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技能訓練是我國鋼琴教學實踐過程中人們極為重視的環(huán)節(jié),但人們卻很容易忽視音樂聽覺感知的重要作用,導致在鋼琴演奏和教學過程中,大部分人演奏的樂曲情感體驗和個性不足。音樂聽覺感知力和音樂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表現(xiàn)力息息相關(guān),對鋼琴演奏以及學習效果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對學生的音樂聽覺感知能力進行培養(yǎng),有利于提高鋼琴演奏能力。對此,文章主要對音樂聽覺感知在鋼琴演奏和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音樂聽覺感知;鋼琴演奏;作用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24-0097-02
一、音樂聽覺和音樂感知的內(nèi)涵
音樂聽覺,即人在開展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大腦皮層形成的音樂心理情況,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是大腦深刻記憶音樂的過程,可以在具體的音樂實踐中反復運用。除此之外,音樂聽覺可以分為兩類,即內(nèi)部和外部聽覺,兩種都在鋼琴演奏中存在[1]。
音樂感知,即學生在第一次學習鋼琴的時候,在感覺方面對音樂的發(fā)現(xiàn)和認知過程。要想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就要對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意識等進行培養(yǎng)。一般來說,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會和學生心理現(xiàn)象同時形成,所以在展開鋼琴練習的時候需要全面有效地滲透音樂聽覺感知。
二、鋼琴演奏中音樂聽覺感知的重要作用
1.音樂聽覺感知是鋼琴演奏的向?qū)?/p>
在鋼琴演奏中,如果想對鋼琴演奏者演奏水平進行判斷,就需要借助耳朵辨別鋼琴演奏者的節(jié)奏與音律。教師在鋼琴演奏教學中,也需要借助耳朵對學員在彈奏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辨別,并提供有效指導。教師應對學生展開聽覺感知訓練,如此才可以讓學生在彈奏中充分表達出音樂本有的感情,并把原作品的意境傳遞給每一位聽眾。鋼琴教師在展開鋼琴教學的時候,既需要借助肢體讓鋼琴發(fā)音,又需要在演奏時融入自己的感情,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只重視彈奏出音樂,同時還要把聽覺感知的理念傳達給學生。如果只是簡單地把聲音彈奏出來,這樣的演奏就并不成功,因此,在學生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教師應充分借助音樂聽覺感知的訓練,使學員充分感受到音樂的存在,并借助反復練習讓學員深刻感知音樂,讓學生對聽覺感知可以影響演奏者的感受和心境有更加充分的認識。
2.鍛煉伴奏者的演奏能力
在鍛煉伴奏者的演奏能力方面,音樂聽覺感知所發(fā)揮的作用極為顯著[2]。演奏者的演奏能力和演奏者上升的層次息息相關(guān),展開演奏教學主要是為了對學生的音樂聽覺感知進行培養(yǎng),因為這種能力并非人天生就具有的,而要借助后天的不斷培養(yǎng)和鍛煉才能形成。鋼琴教師在教學中應運用多樣化的方式對學生的音樂聽覺感知能力進行鍛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把一些曲子播放給學生欣賞,讓學生自由闡述音樂節(jié)奏的改變,一段音樂播放結(jié)束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之后鋼琴教師再結(jié)合學生的感知展開講解,將曲子的經(jīng)典之處以及所運用的音樂演奏技巧告訴學生。通過鋼琴教師長時間的培養(yǎng)和講解,長此以往,學生便可以提高音樂聽覺感知能力,在演奏中自然也能提高演奏能力。鋼琴伴奏者的音樂聽覺感知能力和他們演奏的效果有著極為密切的關(guān)系。
例如,鋼琴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鋼琴伴奏進行反復訓練,使學生的音樂聽覺感知能力得到鍛煉。在鋼琴伴奏中必定有演唱者,換言之,伴奏者在展開鋼琴伴奏的過程中,是要和他人合作的。在此過程中,伴奏者不僅需要外部的音樂聽覺感知進行鋼琴伴奏,還需要內(nèi)部的音樂聽覺感知向演唱者傳遞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借助音樂聽覺感知,鋼琴演奏者利用鋼琴的伴奏使伴奏中的其他同伴受到感染,以達到統(tǒng)一演奏者和演唱者內(nèi)心情感的目的。
3.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當前,具有天賦的學生有很多,鋼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不能局限于書本知識,束縛了其天賦,而要將他們的天賦充分挖掘出來。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富,這是極為珍貴的,要想創(chuàng)作出高質(zhì)量的作品,就要大膽想象,這樣才可以把不可能轉(zhuǎn)變成可能。鋼琴教師應給予學生支持,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大膽創(chuàng)作,嚴禁因為不能,而對想象力的發(fā)揮造成了阻礙。要想促進自身音樂聽覺感知能力提升,學生就要吸取教訓、總結(jié)經(jīng)驗。針對每一個學生的想法,鋼琴教師應保持足夠的耐心,扮演好傾聽者的角色,同時就其創(chuàng)作展開討論,第一時間給予學生指導,把遇到的各種問題、困難有效解決,這樣才可以把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有效調(diào)動起來。防止因為鋼琴教師的忽視而導致學生排斥音樂學習。借助鋼琴教師的指導,學生的能力可以得到顯著提升。教師將學生的想象力和聽覺感知充分結(jié)合在一起可以促進學生音樂演奏水平的提高。
音樂藝術(shù)只能用心聆聽感受。鋼琴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可以發(fā)揮想象力演奏音樂,對其中所要表達的意義以及表現(xiàn)的場景進行想象。這種能力需要學生把更加細膩的情感表現(xiàn)出來,從而實現(xiàn)自身音樂內(nèi)部感知能力的提升,加深對所演奏作品的了解,這種能力和聲音的聯(lián)系不大,主要體現(xiàn)在思想和感受方面。教師不必在有聲的環(huán)境中鍛煉學生,這里的無聲比有聲的效果更為顯著,借助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創(chuàng)作人創(chuàng)作理念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如此便能促進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提高,使其演奏水平更上一層樓。
4.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不同人的音樂感知能力會有所不同,他們對鋼琴演奏作品的反應也不同,一些人會覺得鋼琴演奏十分混亂,毫無趣味,而一些人會仔細品味鋼琴發(fā)出的所有音符。其中,部分人聽到鋼琴演奏作品后,會表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情緒,如惆悵、快樂、緊張、憂郁等,更有一些人會感動流淚。面對同一部鋼琴演奏作品,觀眾表達出來的情感極為復雜,這在一定程度上和每個人的人生閱歷、個人修養(yǎng)、文化水平以及知識層次有關(guān)。比如,以《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曲子為例,當革命工作者和漢奸同時聽到這首曲目時,所表現(xiàn)的行為勢必不同,因為他們的人生觀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在鋼琴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思想認識予以密切關(guān)注,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他們正確認識人生。如此,學生在理解作品的過程中才能把作品放到創(chuàng)作者當時的歷史背景中進行理解,也才能將隱藏在音樂作品中的內(nèi)涵、意義和文化正確感知到。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全面理解作品,并在演奏中將曲子的整體走向把握好。
在西方樂器中,鋼琴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西方音樂教學中,鋼琴教學十分普及。從具體的教學情況可以看出,鋼琴入門并不難,但是要想把鋼琴真正彈好,則需要展開持續(xù)、系統(tǒng)地訓練。在訓練的時候,音樂聽覺感知是極為重要的,音樂聽覺感知在鋼琴教學中的作用也十分顯著,因此對音樂聽覺感知的基本內(nèi)容進行具體分析,然后研究其和鋼琴演奏、鋼琴教學的關(guān)系,如此才能加深認識,進而促進演奏和教學效果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趙洋.在鋼琴演奏及教學中音樂聽覺感知的重要作用[J].黃河之聲,2017(5):45.
[2]李東洋.淺談音樂聽覺感知在鋼琴演奏與教學中的意義[J].中國民族博覽,2017(2).
作者簡介:劉虹閏(1990—),女,湖北通城人,碩士,武漢商貿(mào)職業(yè)學院音樂表演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鋼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