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熙
421家庭,即4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王太太家就是這樣的家庭,身處“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間層,面對父母的養(yǎng)老和孩子的教育,皆承受著壓力。
王太太,是一位35歲的人事專員,年收入10萬元;孩子剛剛1周歲;王先生非常年輕有為,是一名34歲的橋梁工程師,年收入約50萬元。雙方父母均已退休,身體狀況目前良好,有微薄的退休金。目前夫妻倆沒有車貸,也沒有房貸,生活還算富足,現在就希望給女兒有一個可以保障的未來。
421家庭結構是當前家庭結構的主流構成。這種家庭保障結構抵御風險的能力非常差,一旦夫婦二人遭遇風險,家庭經濟馬上出現危機,老人和孩子的生活無法保障,保險也很有可能中止。因為這個時間段,父母初老、孩子剛剛出生,事業(yè)處于初成或穩(wěn)定初期。這個期間責任很大,可能還有房、車要還貸款,創(chuàng)業(yè)的,可能還要還生意貸款。
那么這個階段應該如何購置保險,為自己的家庭抵御風險呢?只要遵循“五先五后”原則即可。
1.先人身后財產
先保障后投資,是家庭制定保險規(guī)劃時考慮的第一步——購買哪種類型的保險產品。
“車比人嬌”的現象,反映出人們對保險的認知不足。人是家庭最直接的保障,遠比車、房等更加重要,因為只有人才能不斷地創(chuàng)造財富。所以當經濟實力不允許的時候,我們要首先做好人的保障,其次再考慮車、房的保障。
2.先家長后小孩
先家長后小孩,是家庭制定保險規(guī)劃時考慮的第二步——為哪類人群優(yōu)先配置保險產品。
舐犢情深,家長在購買保險時,通常第一反應是先給孩子做足保障,忽略了家長才是孩子最大保障這個事實。
因為家長才是一個家庭的經濟支柱,只有給予家長最大的保障,才能夠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無憂無慮。所以購買保險一定要遵循先大人后小孩這個原則,若是大人發(fā)生意外,導致家庭失去經濟來源,即使孩子有保險,那誰來交錢呢?
3.先保障后投資
先保障后投資,是家庭制定保險規(guī)劃時考慮的第一步——購買哪種類型的保險產品。
買保險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多一份保障,讓生活不為經濟所累。所以我們要優(yōu)先要考慮保障需求,比如意外險、重疾險這種類型的保險,因為我們沒有辦法保證自己不會發(fā)生意外、不會生病。
當意外、疾病保障充足后,再購買其他具有投資儲蓄性質的保險,用于抵御市場變化、家庭變化帶來的財務風險。這類產品最常見的就是教育金保險、養(yǎng)老保險等。
4.先保額后支出
投保的人群在購買保險時,第一個要咨詢的是保額,而不是保費。保額是通過科學的風險評估和需求分析得出的,也切實關系到當你需要賠付時所能夠得到的保險金額。這就需要你在購買保險時客觀分析一下自身情況,選擇最合適的保額。
保費可以通過投保人的實際情況做出適當的調整,比如在相同保額的前提下,先購買重疾保險,輕疾可以先不買,這樣保費會相應下降。
5.先規(guī)劃后產品
在考慮購買保險前,首先要制定保險規(guī)劃,明確自身所需要保障的內容,同時要考慮到未來的不確定性。其次再綜合考慮購買哪種保險,來滿足自身需求。這就需要保險從業(yè)人員根據客戶的財務狀況、人口構成、未來規(guī)劃等多方面,來提供可參考的保險規(guī)劃。
基于以上原則,筆者給王太太一家制定了“755”保障組合計劃,一個全家庭詳盡的保險計劃。
所謂“755”保障組合計劃,是為中青年量身定制的全方位健康保障計劃。包含:負責提前給付,拿錢看病的國壽福重大疾病保險,保額50萬元;負責后期高額高比例報銷的國壽如E康悅百萬醫(yī)療保險,保額605萬元。
具體保障方案如下:
1.王先生
配置“755”保障組合計劃,投保人為王太太,實現投被保人的保費豁免,萬一交費一方出現風險,則免交各期保費,被保險人為林先生,受益人為女兒。
將每年收入的15%約8萬元用于配置年金型險種,實現財富保值增值,抵御利率下行的風險,為年齡尚小的女兒儲備一筆可靠的教育資金。
2.王太太
購買“755”保障組合計劃,投保人為王先生,實現夫妻互保。
3.雙方父母
購買400萬元的意外保障+高端醫(yī)療保險,受益人指定為王先生和王太太,可以幫助老人抵御意外帶來的風險。老年更需要護理費用,可以購買高端醫(yī)療,可以進行報銷。
整體方案下,王先生全家每年只需動用不到3萬元的資金,就可以為家人提供非常全面的保障,再附加約合10%的家庭收入,可保證未來長期內收入有來源,生活質量有保證。
未來的風險決定了家庭成員的保障需求。經濟支柱的風險會造成家庭收入的劇減、生活質量的下降。孩子需要撫養(yǎng)成人,接受教育,如果未來王太太兩口子面臨自身的風險,一定會影響現在的生活。其實,身為家庭經濟支柱的父母,別忽略了自己在這個家庭中的重要作用,除了考慮小孩的保障外,大人的保障也不容忽視。
主要的風險保障必須充足,重疾險和意外險是生者有可能享受利益的;次要風險保障可以逐步完善、量力而行。未來20年至退休前是整個家庭的關鍵期,既要保證之后的家庭生活,又要防范未來的風險。夫妻兩人的保險配置為意外險、重疾險、醫(yī)療保險。
意外險一般是家庭的第一份保單,基本配置為年收入的10倍左右保額,一旦發(fā)生,收入得以繼續(xù)。如果一了百了,也無牽掛,最擔心的是傷殘,所以大額的意外醫(yī)療費用也要考慮。意外傷害保額方面,先生100萬元,太太50萬元,另有猝死責任,可以彌補疾病導致的身故賠償。
重大疾病險一般是家庭的第二份保單,一旦重大疾病來臨,收入中斷,高額的治療費用、后期的康復及營養(yǎng)都要大額支出。按照目前的情況,先生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保額可以定50萬元,太太30萬元,保障至終身。
意外險和重疾險是生者有可能享受利益保障,因此保額一定要充足。60歲后處于退休,家庭責任相應降低,此時如果保險中斷,也過了投保年齡,太太后期工作或是經濟再上升時,可考慮加保終身重疾險。
最后,雖有社保,但真正的大病醫(yī)療費用,很多進口藥或自費藥都是社保不報銷的。建議補充一份百萬醫(yī)療險,可以不限社保內用藥,100%報銷。
首先建議辦理社區(qū)醫(yī)療,以解決基本的醫(yī)療費用。其次,意外傷害是兒童的“第一殺手”。另外,兒童重大疾病的發(fā)生會嚴重影響家庭。按照保險的保障功能原則,某些風險雖發(fā)生幾率很低,但一旦發(fā)生,卻是我們無法承受的,即使能夠承受,也會給我們的經濟帶來創(chuàng)傷,這類產品必須擁有。
醫(yī)療保險:醫(yī)療費用的報銷和住院補貼,寶寶半歲以后免疫力下降,醫(yī)療費用必不可少。
意外保障:意外傷害(傷即傷殘,按殘疾比例賠付;害即身故,按實際購買保額賠付)。意外醫(yī)療,因意外傷害引起的醫(yī)療費用。
重疾保障:重大疾病的保障,少兒特定重疾,這類產品有返還型,保費較多,最終返還;消費型,保費低,保障高,如果平平安安,最后所交保費消費掉。
因保監(jiān)會對未成年人保額有所限制,故寶寶意外險保額最高設置為20萬元,定期重疾保額30萬元,終身重疾保額35萬元。醫(yī)療費用可以百萬醫(yī)療+小額醫(yī)療組合投保,無縫鏈接,0免賠,最高報銷200萬元。
有了這些基礎的保障,再考慮寶寶的教育金。教育金采用年金保險來解決,建議投入時間不宜過長,10年為宜,每年投入1萬元。
上述方案的配置,一家公司根本無法滿足?;谕侗H死婧捅U献顑?yōu)化,采用多家公司多元化方案配置。
全家具體保障方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