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銳鋒
黃梅戲是中國五大劇種之一。它唱腔優(yōu)美、表演細膩,雅俗共賞。其優(yōu)美的唱腔離不開樂隊的幫襯,這里談談黃梅戲樂隊的發(fā)展過程。
早期黃梅戲被稱為黃梅調(diào),其表演形式為“三打七唱”。所謂“三打七唱”,即演出時由三個人手執(zhí)打擊樂器(堂鼓、大鑼、小鑼)伴奏兼幫腔,七人登場演唱。劇中人物若多于七人則由其中幾人兼代。這種“三打七唱”的模式一直沿用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當時的草臺班子演出中,所有鬧臺、唱腔伴奏、身段表演都是由打擊樂伴奏。沒有出現(xiàn)絲竹等旋律樂器。這種表演形式看起來很簡單,但和唱腔的配合卻非常和諧、流暢,因此生命力很強。例如生活小戲《夫妻觀燈》中的【觀燈調(diào)】;《打豬草》中的【對花調(diào)】等。這些源于民歌的旋律,經(jīng)過數(shù)代不知名、有才華的黃梅戲藝人的豐富、發(fā)展,用鑼鼓伴奏的唱腔,如今都已成了具有典型黃梅戲音調(diào)的唱腔了,迄今仍傳唱不衰,膾炙人口。像這些專曲專用的花腔小調(diào),是黃梅戲音樂中一筆重要的遺產(chǎn)。
1938年安慶淪陷,被日軍占領(lǐng)。城里唱京戲和黃梅調(diào)的藝人幾乎跑光。剩下不多的藝人把京戲和黃梅調(diào)兩個劇種組合成一個班子,同臺演出。這期間王少舫先生因為非常喜愛黃梅調(diào),于是開始偶爾演唱黃梅調(diào)。但由于不習慣沒有胡琴托腔的“三打七唱”形式,就請京戲的琴師用京胡為唱腔托腔(當時安慶人稱為京托子)。胡琴的加入,不但潤色了黃梅戲唱腔,也規(guī)范了黃梅戲演員因嗓音條件不同而造成的調(diào)門不統(tǒng)一。對后期各種民族樂器的加入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1945年以后,安慶有位拉京二胡的王文治先生正式加入黃梅戲班社。王文治先生有著優(yōu)秀的作曲能力,他參加過《天仙配》、《春香傳》等劇目和電影《天仙配》的音樂改革,為黃梅戲創(chuàng)作的一些過門、唱段,至今仍作為學唱黃梅戲的基本教材而流傳,并確定了黃梅戲以高胡作為主奏樂器。1951年左右,王文治在安慶民眾黃梅戲劇團,先后創(chuàng)作了黃梅戲“平詞”“彩腔”等一系列不同板式的弦樂過門,從此替代了黃梅戲長期以來用鑼鼓伴唱的表現(xiàn)形式,為后來黃梅戲的音樂發(fā)展創(chuàng)設了條件,奠定了基礎(chǔ)。
新中國成立前后,陸續(xù)有樂手加入到黃梅戲的場面中來。他們不僅帶來各種曲牌《八仙慶壽》、《琵琶詞》等,還把笙、竹笛、嗩吶、琵琶、三弦等民族管弦樂器帶入到黃梅戲樂隊中來。使黃梅戲出現(xiàn)了吹、打、彈、拉等多種民族樂器伴奏的小型民樂隊,讓黃梅戲旋律更加優(yōu)美、流暢,從而使黃梅戲進入一個嶄新的篇章。這樣的小型民樂隊一般10人以下,包括高胡、二胡、竹笛(兼職嗩吶)、琵琶(或揚琴)、大胡、板鼓、大鑼、小鑼、鈸等演奏人員。演奏時多為齊奏,其風格淳樸,實用性極強。
1954年安徽省黃梅戲劇團首次在黃梅戲樂隊中引入了西洋管弦樂器。當時為了移植朝鮮歌劇《春香傳》,畢業(yè)于上海音樂學院的作曲者時白林加入黃梅戲創(chuàng)作隊伍。它首次運用了西方作曲技法創(chuàng)作黃梅戲樂隊總譜,并首次用手勢指揮樂隊成員演奏。
根據(jù)當時的樂隊總譜可以看出,樂隊成員共20人左右,具體為高胡1人、二胡2人、京胡1人、中胡1人、琵琶1人、竹笛1人、三弦1人、雙簧管1人、單簧管1人、小提琴2人、中提琴1人、大提琴1人、低音提琴1人,再加上打擊樂數(shù)人。劇中的唱腔部分和幕間曲部分多以齊奏的形式進行演奏,前奏、間奏、尾奏則按照配器分譜進行演奏。一般由高胡、二胡奏主旋律聲部,竹笛、小提琴演奏副旋律聲部,琵琶以分解和弦伴奏,中胡、中音提琴、單簧管奏中音聲部,大提琴、低音提琴奏低音聲部?!洞合銈鳌愤@部戲第一次運用了中西合璧的中型樂隊,改變了傳統(tǒng)劇目大齊奏的做法,極大地豐富了樂隊的伴奏效果,在黃梅戲音樂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洞合銈鳌返某晒L試,為黃梅戲中西合璧樂隊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1955年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上映,這部電影首次去除了戲曲鑼鼓,改用烘托戲曲氛圍的描寫音樂取代。這種大膽的嘗試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人提出,丟了傳統(tǒng)鑼鼓,完全運用西洋的和聲,這丟失了黃梅戲的地方特色,也使得戲曲表演中的臺步與舞蹈身段大大減少,讓黃梅戲越來越不像黃梅戲,像歌劇、音樂劇。但這種嘗試極大地增加了黃梅戲伴奏音樂性,在音樂創(chuàng)作、樂隊編制等方面又有了進一步的要求。這種模式深受青年觀眾的喜愛。在此后的黃梅戲電影、電視劇中,這種用描寫音樂取代戲曲鑼鼓的做法被不同程度地借鑒使用。80年代初期,流行音樂風靡全國,黃梅戲作曲嘗試在樂隊里加入電聲樂器,如架子鼓、電子琴、電吉他。但除了電子琴,其他的電聲樂器終因音色與黃梅戲風格差異太大而取消。
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一代一代的黃梅戲人不斷地進行新的嘗試,新的改革。正是這些勇于探索、改革的黃梅戲人讓黃梅戲由一個民間地方小調(diào)發(fā)展成全國五大劇種之一,在全國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