護管理框架,確定文物本體保護專項工程方向,清除文本安全隱患,加強對文物賦存文化環(huán)境及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保護。
此外,在文化線路視野和申遺工作框架下,川陜間依托米倉道(巴中段)進行人員、物資和文化交流在沿線產生了大量衍生遺產要素,如石窟摩崖造像、城鎮(zhèn)、村落、墓葬等,能夠承載前述米倉道(巴中段)文化交流見證價值的核心要素應當納入申遺范疇,借鑒絲綢之路等已經申報世界遺產成功的文化線路保護管理工作框架,建立統(tǒng)一的保護協(xié)調機制與平臺,保證其作為文物保護單位單體與作為米倉道(巴中段)文化線路遺產構成兩部分價值的共同有效保護與展示。
圖表來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圖1由參考文獻[10]拼合;圖2基于《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1∶100萬基本地形圖》作為底圖繪制;圖3、6、8由作者拍攝;圖4基于《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制〈巴中市標準地圖政區(qū)簡圖〉》(審圖號:圖川審(2016)018號)作為底圖繪制;圖5根據(jù)參考文獻[11],利用《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1:100萬基本地形圖》作為底圖改繪;圖7作者依據(jù)參考文獻[12],基于《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制〈巴中市標準地圖政區(qū)簡圖〉》(審圖號:圖川審(2016)018號)作為底圖綜合繪制;表1~2由作者自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