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利慶
一、高中語文材料議論文寫作教學目標
隨著新課改進程的逐步推進,傳統(tǒng)的高考命題式作文已逐步轉化為新材料作文形式,這與傳統(tǒng)材料作文的區(qū)別在于,新材料作文往往只給出一段材料,并不涉及具體的主題,也沒有明確的寫作范圍。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材料之后能夠正確理解材料主旨,為精準審題和立意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一變化趨勢對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閱讀理解、邏輯思維、知識判斷以及素材選擇能力,同時還要求學生能在規(guī)定的短時間內(nèi)迅速審題,準確立意。這樣才能保障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脫離材料范圍,還能實現(xiàn)寫作主題的延伸和拓展,進而實現(xiàn)作文主旨的拔高和升華。實質上,當前新課標對于高中語文材料議論文寫作明確了說理深刻和創(chuàng)意表達的教學目標,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出現(xiàn)審題立意偏差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有的放矢,針對材料作文審題不明確的常見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指導,以收到立竿見影之效。
二、高中語文材料議論文寫作審題立意訓練策略
1.運用關鍵詞句開展材料議論文寫作審題立意的訓練。所謂審題立意,“題”為主題內(nèi)容,“意”為核心靈魂,在不偏離材料主題的基礎上升華主題是寫好文章的關鍵。而對于一篇優(yōu)秀作品而言,給讀者以真實感至關重要,換言之,便是要讓作文顯得更加“接地氣”,進而直擊人心。這便需要學生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能夠迅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尤其是聯(lián)系材料背后所涉及的社會生活現(xiàn)實,這樣才能結合自身的真情實感進行寫作。為了實現(xiàn)精準審題和立意,首先可以選擇關鍵詞句作為切入點。關鍵詞句是指材料中所明確給出的表現(xiàn)主旨和情感取向的中心語句,因此在日常寫作訓練中,教師可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找出材料的關鍵詞句,并由此發(fā)散思維展開聯(lián)想從而正確審題、立意。
巴西足球名將貝利在足壇上初露鋒芒時,一個記者問他:“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說:“下一個!”而當他在足壇嶄露頭角,已成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進一千多個球后,記者又問:“你哪一個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個! ”在材料中,名將貝利的回答“下一個”便是該段材料的關鍵詞句所在。一方面這體現(xiàn)了名將自身永不滿足、不斷開拓的進取精神,另一方面也蘊含成功無止境,需要不斷攀登和創(chuàng)新的哲理。學生從這一關鍵詞句入手,可以準確把握該段材料的主旨,進而實現(xiàn)精準審題和立意。
2.分清主次關系,材料議論文寫作審題立意的訓練。在材料中有時會出現(xiàn)多個敘述對象,材料內(nèi)容也會有多個層次,學生一時較難準確把握材料的情感褒貶態(tài)度和傾向,這便極容易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寫,但什么都沒有寫到位的問題。因此在高中語文材料議論文寫作訓練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在固定時間內(nèi)迅速分清材料中敘述對象的主次關系和內(nèi)容發(fā)展脈絡,進而迅速把握最為關鍵的主旨,這樣在議論文寫作時無論怎么聯(lián)想和發(fā)散都不會偏離主題。
公交車靠站停穩(wěn)后,車站上一位婦女為抓緊時間,抱起原先站著等車的小孩上車。車上一青年乘客主動起身讓座。抱小孩婦女謝過對方,放下小孩,笑笑說:“小家伙剛會走路,還是讓他站著吧?!贝丝?,見兩人互相謙讓,無人入座,一旁的時髦少婦眼明手快,一屁股坐下,并大聲招呼道:“囡囡,媽媽幫儂搶到座位了。 ”在這段材料中有三個敘述對象,同時也出現(xiàn)了多個情感傾向,青年乘客的樂于助人精神,抱小孩婦女的文明禮讓,以及時髦少婦的爭搶行為。似乎從哪個敘述角度入手都可以寫作,但從材料的重心和指向來看,還是落腳到時髦少婦為了自己小孩能夠坐到位子的爭搶行為上。以此為切入點,不偏離材料主題。
3.從多個角度進行材料議論文寫作審題立意的訓練。萬事萬物都有其兩面性,在材料議論文寫作中,同樣可以采取正向和反向的多角度訓練方法,迅速打開學生思維,找準材料的突破口。從反向角度聯(lián)系,自然是直接剖析敘述對象未能取得成功的內(nèi)在原因,這可以從自身、家庭、社會、國家等多個層面入手分析;而正向角度則可從如何吸取教訓入手,引導學生思考從材料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和啟迪。另外,如果材料的敘述對象較多,且內(nèi)容較為分散,可以訓練學生直接進行多向發(fā)散審題和多角度立意,在此基礎上選擇更為切合主題內(nèi)容的角度進行延伸闡述和寫作。在學生提煉多個觀點之后,教師需要著重訓練學生迅速選擇角度,進而以此作為寫作論點。如果學生較難取舍,則可以傾向于以正向寫作為主,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社會發(fā)展形勢,同時結合自身的真情實感進行拓展寫作。
總之,高中材料議論文寫作審題立意訓練有多種方法和技巧,但萬變不離其宗,教師需要著重引導學生提升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這樣才能在材料中迅速抓取所需的信息點,融入真情實感,實現(xiàn)精準審題和升華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