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金朝陵山封祀芻論

2019-12-14 22:17姜子強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2期
關鍵詞:房山金代山川

姜子強 韓 笑

金朝的陵山,即為金朝皇帝陵寢所依之大房山。金初本無山陵之制,金朝在海陵王時采用因山為陵葬制,在中都大房山營建山陵,并遷祖宗陵墓于此,大房山成為金朝陵寢所依之陵山。在世宗時偃武修文,推行儒家禮制,命官員參考唐、宋之典故沿革對名山大川進行封祀,正式冊封陵山大房山為“保陵公”,并建廟祭祀。金滅亡后,受金影響,明清皆對陵山進行封號和祭祀。在明清時,不但陵山地位明顯提高,而且陵山的祭祀也變得更為頻繁。

一、金朝陵山封祀的創(chuàng)立

陵山,即為陵寢所依之山,是伴隨著因山為陵葬制而出現的。目前所知,因山為陵最早的文獻記載是漢文帝霸陵,據《漢書·文帝紀》中載:“霸陵山川為其故,無有所改”“治霸陵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①(漢)班固:《漢書》卷4《文帝紀》,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134頁。但是,我國歷史上最早采用因山為陵葬制的陵墓,并不是漢文帝霸陵,而是西漢楚元王劉交陵②周學鷹:《“因山為陵”葬制初探》,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漢代以后亦有因山為陵葬制,但皆沒有形成制度。因山為陵的制度化是在唐代,③李阿能、劉向陽:《談唐代皇帝陵墓的特點》,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二十一輯。唐太宗貞觀十年長孫皇后去世:“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①(后晉)劉昫等:《舊唐書》卷51《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166頁。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488-496頁。,開了唐朝帝陵因山為陵的先河,并詔告子孫“奉以為令”,②(宋)司馬光等:《資治通鑒》卷194《唐太宗貞觀十年》,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6123頁。因山為陵在唐代遂成定制。遼承襲唐因山為陵之制,不但因山為陵,還給各陵所依之山賜佳名③劉毅:《遼西夏金陵墓制度的新因素及其影響》,《南方文物》2015第3期。,據《遼史》記載:圣宗永慶陵,“名其山曰慶云”④(元)脫脫等:《遼史》卷18《興宗紀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13頁。;興宗永興陵,“名其山曰永興”⑤(元)脫脫等:《遼史》卷21《道宗紀一》,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52頁。。及至金朝,金初本無山陵之制,⑥(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244《引金虜圖經》附錄2,《山陵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751頁。海陵王即位后采用因山為陵葬制,于“貞元三年(1155)三月乙卯,命以大房山云峰寺為山陵,建行宮其麓。五月丙寅,如大房山,營山陵。戊申,山陵禮成。七月己酉,命太保昂如上京,奉遷始祖以下梓宮。到正隆元年(1156)閏月己亥朔,山陵禮成,群臣稱賀。”⑦(元)脫脫等:《金史》卷5《海陵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04-107頁。海陵王時確立金代山陵之制,但并未對陵山冊封和祭祀,到世宗時正式對陵山大房山進行封祀,又規(guī)定陵山大房山“其封域之內,禁無得樵采弋獵。著為令”⑧(元)脫脫等:《金史》卷35《禮八》,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821頁。。

可以看出從漢朝出現因山為陵葬制,到唐朝形成制度,再到遼朝給各陵所依之山賜佳名,雖然陵山的地位不斷提高,但直到金朝才正式對陵山封祀。金朝對陵山的封祀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山川祭祀傳統,山川祭祀由來已久,《尚書·舜典》云:舜“肆類于上帝,禋土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⑨(漢)孔安國撰,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卷12《十三經注疏附??庇?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88頁。。其實早在舜之前可能已經出現山川祭祀現象,如紅山文化牛河梁遺址在山頂上建壇、廟、冢來祭祀祖先、天神和山神⑩田廣林:《紅山文化“壇、廟、?!迸c中國古代宗廟、陵寢的起源》,《史學集刊》2004年第2期。。商代在殷墟遺址出土的甲骨卜辭中有很多祭山求雨的記載?(后晉)劉昫等:《舊唐書》卷51《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166頁。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488-496頁。。到了周代,對山川祭祀加以改革,給山川之祭加以秩序,《禮記·王制》曰:“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視三公,四瀆視諸侯?(漢)鄭玄注:《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20頁。。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漢)司馬遷:《史記》卷28《封禪書》,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358頁。。秦以后歷代皆有對山川的祭祀,南朝時,除對山川祭祀外,還給山川封以爵位,最早給山川神祠封爵的是南朝的鐘山蔣神,其被封為中都侯?(晉)干寶、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卷5,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57頁。。唐代按山川秩次加爵,后爵號逐漸加至其他名山大川和地方祠廟,遂成制度?任爽:《十國典制考》,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41-48頁。。及至宋,于祥符五年(1012)冊封五岳為帝,后又將五鎮(zhèn)四海四瀆陸續(xù)升至王爵?(元)脫脫等.《宋史》卷102《禮志五》,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486-2487頁。。在宋北方由契丹族建立的遼朝,還祭祀木葉山與黑山,祭祀黑山是因黑山如中國之岱宗,被契丹族認為是死后魂歸之處,“即幽界黃泉之山,有黃泉神,死者居住其地”?[日]鳥居龍藏:《契丹黑山黑嶺考》,《燕京學報》1940年第12期。,祭祀木葉山則是因遼祖陵可能在木葉山上?鄭承燕:《遼代貴族喪葬制度研究》,南開大學2012年博士學位論文。。到了金代,在山川封祀上既承襲歷代山川封祀之制,又受到了遼朝祭木葉山與黑山的影響①鄭承燕:《遼代貴族喪葬制度研究》,南開大學2012年博士學位論文。(元)脫脫等:《金史》卷6《世宗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43頁。,形成了一種包含多民族的多元山川封祀文化。正是這種多元的山川封祀文化,使陵山封祀應運而生。

二、金朝對陵山的冊封與祭祀

金世宗即位后,偃武修文,推行儒家禮制,《金史》載:“世宗既興,復收向所遷宋故禮器以旋,乃命官參校唐、宋故典沿革,開‘詳定所’以議禮,設‘詳校所’以審樂,統以宰相通學術者,于一事之宜適、一物之節(jié)文,既上聞而始匯次?!雹冢ㄔ?脫脫等:《金史》卷28《禮一》,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691-692頁。世宗實行中原王朝祭禮,“一變五代、遼季衰陋之俗”③(清)張金吾編.金文最《阮元序》,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1頁。,命官員參考唐、宋之典故沿革對名山大川進行封祀。金世宗除對傳統的岳鎮(zhèn)進行封祀外,對女真本民族崇拜的山川也加以封祀,如長白山被封為“興國靈應王”④(元)脫脫等:《金史》卷35《禮八》,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819頁。。所冊封山川皆設廟祭祀。受遼朝祭木葉山與黑山的影響,陵山大房山也在封祀之列。

大定二十一年(1181),敕封山陵地大房山神為保陵公,⑤(金)張暐:《大金集禮》卷37《雜祠廟》,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12頁。敕旨曰:“墳山起葢山神堂,合封王,合封神?!倍Y部檢討沒有可供依據的典故,擬以王爵封之。但送到禮部學士院檢定后,學士官認為,若擬定爵位,應考慮本朝的五鎮(zhèn)四瀆皆封為公爵,而山陵乃土地之神,恐難比擬長白山神,而位在鎮(zhèn)瀆之上,因此不宜封王。八月十七日,敕旨封大房山神為“公”,以“崇安”作為封號,在山陵致祭時,亦受祭。后又奉敕旨,“山神本為保護山陵”,“崇安”止是“高大安寧”之意,無保護山陵之意,后又改封為“保陵公”⑥(金)張暐:《大金集禮》卷37《雜祠廟》,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12頁。。

大定二十八年(1188),行封典禮,鷩冕八旒、服七章、圭、冊、香、幣,使副持節(jié)行禮,并如冊長白山之儀。⑦(元)脫脫等:《金史》卷35《禮八》,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820頁。冊文:維年月日,皇帝若曰,古之建邦設都,必有名山大川,以為形勝。……于戲!享之廟食,錫乃多儀,祐列圣以妥安,期億年而有永,以篤金祜,時維神休。⑧(金)張暐:《大金集禮》卷37《雜祠廟》,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12-313頁。祝文:蓋以磐基所鞏,陵寢是安,惟爾有神,實受其職。是用昭報,錫以顯封。尚鑒予誠,永修靈佑。⑨(金)張暐:《大金集禮》卷37《雜祠廟》,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13頁。

冊封“保陵公”時,由涿州刺史高季孫擔任冊使,修撰趙據擔任副使⑩(金)張暐:《大金集禮》卷37《雜祠廟》,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12頁。。由高季孫擔任冊使是因他除擔任涿州刺史外,還兼任金代諸陵署的提點山陵一職。由涿州刺史兼提點山陵是世宗在大定八年(1168)的敕旨?鄭承燕:《遼代貴族喪葬制度研究》,南開大學2012年博士學位論文。(元)脫脫等:《金史》卷6《世宗本紀》,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43頁。,在《金史·百官志》中提點山陵為正五品,由涿州刺史兼,負責掌守山陵。?(元)脫脫等:《金史》卷55《百官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1249頁。說明由涿州刺史兼任提點山陵負責掌守山陵在金代已成定制。在“保陵公”的冊禮上由于沒有前代典故可參考,冊禮如長白山之儀。在冊封混同江時,冊禮如封冊保陵公之儀①(金)張暐:《大金集禮》卷37《雜祠廟》,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13頁。王德恒:《北京的皇陵與王墳》,北京: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出版社,1990年,第64頁。,可以看出,在冊封女真本民族所崇拜的山水時,并沒有直接依照傳統的冊封岳鎮(zhèn)海瀆之禮,而是依照長白山的冊禮進行冊封,長白山乃“金國之所起焉”②(元)脫脫等:《金史》卷135《外國下》,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881頁。,說明女真在冊封本民族崇拜的山水時,借鑒中原王朝冊禮的同時,又結合本民族的傳統對山川進行冊封。

為祭祀山川,金代繼承了歷代傳統,為山川建山神廟。從現有史料看,見于文獻較早的是秦孝公時修建的虎侯山祠③(漢)班固:《漢書》卷28《地理志上》,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到了漢代,將山川祭祀地點統一到固定廟宇中,改變了先前可能較為隨意的祭祀選址④參見牛敬飛《五岳祭祀演變考論》,清華大學2012年博士學位論文。。金代在繼承歷代為傳統的山川建廟祭祀的同時,也為女真本民族崇拜的山川建廟。如長白山神廟,《金史》載:大定十二年,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議封爵,建廟宇?!薄笆?,禮部、太常、學士院奏奉敕旨封興國靈應王,即其山北地建廟宇”⑤(元)脫脫等:《金史》卷35《禮八》,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819頁。。金史記載的長白山神廟遺址被考古發(fā)掘所證明:“長白山神廟遺址布局完整,保存較好,主體建筑為一處以工字殿為中心,工字殿之南為回廊院落的正門,在正門與工字殿之間還東西對稱分布兩個小型亭式建筑”⑥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安圖縣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考古》2018年第7期。。為祭祀大房山,金世宗于大定二十年(1180)十月三日,在山陵下建了一座山神廟⑦(金)張暐:《大金集禮》卷37《雜祠廟》,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12頁。,后又在墳山上建了一座山神堂。山神廟和山神堂,是兩種功能不同的建筑。《說文解字》中載:“廟,尊先祖貌也”⑧(漢)許慎撰,徐鉉校:《說文解字》卷9(下)《廣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191頁。,在《辭?!分袕R為“宗廟也,又凡祀神之處皆曰廟”⑨《辭海》,北京:中華書局,民國36年,第492頁。,廟最初為祭祀祖先之處,后又擴大到凡祭神之處皆曰廟?!墩f文》中釋堂為:“堂,殿也,從高”⑩(漢)許慎撰,徐鉉校:《說文解字》卷13(下)《土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288頁。,說明堂是殿一類的建筑??梢钥闯觯瑥R更多的功能是為祭祀,而堂則是類似殿一類的建筑。因此,據筆者推測,山神廟應為祭祀大房山神之處。至于山神堂的功能,在山神堂中有“敕封大房山神保陵碑”?(金)張暐:《大金集禮》卷37《雜祠廟》,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13頁。王德恒:《北京的皇陵與王墳》,北京:中國城市經濟社會出版社,1990年,第64頁。,且大房山神“實受其職”,山神堂應為供奉“保陵公”之處,起到了寢的功能。金朝建山神廟來祀神,建山神堂來奉公,應該是大房山具有雙重“身份”的體現,第一重“身份”是作為山水之神,另一重“身份”是作為金代所封的“保陵公”。這也說明金代在吸收歷代為山神建廟的同時,又根據實際情況加以改造。

在陵山的祭祀上,大房山的祭祀次數本應“歲時奉祀”,但是前文提到大房山在山陵受祭時亦受祭,《金史》中記載:“山陵朔、望、忌辰及節(jié)辰祭奠并依前代典故”?(元)脫脫等:《金史》卷33《禮六》,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795頁。。說明,陵山大房山除“歲時奉祀”外,還要在朔、望、忌辰及節(jié)辰與山陵一同受祭。大房山神與山陵一同受祭,是考慮到大房山神“祐列圣以妥安”,可以看作是山神與祖神一同受祭的祭祀方式。雖然大房山神得以與祖神一同受祭,但《大金集禮》載“每遇享祭日,先次設祭物于神廟,俟差去官山陵行禮之后,禮直官引提點山陵官。公服詣神位前,再拜少進,北向跪奠訖,俛伏,興,復位立,讀祝官,讀祝訖,俛伏,興,獻官再拜,讀祝官奠版于神位前。俟禮畢,諸陵署官取祝版焚之”①(金)張暐:《大金集禮》卷37《雜祠廟》,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12頁.。可以看出,在祭祀當天,先把祭物有秩序的放在山神廟中,在山陵祭祀之后,再來祭祀陵山。這是因金代封大房山神為“保陵公”,公爵是低于帝王的,為體現“尊卑有序”,所以要先祭拜祖神再來祭拜大房山神。陵山的主祭官為提點山陵使,前文提到金代由涿州刺史兼任提點山陵,說明金代涿州刺史除負責兼任提點山陵使掌守山陵外,還要負責陵山的祭祀工作在祭祀陵山大房山時以一獻禮致祭②(元)脫脫等:《金史》卷35《禮八》,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820頁。??梢钥闯鼋鸫趯α晟竭M行祭祀時,并沒有直接按傳統的每年一次的祭祀,而是除“歲時奉祀”外,讓山神與祖神一同受祭,但又考慮到“尊卑有序”而分先后祭祀。

三、金朝陵山封祀對后世的影響

金朝末年,政治式微,國力衰弱,已無力抵抗蒙古的鐵騎。宣宗于貞祐二年(1214),將皇都由中都遷至汴京,當時“中都失守,廟社、陵寢、宮室、府庫,至于圖籍、重器、百年積累,一朝棄之”③(元)脫脫等:《金史》卷109《列傳四七》,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2412頁。。使宗廟、陵寢等祭祀并委中都,“自抹捻盡忠棄城南奔,時謁之禮盡廢。”④(元)脫脫等:《金史》卷30《禮三》,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729頁。天興二年(1233)七月,哀宗遷蔡,從汴京遷來太祖、太宗及后妃的御容,奉安于乾元寺。左宣徽使溫敦七十五奏當用樂。哀宗曰:“樂須太常,奈何?”七十五曰:“市有優(yōu)樂,可假用之?!睓嘧笥宜締T外郎王鶚奏曰:“世俗之樂,豈可施于帝王之前。遂止”⑤(元)脫脫等:《金史》卷39《樂上》,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第886-887頁。。可見,當時已經不具備舉行祭祀祖先的條件,對于陵山的祭祀也停廢下來。

金朝對陵山的封祀對后世的陵山之制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也有很多不同之處。在明朝,據《明史》記載:“初,成祖易黃土山名天壽山。嘉靖十年(1531)名祖陵曰基運山,皇陵曰翌圣山,孝陵曰神烈山,顯陵曰純德山,及天壽山,并方澤從祀,所在有司祭告各陵山祇。禮官因奏:‘神祇壇每年秋祭,有鐘山、天壽山之神,今宜增基運等山。’從之”⑥(清)張廷玉等:《明史》卷60《禮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明代永樂時開始的將鐘山和天壽山之神奉祭于京師山川壇,這應該是受金朝祭祀陵山大房山啟示,在金代“保陵公”之祭尚屬于“諸神雜祠”,到了明世宗時欽定從祀方澤壇,已經列為國家祭祀大典,⑦劉毅:《明朝陵山之祭述論》,《故宮博物院院刊》1997年第2期。說明明朝陵山之制更加完善。不同的是,從成祖始為陵山改名,到世宗為各陵山賜名,都是賜名而未加封爵,這是因明太祖取消累朝對五岳等山神的封號,以山水本名稱其神。且明朝祭祀陵山十分頻繁,如弘治十七年(1504)五月:“丁酉,禮部尚書張昇以畿內及山東等處久旱,請各遣大臣祈禱,上命禮部左侍郎李杰祭告天壽山之神,分命各巡撫官祭告北岳、北鎮(zhèn)、東岳、東鎮(zhèn)、東海之神”⑧《明實錄·孝宗實錄》卷112,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第3965頁。,在明朝祭山求雨時陵山也在祭祀之列。除此之外,明朝:“以基運翔圣天壽山之神設于五岳之前,神烈純德山之神位次于五鎮(zhèn)之序”①《明實錄·世宗實錄》卷122,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第2928-2929頁。??梢钥闯觯诿鞒\、翔圣、天壽山等已經直追五岳,神烈、純德等也與五鎮(zhèn)位次相當,說明經明朝的發(fā)展,陵山的地位進一步提高。

到了清朝,順治八年(1651):“禮部請照例加四祖太祖太宗陵山封號。從祀地壇。命作速舉行”②《清實錄·世祖實錄》卷57,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457頁。順治八年(1651)十月乙丑:“封肇祖原皇帝、興祖直皇帝陵山曰啟運山;景祖翼皇帝、顯祖宣皇帝陵山曰積慶山、福陵山曰天柱山;昭陵山曰隆業(yè)山。遣多羅貝勒吞齊、固山貝子吳達海等祭告,是日祭時,日初出啟運山,有黃赤青三色云見從山陵,直沖霄漢”③《清實錄·世祖實錄》卷61,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480頁。??梢钥闯觯宄晟街苹狙匾u金以來的陵山之制,給陵山加以封號,并從祀地壇。但也有不同之處,在金朝祭祀陵山由涿州刺史兼提點山陵使來負責;明朝天壽山由禮部和工部官院負責祭祀,有時也由公、侯、伯等祭告,其他陵山由各地地方官員負責;到了清朝則是由多羅貝勒和固山貝子來致祭,多羅貝勒在清代屬皇室三等爵,固山貝子屬四等爵,可以看出,清代改變了設專門官來祭祀陵山作法,而任用皇室宗親來祭祀陵山。作為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滅亡后,陵山封祀也隨之煙消云散。

結 語

金朝禮制遠追先秦,中承唐禮,近襲遼、宋,④張博泉:《金代禮制初論》,《北方文物》1988年第4期。其制度淵源及發(fā)展演變過程體現了明顯的蕃俗與漢禮雜糅的特征。⑤徐潔:《金代祭禮研究》,吉林大學2012年博士學位論文。金朝在對陵山大房山進行封祀中,多參考唐宋禮制,如在冊封大房山神時,原擬封王,但因沒有禮制典故參考而封公爵。但并不是一味地繼承,而是根據本朝的實際需要直接繼承古禮或因情況而制禮,在大房山冊禮上,沒有按傳統的冊封岳鎮(zhèn)海瀆之制,而是依照長白山的冊禮進行的,在祭祀次數上也沒有按照傳統的岳鎮(zhèn)海瀆年只一次的做法,而是采用了與山陵一同受祭的祭祀方式。正是這種獨特的山水祭祀文化,使得冊封祭祀陵山的制度在金代得以確立。金代對陵山大房山的封祀,上承唐遼宋的山水祭禮;下啟明清的陵山之制,開創(chuàng)了屬于自己的陵山封祀制度。

猜你喜歡
房山金代山川
金代張楠墓志考釋
隴縣原子頭M56金代大定二十四年買地券校釋
金代官員越級贈官現象考論
「寺」「城」相遇 北京房山云居寺歷史文化展覽設計解析
退耕還林還草 再造秀美山川
退耕還林還草 綠了山川 富了百姓
山川雨意
動豆
北京地鐵房山線產品可靠性分析報告
房山 您身邊的世界地質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