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佳
武警警官學院,四川 成都 610213
黨的十八大以后,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帶領下,我黨全面開展深入反腐倡廉工作,黨中央從“亡國亡黨”的高度,深刻認識腐敗問題的嚴重性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揭露腐敗現(xiàn)象的嚴重危害。習近平科學反腐倡廉思想適應了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對開展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
解放戰(zhàn)爭勝利以后,毛澤東同志提出“兩個務必”思想,組織在黨員干部中開展黨風政風建設工作。鄧小平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在堅持“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提出了用法制懲治改革開放中腐敗問題的思想。江澤民同志提出了“法制是保證、教育是基礎、監(jiān)督是關鍵”的黨風廉政建設懲治方案。胡錦濤同志提出了“綜合治理、標本兼治、注重預防、懲防并舉”的反腐倡廉十六字方針。習近平科學反腐倡廉思想學習借鑒了歷屆領導人廉政建設的實踐經(jīng)驗,總結出了以制度防腐的論斷。
我國廉政文化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子百家就大力倡導“依法促廉”、“以德養(yǎng)廉”的從政思想?!对洝ご髮W》中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在明朝對官員提出了“公生明,廉生威”、“廉則民不敢欺”等要求。習近平反腐倡廉思想的理論基礎就是這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廉政文化,而習近平科學反腐倡廉思想的論述也同時賦予了傳統(tǒng)廉政思想以新的生命力。
在早年當知青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在與群眾打交道過程中,深刻認識到了腐敗問題對群眾利益的損害,感受到了人民的困難。習近平在擔任福建、浙江領導時,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實踐,提出了構建教育、監(jiān)督、制度并重的預防和懲治反腐敗體系,要求樹立“八種良好風氣”。習總書記結合工作實際深入思考,相繼發(fā)表了《之江新語》、《擺脫貧困》等多篇著作,為反腐倡廉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反腐倡廉要“長期抓”,就是要消除腐敗分子僥幸心理,認為懲治腐敗只是“一陣風”,等風頭過了之后繼續(xù)收賄受賄,貪圖享樂,如此一來腐敗現(xiàn)象會變得更加猖獗。所以,要把反腐敗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工程”,以持久高漲的熱情堅決打贏反腐倡廉戰(zhàn)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反腐倡廉要“經(jīng)常抓”,時刻保持高壓態(tài)勢,做到“有貪必肅,有腐必反”,盡管目前反腐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容易滋生腐敗的條件和土壤并未徹底消除,還存在集體腐敗、個人腐敗、隱性腐敗等多種腐敗形式,反腐工作還有很大難度。對此,黨中央要以必勝的決心和堅定的信念懲治腐敗,通過多種有效措施,堅決開展反腐倡廉工作。
黨中央只有以零容忍的下大力氣查辦懲處一批極具影響力的貪腐案件,讓人民群眾真切意識到黨中央堅決懲治腐敗的態(tài)度,才能很好地凝聚反腐的巨大能量,提振反腐的信念,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信任。對于身處高位的腐敗“老虎”要打,對于官位不大的腐敗“蒼蠅”也要拍,形成懲治腐敗的高壓態(tài)勢。充分體現(xiàn)了黨中央堅決懲治腐敗的信心。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做到左右聯(lián)動、前后銜接、系統(tǒng)集成、上下配套,是實現(xiàn)權力監(jiān)督全面化和常態(tài)化的重要體現(xiàn),能夠確保權力不偏離軌道,可以為群眾利益服好務。運用制度管黨,就是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在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活動,織牢法律密網(wǎng),不開“天窗”,不留“暗門”,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所有人都不能超出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范圍。
一是反腐倡廉與全面改革密不可分。只有強化黨建工作,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建設,增強拒腐防變的本領,才可以在面臨各種困難時臨危不懼,才能確保改革的方向和方法正確。二是以改革為防治腐敗的重要舉措。腐敗問題層出不窮,反復發(fā)生,對此必須進行改革,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工作機制,全面消除腐敗現(xiàn)象。三是加大改革力度,堅決啃下腐敗“硬骨頭”。在改革不斷深化的情況下,反腐工作進入了深水區(qū),這也增加了改革的難度。由此可見反腐倡廉與全面改革之間是不能割裂、密切相關的。
總而言之,習近平科學反腐倡廉思想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我們要緊緊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追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