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娟
〔關(guān)鍵詞〕班級管理;小學生;心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28-0075-02
明哲,男,10周歲,小學五年級學生。喪母,父親在南方打工,他和大姨一起生活。低年級時作業(yè)寫得極其不好,基本全錯,到了高年級,作業(yè)經(jīng)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學校有亂拿其他同學東西的習慣,被發(fā)現(xiàn)后不承認,找孩子的大姨一點效果沒有。
經(jīng)過和他大姨及其親屬的接觸,我了解到,他的父親是個簡單粗暴的人,喪偶后終日以酒度日,后來靠親戚介紹到南方打工,大姨心疼孩子,沒讓他父親把他帶走。大姨一家生活也不富裕,平時他是一個人上學、放學,中午吃小飯桌。有時候大姨一家不能及時滿足他的要求,他就偷拿其他同學的東西,被我發(fā)現(xiàn)并進行批評教育后,強烈的自尊心讓他覺得自己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干脆不來上學了,采取有意回避的態(tài)度,壓抑自己,甚至自殘。
通過家訪,我明白了他不上學的原因是受到了心理上的困擾。由于失去母親,父親不但不能撐起這個家,還粗暴地對待他,使他心理失衡,變得更加焦慮不安,感到孤立無助,繼而逃避,這是一種高度焦慮癥狀的消極心境。我認識到如果這時候家長和老師對他不聞不問,或批評責罵他,不僅不會消除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反而會增強這種心理。長此以往,他就會走向極端,心理的封閉就愈強,最終將導致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他,他也會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藥。
一、以生為本,付出師愛
我意識到造成明哲心理不堪重負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強與其大姨的聯(lián)系,讓他大姨盡量抽出時間與他談心,不能只解決他的溫飽問題,得讓他體會到盡管失去媽媽,還有大姨一家關(guān)心愛護他。讓他大姨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責任感,使這個沒有完整家庭的孩子沒有心理陰影,以后成年后不恐懼婚姻。小學的教育不能只著眼于眼前,得為孩子的一生負責。我拜托并督促明哲的爸爸定期給他打電話,進行親情溝通,使他擺脫心理困境。經(jīng)過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談,孩子的大姨和父親終于接受了我的建議。家庭與學校共同努力,使明哲的心理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皠又郧椋瑫灾岳怼保河脦煇廴嘏?,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說服他,從而促使他主動地認識并改正錯誤。明哲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學們交往,漸漸地心理不再失衡,不再拒絕周圍人的關(guān)愛,終于回到學校上課了。
二、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我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于是我動員班里其他的同學幫助明哲。同學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同學的力量有時勝過老師的力量。他們之間有共同的語言,無話不說,容易建立起友誼的橋梁。有的孩子不喜歡老師的直率,卻能接受同學的建議。我給明哲安排了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的同學跟他坐,給予他學習和思想上的幫助,讓他感受同學對他的信任,感受到自己是班里的一員,讓他感受到同學帶給他的快樂,進而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無窮的快樂!通過和同學們的接觸,濃濃的同學情深深地感染了明哲,極大地促進了他和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同學的幫助感化了明哲,對他的教育成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情浸潤,給予關(guān)懷
人是具有情感的,情感關(guān)懷在教育中處于相當重要的位置。學生的過分冷漠實際上是一種精神情感的失調(diào),教師給予較多的情感關(guān)懷,可以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
(一)理解溝通
多抽出時間,以平等的姿態(tài),甚至降低姿態(tài)跟孩子談?wù)勑?,能知道學生的心里正在想什么,能知道他們最擔心的是什么。作為老師,千萬不能盛氣凌人地訓斥學生,要多一些理解。我面批面改他的作業(yè),讓他感受到老師的關(guān)心和重視,用關(guān)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努力學習,從而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適當?shù)亟o一些點撥,學生心頭的那點兒郁結(jié)往往就化解了,學生的心暖了,師生之間就和諧了。
(二)一視同仁
有心理困境的學生,大多數(shù)非常敏感,自尊心極強,性格內(nèi)向。如果教師在對學生的態(tài)度上厚此薄彼,對他們有些冷淡,他們就會感到強烈的不滿。所以教師必須真正了解每一個學生,對所有學生做到一視同仁,尤其對心理素質(zhì)欠佳、單親家庭的學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熱情,這并不是虛偽,而是調(diào)控學生心態(tài)的需要。
(三)寬厚真誠
缺少愛、心靈過分脆弱的學生大多有點偏執(zhí),脾氣或許有點“怪”,老師萬萬不能嫌棄他們,也不能強硬地要求他們立即把怪脾氣改掉。學生有點兒孩子氣是正常的,個性千差萬別也是正常的。教師如果能以一顆寬厚真誠的愛心去教育他們,必能使他們走出心靈陰影,步入溫暖的陽光地帶。
四、一份愛心,一份希望
一開始,明哲還是不愿上學,我去他家里找他時,總是老躲著不見,或是一問三不答,用沉默對抗我。我知道這是他不信任我、防備我,其實明哲內(nèi)心還是渴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和關(guān)心的,他極需被愛的感覺。我沒有氣餒灰心,堅持去他家里看望他,有時帶點水果,有時帶本兒童書,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給他講班里發(fā)生的趣事,講他的同桌怎么惦記他,還用手機錄了一段視頻,讓班里的每個孩子都對明哲說一句暖心的話,希望他回到學校,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我和同學們的真誠打動了他,集體的溫暖消除了他內(nèi)心的焦慮和冷漠。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漸出現(xiàn)在教室里。課堂上,我總是多鼓勵他回答問題。開始,他漲紅了臉,講得結(jié)結(jié)巴巴的,我用鼓勵的眼神望著他,親切地對他說:“我和同學們都相信你一定能行的!”課下我義務(wù)給他補課,還把自己孩子的衣服和學習用品分給他。大姨下班接他的時間不固定,我就把他帶到自己家里。慢慢地,明哲變了,開朗了,學習進步了,眼神里透著自信。教師節(jié)那天,明哲畫了一幅畫送給我,撲到我的懷里叫了一聲“媽媽”,所有的感動和動容都定格在那一刻。他漸漸地振作起來了,我還多次為他提供嘗試的機會,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明哲感受到了我對他的愛護、同學們對他的幫助,從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他的自信之火已被點燃,希望之光緩緩升起!
五、學生的心理問題不能當品德問題來看待
開展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作為老師及班主任,我們的通病是過多地關(guān)注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品德的優(yōu)劣,而忽略了對學生全面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尤其甚少注意到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混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問題當作品德問題來看待,用解決思想問題的方法來解決心理問題。這樣做,班主任工作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也培養(yǎng)不出學生對學習與生活的健康和積極的態(tài)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時取決于其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傳統(tǒng)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必須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鮮內(nèi)容。
學生需要愛,教育呼喚愛。每一位教師、家長不光要有愛,而且要善于愛。愛像一團火,能點燃學生心頭的希望之苗;愛像一把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頭的智慧之門。我愿用我的愛心、真心和熱情,來愛每一位孩子。
注:本文獲第七屆“健康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秀成果評選一等獎。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大慶市讓北第二小學,大慶,163712)
編輯/劉 芳 終校/劉永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