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素
【摘? ?要】科學教育的過程要真正體現(xiàn)科學探究的本質,就必須把焦點集中于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思維之上。小學科學教學中,通過“有結構的材料”“豐富的證據(jù)”和“論辯式交流”三個策略,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
【關鍵詞】科學思維能力;比較力;推理力;論證力
《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它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良好的科學技能,更要求培養(yǎng)學生嚴謹踏實的科學思維能力??茖W思維,顧名思義就是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思維,是科學方法在個體思維過程中的具體體現(xiàn),它包括比較力、推理力、論證力、綜合力、抽象力等多個方面的思維能力??茖W探究就是用科學的思維方式獲取知識的過程。因此,科學教育就必須聚焦學生的科學思維發(fā)展,通過實施“有結構的材料”“豐富的證據(jù)”和“論辯式交流”等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力、推理力、論證力,真正體現(xiàn)科學探究的本質。
一、運用有結構的材料發(fā)展思維的比較力
比較,是指學生根據(jù)一定標準,對兩種或兩種以上有某種聯(lián)系的事物進行辨別,以區(qū)分差異和高下的思維過程。材料有助于學生觀察周圍世界,發(fā)現(xiàn)各種事物間互相關聯(lián)的概念。通向建構概念的路往往始于學生的經歷,而有結構的材料則能引出這種經歷。實踐證明,有結構的材料有助于探究活動的有效開展,并能在探究中引發(fā)學生思考,在建構概念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比較力。
以六年級下冊《放大鏡》一課為例,教師給每組先后提供了兩套有結構的材料。教師先提供了圖1的材料(1號是普通玻璃片,2號是塑料片,3號和4號是大小一樣、凸度不同的凸透鏡片,5號與3號是大小不同、凸度相同的凸透鏡片,6號是凹透鏡片,7號是球體),引導學生以“猜測—觀察—比較”的方式進行自主探究,歸納出能放大物體像的鏡片特點。接著,學生觀察比較了能放大物體像的鏡片,發(fā)現(xiàn)這些鏡片的放大倍數(shù)與凸起程度有關。最后,教師提供了圖2所示的兩個燒瓶(空燒瓶和裝滿水的燒瓶),學生通過比較進行自主探究,進而歸納得出“具有放大功能的物體必須是實心的”這一結論。
圖1? ? ? ? ? ? ? ? ? ? ? ? ? ? ? ? ? ? ? ? ?圖2
《放大鏡》的教學重點是了解放大鏡鏡片“凸”“透”“實心”的特點。教師通過課前測試發(fā)現(xiàn),學生雖然對放大鏡不陌生,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但對放大鏡鏡片“怎樣放大”這一關鍵問題,認識比較模糊,很難清晰地提出一個封閉性的問題。
有結構的材料是指各個材料之間、材料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之間具有緊密聯(lián)系的材料。案例中,教師借助兩套有結構的材料,精心設計了提供材料的先后次序,使學生經歷了三次科學、全面又深入的觀察和比較。圖1中七種材料的特性與學生的錯誤概念直接關聯(lián),是教師有意識選取和組合的,旨在引導學生先進行猜測。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想,學生借助有結構的材料開展了有目的的細致的比較,很容易地歸納出能放大物體像的鏡片具有“凸”和“透”的相同特點,指向本課的核心概念。學生對放大物體像的鏡片再次進行觀察比較后,又發(fā)現(xiàn)鏡片凸起程度越大,放大倍數(shù)也越大的特征。在此基礎上,教師提供了圖2材料,學生第三次進行觀察比較,從而發(fā)現(xiàn)空燒瓶并不能放大物體像,而裝滿水的燒瓶能放大物體像,且因瓶身近似于球體,所以放大的倍數(shù)特別大,由此歸納出“實心” 的特點。利用有結構的材料形象、直觀、具體、真實的特點進行科學探究,可以幫助學生較為容易地建構概念,理解和突破難點,使思維的比較力得到發(fā)展。
二、運用豐富的證據(jù)發(fā)展思維的推理力
科學探究以證據(jù)為基礎,運用各種信息分析和邏輯推理得出結論。推理,是人們在已有知識所形成的判斷的基礎上,從一個或幾個已知的判斷推出一個新的判斷的思維過程。小學科學中的推理是一種基于事實的講求證據(jù)的推理。其要素為假設、實驗、證據(jù),其中證據(jù)是科學推理的基礎。學生通過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尋找證據(jù),運用豐富的證據(jù)解釋自己的觀點。這一過程也是推理力發(fā)展的過程。
如六年級下冊《小蘇打與白醋的變化》一課中,學生把小蘇打倒進裝有白醋的集氣瓶里,發(fā)現(xiàn)冒氣泡了。他們根據(jù)生活經驗,認為“氣泡”就是二氧化碳氣體,但如何用證據(jù)證明呢?學生已知“二氧化碳能滅火”的特點,教師又補充“二氧化碳比空氣重”的特點。如果學生能收集相關證據(jù)證明產生的氣體滿足這兩個特點,就能得出“氣泡”是二氧化碳的結論。而這一探究活動分為四個步驟,極好地發(fā)展了學生的推理力。
(1)實驗一:證明新氣體是否支持燃燒。學生實驗前先提出假設:如果火柴繼續(xù)燃燒,說明新氣體不是二氧化碳;如火柴熄滅了,則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接著,學生把燃燒的火柴伸入集氣瓶觀察火焰的變化,并思考:觀察到了什么?能證明什么?當學生觀察到新氣體不支持燃燒的現(xiàn)象與“二氧化碳能滅火”的特點一致,就能將自己的假設與之聯(lián)系起來。
(2)實驗二:證明新氣體是否比空氣重。學生先將集氣瓶中的氣體倒在蠟燭的火焰上,觀察蠟燭是否會熄滅。教師再次引導學生思考:如果火焰熄滅了,說明什么?如果火焰沒有熄滅,又說明什么?實驗前的推理有助于明確觀察的指向。當實驗結束后,學生就能將觀察到的事實轉化為證據(jù),推理得出新氣體比空氣重。
(3)分析判斷:通過兩次實驗推理活動,學生不再輕易認為新氣體就是二氧化碳,因為像這樣的氣體還有很多。最后教師補充:科學家收集到了大量的證據(jù),才得以證明這種氣體是二氧化碳。
(4)判斷氣體: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留在集氣瓶中的液體是什么呢?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證明嗎?”對這一問題,學生要運用已經收集到的大量證據(jù)來進行推理驗證,在豐富的事實和證據(jù)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思維的推理力。
從以上案例可看出,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收集事實,并通過推理將事實轉為證據(jù)以驗證自己的觀點,推理力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
三、開展論辯式的交流發(fā)展思維的論證力
科學論證是重要的科學活動,其內涵是利用證據(jù)建立科學的理由以支持科學主張。在課堂上,學生公布了自己的解釋,別的學生就有機會針對解釋提出質疑、審查證據(jù)、挑出邏輯錯誤、指出解釋中有悖于事實證據(jù)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觀察提出不同的解釋。學生間相互爭辯,無疑是思維碰撞最激烈的過程,能夠引發(fā)新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將實驗證據(jù)、已有知識、新的解釋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同時,學生之間的評價、爭論讓學生明白了別人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釋,有助于他們擺脫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傾向;學生之間的互相質疑,可促使他們從觀點的對立及相互指出的邏輯矛盾中,更好地引發(fā)自我反思,深化認識;學生之間的交流、爭議、意見綜合,有助于激起他們的靈感,促進新假設的建構和更深層的理解,在論辯式的交流中促進思維論證力的發(fā)展。
例如,在四年級上冊《水能溶解一些物質》一課中,學生親歷三個富有層次的觀察活動:觀察、比較、描述沙和食鹽入水前后的特點(圖3),觀察描述面粉在水中的特點(圖4),過濾三杯混合物(圖5)。
圖3? ? ? ? ? ? ? ? ? ? ? ? ? ? ? ? ? ? ?圖4
圖5
觀察是描述的基礎,觀察越仔細,描述越準確,結論就越接近科學。案例中,教師有意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子入水前后的特點,通過這兩種物質的顆粒大小的變化,圍繞“根據(jù)什么現(xiàn)象來認為食鹽是溶解了或沙子沒有溶解”的問題來描述食鹽、沙子在水中的現(xiàn)象,展開熱烈的交流,初步建立“溶解”的概念,為后面的論辯交流做好鋪墊。
面粉在水中的狀態(tài)不像食鹽或沙子那樣,可以直接從物質的顆粒大小判斷出是否溶解。以此作為結構材料,容易引起學生的思維沖突,產生尋找證據(jù)來證明的想法,自然地將科學探究引入下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食鹽、沙子的實驗,學生已經能初步根據(jù)物質在水中的狀態(tài)變化判斷物質是否溶解,他們就把面粉在水中的狀態(tài)變化與食鹽、沙子做比較,觀察面粉在水中的變化更接近哪一種。在論辯式交流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是相當活躍的,他們仔細觀察比較三種物質在水中的差異現(xiàn)象,并以此為證據(jù)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論據(jù),接受他人的質疑和補充,建構起溶解和不溶解的概念,發(fā)展了學生思維的論證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探究活動中,引導學生操作有結構的探究材料,收集豐富的證據(jù),參與論辯式交流活動,能較好地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 張紅霞.科學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金娜.科學論證的課堂實踐[R].北京:北京教育學院宣武分院,2014.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qū)錦屏中心小學? ?3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