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研究組治療依從性為97.14%, 高于對照組的80.5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關鍵詞】 中藥免"/>
黎碧燕
【摘要】 目的 比較臨床治療中中藥免煎顆粒與湯劑的治療效果。方法 71例接受中藥治療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患者選擇中藥類型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36例)及研究組(35例)。對照組選擇傳統(tǒng)中藥飲片湯劑治療, 研究組選擇中藥免煎顆粒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依從性情況。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4.29%, 高于對照組的88.89%,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依從性為97.14%, 高于對照組的80.5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治療中應用中藥免煎顆粒與湯劑進行治療, 均具有較好臨床療效, 但中藥免煎顆粒的服用操作較為簡單, 故對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升效果較為明顯。
【關鍵詞】 中藥免煎顆粒;中藥湯劑;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066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granules and decoc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71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patient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to control group (36 cases) and research group (3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decoc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ranule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4.29% than 88.89%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higher treatment compliance as 97.14% than 80.56%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Granules and decoc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both shows good clinical efficacy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but granules decoc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s relatively simple, so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treatment compliance is more obvious.
【Key words】 Granule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Decoc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linical efficacy
近年來隨著中藥飲片制作技術的發(fā)展, 中藥免煎顆粒(又稱免煎中藥飲片)在現(xiàn)階段中醫(yī)臨床治療中已經(jīng)有了較為廣泛的臨床應用, 且具有較為明顯的服用便捷性, 故相較于傳統(tǒng)中藥湯劑服用方法更為簡便, 但由于飲片制備方法的不同, 臨床中對于中藥免煎顆粒的治療效果仍存在較大爭議, 需通過臨床治療研究的開展對兩類湯劑類型所具有的實際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研究[1]。因此, 為比較分析臨床治療中中藥免煎顆粒與湯劑的治療效果, 特納入本院71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 開展臨床對比研究,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于本院接受中藥治療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71例設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患者選擇中藥類型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36例)及研究組(35例)。對照組中, 男20例, 女16例;年齡32~58歲,?平均年齡(45.02±4.34)歲;病程0.5~5年, 平均病程(2.75±0.78)年。研究組中, 男19例, 女16例;年齡32~60歲, 平均年齡(46.08±4.77)歲;病程0.8~5年, 平均病程(2.91±0.8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會批準通過。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患者經(jīng)臨床查體、消化內鏡及病理檢查后均確診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均在知情前提下參與研究, 并選取中藥湯劑類型。
1. 2. 2 排除標準 排除合并其他類型胃部疾病者;排除研究中途自愿退出研究者。
1. 3 方法 兩組患者經(jīng)臨床診斷后均接受益胃化裁方進行治療, 方劑中包括北沙參15 g、玉竹5 g、白芍10 g、麥冬5 g、炙甘草5 g、佛手5 g、石斛3 g、百合10 g及蛇舌草5 g。對照組選擇傳統(tǒng)中藥飲片湯劑治療, 經(jīng)醫(yī)院抓取藥物方劑后, 由患者自行煎煮服藥, 取水400 ml浸泡藥物后, 反復煎煮3次后取汁200 ml, 于早晚服用, 1劑/d。研究組選擇中藥免煎顆粒治療, 根據(jù)藥物方劑予以患者定量單方免煎中藥顆粒, 每日沖服, 分2次服用完畢?;颊呔B續(xù)服用3 個月。
1. 4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治療依從性情況。
1. 5 判定標準
1. 5. 1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經(jīng)治療后, 患者臨床癥狀消失, 且經(jīng)消化內鏡檢查后腺體萎縮、黏膜異型增生等體征變化均具有明顯改善;有效:經(jīng)治療后, 患者臨床癥狀及腺體萎縮、黏膜異型增生等體征變化均有好轉;無效:經(jīng)治療后, 未達到上述治療指標者。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5. 2 治療依從性判定標準 根據(jù)患者服藥情況及復診頻率進行判斷, 若患者可在治療期間定期按時復診、按時按量服藥則可判定為依從, 其他則為不依從。
1. 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4.29%, 高于對照組的88.89%,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比 研究組治療依從性為97.14%, 高于對照組的80.5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3 討論
免煎中藥配方顆粒是近年來隨著生物制藥技術與生物提純技術所發(fā)展出的一類新型單味配方顆粒, 通過生物提純、濃縮加工后將傳統(tǒng)中藥飲片中的有效成分進行濃縮, 獨立包裝后, 根據(jù)患者治療需求直接進行方劑配伍, 加水沖服即可, 服用方法較為便捷, 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及認可, 但由于傳統(tǒng)中藥飲片制作中對飲片的炮制方法具有嚴格要求, 且經(jīng)不同炮制方法制作后方可有效發(fā)揮藥物飲片實際作用, 故導致部分患者及醫(yī)務工作者對于免煎中藥配方顆粒所具有的治療效果仍存在一定質疑, 故需通過對免煎中藥配方顆粒所具有的優(yōu)勢性及劣勢進行全面綜合性分析, 為此類中藥制劑在臨床中的治療應用提供推廣基礎。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4.29%, 高于對照組的88.89%,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依從性為97.14%, 高于對照組的80.5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分析原因:在實際臨床治療中應用中藥免煎顆粒相較于傳統(tǒng)中藥飲片湯劑, 主要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藥物質量相對較高:中藥方劑治療作為中醫(yī)治療中的常用治療方法, 可通過對各類治療藥材的合理配伍, 從綜合性方面起到對患者疾病的有效調理治療, 且中醫(yī)治療在我國發(fā)展歷史較為悠久, 故我國中藥飲片生產(chǎn)、制備技術發(fā)展也較為完善, 但受到藥材種植地域、炮制方法及儲存方法等諸多方面的限制, 導致部分飲片無法通過有效炮制獲得應有藥效, 或在存貯不得當情況下造成飲片霉變、性狀改變等不良質控因素, 引發(fā)飲片藥性的改變, 從而影響中藥飲片效果及安全性。而在中藥免煎顆粒制作過程中, 通過對相應藥材的直接提純、制備可將中藥飲片中所含有的有效成分無需通過飲片炮制、制備進行直接保留, 且經(jīng)提純制備后, 藥物統(tǒng)一采用獨立鋁箔密封包裝, 有效杜絕中藥飲片貯存管理中可能發(fā)生的受潮、霉變、光照等飲片性狀變化因素所造成的藥物性狀改變因素, 故可有效確?;颊咧委熎陂g用藥安全性[2, 3]。②服用便捷:在進行中藥免煎顆粒服用時, 藥物成分在經(jīng)提純制備后可根據(jù)不同用藥劑量規(guī)格進行裝袋、封袋, 其后在實際應用中根據(jù)患者治療方劑及劑量需求, 合理選取藥物劑量, 并隨時進行調整, 有效確保了藥物使用劑量充足性及安全性。且在實際口服治療應用中, 僅需將配伍顆?;旌蠝厮鬀_服即可, 省去了傳統(tǒng)中藥飲片煎煮中繁瑣復雜的操作, 且相較于傳統(tǒng)飲片湯劑, 中藥免煎顆粒所具有口感相對較好, 故患者治療接受度相對較高, 使部分年齡較小患者均可在治療中積極配合服藥, 實現(xiàn)對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有效提升, 進而為臨床治療效果進一步提升提供基礎[4]。
除上述應用優(yōu)勢外, 中藥免煎顆粒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 同樣具有以下局限性[5-8]:①雖然中藥免煎顆粒的制作過程中應用了相對先進的藥物制備技術及提純技術, 可對飲片中的有效成分進行濃縮、提純, 但在目前科技發(fā)展中對于中藥飲片中的有效成分進行進一步提純、分離, 強化藥物作用效果仍存在較大局限, 故其較傳統(tǒng)中藥湯劑臨床治療效果雖表現(xiàn)良好, 但無絕對優(yōu)勢性, 可隨著生物提純制藥技術的發(fā)展, 進一步提升藥物治療效果;②在目前現(xiàn)有藥物提純技術中, 對于部分中藥飲片的提純技術仍存在一定應用局限, 導致部分藥物提純后的顆粒難以在加水沖服后進行有效溶解, 在口感上及藥物治療效果方面仍存在一定差異性;③在實際治療應用中, 由于中藥免煎顆粒提純、制備技術較為先進, 故規(guī)模化發(fā)展存在局限, 導致此類中藥制劑在臨床應用中的治療成本相對較高, 而部分患者受到經(jīng)濟制約, 更傾向于選取具備同樣治療效果的傳統(tǒng)中藥湯劑, 故此類藥物在臨床中的大范圍推廣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綜上所述, 在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治療中應用中藥免煎顆粒與湯劑進行治療, 均具有較好臨床療效, 但中藥免煎顆粒的服用操作較為簡單, 故對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升效果較為明顯。
參考文獻
[1] 謝勇, 嚴霞, 盛國榮. 傳統(tǒng)中藥飲片湯劑與免煎顆粒劑治療尋常型銀屑病臨床對照研究. 中國臨床研究, 2018, 31(7):977-980.
[2] 王勖. 淺談中藥免煎顆粒與湯劑的療效比較分析. 雙足與保健, 2018, 27(5):153-154.
[3] 肖媚利. 中藥免煎顆粒與中藥飲片治療慢性咽炎療效觀察.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7, 27(21):46-48.
[4] 趙鑫, 韓燕霞, 吉軍霞, 等. 中藥免煎顆粒和中藥飲片的對比研究概述. 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 2017, 27(5):62-63.
[5] 王玲, 胡愛紅. 中藥免煎顆粒的優(yōu)缺點比較分析. 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 2017, 15(16):147-148.
[6] 李治軍, 鄧紅旗. 免煎中藥配方顆粒與傳統(tǒng)中藥湯劑的比較. 內蒙古中醫(yī)藥, 2011, 29(15):62-63.
[7] 任非, 王育紅, 丁力, 等. 中藥免煎顆粒劑與煎劑體外抗菌活性的對比研究. 河北中醫(yī), 2010, 32(12):1869-1871.
[8] 胡思榮, 王洪軍, 周良勤, 等. 免煎中藥顆粒劑與自煎中藥湯劑治療疑難病臨床療效比較.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00, 6(6):53-55.
[收稿日期:20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