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單
2015年全國卷開始考查古代文化常識。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明確指出要將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提到戰(zhàn)略高度上來認識。為此,全國各省基礎學校大力開展古代文化教育。江蘇省近三年《考試大綱》的重要變化也鮮明地顯現(xiàn)在增加了對“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考查形式多樣:常見的是選擇題,也有詩詞鑒賞中考查涉及古代文化常識的問答題。這些考綱內(nèi)容和變化趨向,讓師生越來越深刻認識到積累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重要性,而掌握積累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方法就更顯重要。對此,筆者做了略顯淺陋的思考和整理。
一、緊抓課堂,多樣呈現(xiàn)
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陣地。任何知識的傳授都要緊緊地抓牢它。在課堂上,學生除了收獲知識,更重要的是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和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教師傳授古代文化常識,可呈現(xiàn)為多樣的形式,如講授、活動、主題課、競賽等。
講授是課堂中最常見的形式。講授古詩文,必然會涉及古代文化常識。而當堂課的教學目標是文言知識的傳授與掌握。所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識一般點到即止。教師往往將這一知識點處理為教師講授、學生記寫。
活動型的課堂設計,學生參與度高、積極性強。學生在活動體驗中獲取知識是最有趣味性、最有效,也是最受喜愛的課堂形式。徐承平老師就在“問題—參與—體驗”的活動課堂中做了嘗試,在活動中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嘴,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興趣。
主題課堂是積累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最集中、最寶貴的課堂資源。高考對古代文化常識考查的比重和分值,決定了有關古代文化常識的主題課堂開設顯得尤為珍貴。因種種教學的安排,一學期甚至一學年才開設一次古代文化常識的主題課堂。而在主題課堂上,學生會獲得較為系統(tǒng)的、全面的古代文化常識和相關的學習積累方法,對課后積累古代文化常識具有長遠有效的作用。師生都應該牢牢把握古代文化常識的主題課堂,在課上有所得,在備考中對這一考點有所思、有所益。
競賽是強化和提升學生對知識記憶的有效方式。適當?shù)亻_展古代文化常識的競賽,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興趣,形成濃厚的學習古代文化常識的氛圍,對積累古代文化常識起到助力的作用。
二、重在激趣,走向深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積累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激發(fā)學生對這一知識的學習趣味,一切的實施者是教師。教師的幽默風趣可以落實在學習的每個角落,激發(fā)起學生積累古代文化常識的興趣。
在省級優(yōu)質(zhì)課的課堂上,李文炳老師善于激趣,在學生面前打開了一扇文化之窗,讓學生看到窗內(nèi)無限的風景。李老師用他深厚的文化氣質(zhì),濡染著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一顆顆求知心。在李老師的課堂上,我們看到他傳遞給學生的不僅是古代文化知識,更是一種傳承古代文化的責任。李老師旁征博引,啟發(fā)引導,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入境入心。老師善于激趣,能夠用幽默風趣的言語傳遞出一種厚重的情感期待。學習古代文化常識,了解并傳承古代的優(yōu)秀文化,是每一個新時代學生必需扛起的文化責任。
三、記練并舉,達標有效
在高三古代文化常識專題復習時,教師常給學生的備考建議是:關于“古代文化常識的復習”,要求做到八個字——“依綱扣本,記練并舉”。以“考綱”為依據(jù),緊扣各類教材,將教材中涉及的常見古代文化常識進行識記,配以“對點訓練”“綜合訓練”,讓學生能夠擁有根據(jù)知識儲備和具體語句去推斷相關古代文化常識意思的能力。經(jīng)過這樣由記到練的過程,學生會掌握更多的古代文化常識,同時會掌握應對這類考題的方法技巧,從而做到備考有效、達標有效。
四、知識遷移,搜集整理
“立足課本,隨文講解”是學生獲得古代文化常識最常見的方式。但課內(nèi)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識的知識是有限的、少量的。而高考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范圍是廣泛的,僅靠課堂的積累遠遠不夠。那就需要師生在課外以課堂上學到的古代文化常識的“點”為中心,輻射開來,搜集整理,知識遷移,系統(tǒng)歸納,形成古代文化常識的框架體系。
積累古代文化常識,看上去好像為了讀通、讀懂文言文,高考拿高分。其實,古代文化常識是中華文化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承載著傳承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任務。很多傳統(tǒng)文化的節(jié)目如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都是在引導我們要自覺熱愛并傳承祖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筑牢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師生,更是這一責任最強有力的承擔者。我們要在積累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過程中,認識到其深遠意義,筑牢這份文化自信,扛起這份文化責任,為新時代的中國培養(yǎng)出有理想、有擔當?shù)娜瞬拧?/p>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22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