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耘
(九)公益之行與驚險馬拉山感人公益行
珠峰一百零八拐全部是回頭彎,呈螺旋式整齊排列,高差約800米,實屬人間奇跡。第二天,離開珠峰之前,我們將一部分文具和書包及球類分給了大本營附近的藏族孩子們。因常年受強紫外線照射,高原孩子的臉變成紅褐色,衣服有點舊或不合身,但他們的目光格外清澈。幾個藏族小朋友高興地在整理、清點物品,這里的物資將分發(fā)給學(xué)校的其他孩子。另外幾個小朋友則興奮地玩起了足球、籃球??吹剿麄兏吲d的樣子,走再艱險的路也是值得的。
下山路上,我們來到了扎西宗鄉(xiāng)中心小學(xué),把余下的捐贈物資全部留給了學(xué)校。很快,藏族老師發(fā)來了微信??吹秸掌贤瑢W(xué)們開心地拿著捐贈物資時,手機這端的我不禁流下了眼淚。
愛心還在繼續(xù),公益行動還在繼續(xù),我們的西藏之旅還在繼續(xù)。驚險馬拉山
贈送完物資,我們便輕裝向著219國道——新藏線前行。傍晚九點左右,天還非常亮,跟著導(dǎo)航我們拐入了山間小路。于是,200多千米的驚險旅程開始了。
整個山路除了摩托車、汽車的轟鳴聲,寂靜得嚇人。過了一段時間,天黑了,起風(fēng)了,山路上只有我們頑強地掙扎著。摩托車燈猶如螢火蟲閃著微弱的光亮,在狂風(fēng)中忽隱忽現(xiàn),又像巡山小妖手持著氣死風(fēng)燈,在山中搖晃。原以為只是爬一座山,可沒想到越爬越高,絲毫沒有即將下山的跡象。路面是碎石和起伏不斷的搓板路。路基旁沒有任何反光設(shè)置,更不要說崖邊的護欄了。山路寬約3米。在整個翻山的六七個小時中,我們沒有遇到一輛車。車呢?人呢?驚險啊!
山路有很多發(fā)卡彎。由于天黑,我們看不清前面的路,只能跟著領(lǐng)航車慢行。路面非常顛簸,時不時會有小石子彈到車子底下,發(fā)出刺耳的敲擊聲,使人毛骨悚然。眼望四周,不知何種野生動物閃亮的眼睛正警惕地盯著我們,也許其中就有狼,但愿它們不太饑餓。
在下坡的時候,我們的車快沒有油了,幸好沿途有筑路工程部。半夜,我們敲響了工程部的大門,一位叔叔驚訝地看著我們說:“你們太神了!”在他的幫助下,我們加滿了油,真誠地感謝后,我們繼續(xù)前行。
估計快到凌晨兩點鐘的時候,車子被狂風(fēng)吹得左右搖晃,我緊張得抓住把手,唯恐被風(fēng)吹落到山澗里。在恐懼和寒冷中,我們依然在漆黑的山路上前行。車燈的亮度不足以照亮彎道處的路面,只能借助另外兩只強光手電筒。開始往山下行駛,山頂處已看到山腳下的燈火,我們以為就要勝利到達了,可是,前面竟然還有一座埡口要翻。這時已是凌晨兩點多了,體力透支的倦意已傳遍我整個身體。當(dāng)支撐著眼簾來到最后一座埡口,我們看到了日喀則交通管理部門在2006年立下的一塊牌子。牌子已經(jīng)斷了一半,只能看出“拉山”二字。這里海拔5380米,山頂上的經(jīng)幡在車燈的照射下閃著白光。這時候埡口的風(fēng)非常大,吹得人很難受。由于情況特殊,我沒有在馬拉山測量風(fēng)速。又行駛了一個多小時,我感到身上有些發(fā)冷,就趁著停車活動活動四肢。
忽然,我屏住了呼吸。在月光下,我看到了希夏邦馬峰的銀脊……
我們終于安全翻越了馬拉山,在凌晨5點之前趕到了吉隆縣的駐地——宗噶。
我們后來查了這條路的信息,這竟然是一條大名鼎鼎的天路!馬拉山是我們到此為止翻越的最高埡口,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已廢棄多年的通車點之一。
這座山給我最大的疑惑是,一輛大卡車的兩列車輪印,為什么中途竟然就變成了一道印痕?這問題,只能讓這座神秘的大山回答了吧……
其實,艱難的旅程才剛剛開始,接下來的大雪山和真正的“天路”還在等著隊員們。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期:翻越大雪山和“天路”達坂。
(作者:上海市徐匯區(qū)位育實驗學(xué)校學(xué)生;指導(dǎo)教師:王錫秋、高乃平、譚曉陵、王彥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