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征
近日,湖北赤壁一小學開展的課改實驗“一二年級不開數(shù)學課,三年級開始上數(shù)學課,4年時間學完6年制小學數(shù)學內容”引發(fā)熱議。9月22日,該校課改方案被當?shù)亟逃纸型?。?jù)赤壁市教育局通報,涉事學校在未取得上級主管部門課題立項情況下,自行開展“課改”。該校負責人則回應記者稱,目前在讀的一年級已開設數(shù)學課。(9月23日 《新京報》)
近年來,小學低年級是否應該開設數(shù)學課程,似乎已經成為一個分歧很大的話題。早在2015年,山東聊城市一所公立小學就取消了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課,補充了朗誦、國學、書法等課程。該校校長稱,邏輯性強的數(shù)學課程并不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這項大膽的改革在當時引發(fā)了不少爭議。
眾所周知,數(shù)學一直是我國小學低年級的“標配”課程,而這種課程的設立,顯然是經過專家論證后得出的結論,并非可有可無的“亂開設”。今年6月印發(fā)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guī)定課程,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改變難度、調整進度……嚴禁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取代國家課程,嚴禁使用未經審定的教材”。顯然,取消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課的做法,已經違背了國家相關文件的要求。
學校實施課改,應該遵循客觀規(guī)律,要與學生年齡段的認知能力及特點相符合。小學低年級不開設數(shù)學課是否有好處,不能僅憑直觀臆斷,需要有堅實的科學論證做基礎。在這種論證尚未明確的前提下,就貿然取消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課,這樣做顯然過于草率。
再者,在小學低年級取消數(shù)學課,是否取得了家長和學生的同意?倘若沒有征求家長及學生的意見就強行取消,已涉嫌侵害學生接受正規(guī)、完整教育的權利。
“課改”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應該是在不削減國家規(guī)定課程的前提下,通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探索高效課堂等事半功倍的方式來提升教學質量,而非隨意減少課程。
實際上,違背國家教育制度、隨意減少課程的做法并非只有取消數(shù)學課這一種情況?,F(xiàn)實中,有的中小學校還會隨意減少音樂、美術、體育、勞動等課程,尤其是期中、期末考試之前,這些課程常常淪為課程表上的擺設,而被所謂的“主科”占領。這種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五育并舉”方針唱對臺戲的做法,在很多學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看來,糾正“課改”亂象,尤其是糾正隨意削減課程的做法迫在眉睫。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