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浩然 郭殿祥
摘? 要:近年來,河北省自由式摔跤在比賽場上的成績一直不理想,究其根本主要是摔跤運動員的損傷發(fā)病率較高,導致運動員不得不因為傷病過早的退役。運動損傷是運動員和教練員最為困擾的難題。為了解河北省自由摔跤損傷的發(fā)展情況、具體的技術水平,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文獻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省隊摔跤的現(xiàn)狀進行深入的調查,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發(fā)展對策。
關鍵詞:自由式摔跤? 運動損傷? 預防
中圖分類號:G80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b)-0016-02
摔跤運動中比賽雙方直接進行接觸角斗,其競爭激烈,危險性極高,自由式摔跤是摔跤運動比賽的一種[1]。由于自由式摔跤具很強的對抗性、競爭性,運動損傷時常發(fā)生[2]。研究發(fā)現(xiàn),摔跤運動員的平均運動壽命均短于其他運動項目,這是因為摔跤比賽或訓練中,運動員出現(xiàn)的運動損傷較為嚴重,多為急性損傷,即使是慢性損傷也由于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導致傷病越來越嚴重。本文以摔跤運動對抗常出現(xiàn)運動損傷為出發(fā)點,通過問卷調查法對河北省現(xiàn)役摔跤運動員損傷現(xiàn)狀進行初步了解,進而提出合理化建議。
1? 自由式摔跤易損傷部位
自由式摔跤是奧運會的重點項目之一,但是近年來我國在此項目中的成績一直不理想。相關研究認為傷病是導致運動員淘汰的主要原因[3]。崔國慶等人在對8支自由摔跤隊94明運動員損傷研究中發(fā)現(xiàn),94名運動員的損傷發(fā)病率為69.15%,常見損傷部位為損傷好發(fā)部位依次為膝、腰、肩、踝、肘關節(jié),且損傷多為急性損傷轉慢性損傷[4]。梁政感在對廣西隊自由摔跤運動員的損傷調查中發(fā)現(xiàn),57例損傷中,腰部損傷22例,膝部14例,肘部有10例[2]。
趙紅剛在對南通市摔跤隊與江蘇省摔跤隊的68名運動員調查中發(fā)現(xiàn)膝關節(jié)部位受到損傷處于首位,占損傷總數(shù)的27.94%,腕部、腰部各部位受傷分別占損傷總數(shù)的13.25%與11.76%[5]。
上述研究中筆者認為在自由摔跤運動中膝關節(jié)損傷和腰部損傷的發(fā)病率最高。原因有以下幾點:(1)膝關節(jié)主要受力分析,股骨兩髁與脛骨平臺之間的壓應力為膝關節(jié)內部主要受力形式。(2)膝關節(jié)長期處于屈伸或者扭轉狀態(tài),從而使半月板和側副韌帶處于易于損傷狀態(tài)。(3)摔跤運動中由于項目特點致使運動員的腰椎處于屈曲姿勢狀態(tài),易受損傷。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河北省省隊的現(xiàn)役58名摔跤運動員,其中男子摔跤運動員30人,女子摔跤運動為28人。實驗對象在身高體重年齡上不具有顯著性差異。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利用Free wrestling、Sports injury為關鍵詞在外文數(shù)據庫中搜索相關文獻資料。以自由摔跤、摔跤、運動損傷及預防為主題詞在CNKI的搜索引擎、萬方數(shù)據庫和維普網進行文獻搜索,以便得到理論資料,這是一種簡單易行的理論資料收集方法。
2.2.2 訪談法
對河北省摔跤隊教練員進行訪談,內容圍繞摔跤訓練目標的設定、摔跤訓練內容的選擇、摔跤訓練前準備活動時長幾個切入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全面綜合的進行提問并認真總結。
2.2.3 問卷調查法
對現(xiàn)役58名摔跤運動員進行調查,問卷內容涉及運動員對損傷的主觀認識、受傷程度、傷后處理措施等問題,本實驗對運動員問卷調查采用電腦播放問題,每個運動員反應時間為5s,問卷有效率100%。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調查結果采用Excel進行相關統(tǒng)計,并分析整理。
3? 結果與分析
3.1 河北省摔跤運動員運動損傷的整體情況
針對58名摔跤運動員進行的的調查,其中僅只有6人未發(fā)生運動損傷,總體運動損傷發(fā)生率為96.3%。其中男生運動損傷率為85.7%,女生運動損傷率為92.9%。這說明在河北省現(xiàn)役摔跤運動員中,運動傷病是一件普遍現(xiàn)象。
3.2 河北省摔跤運動損傷主要部位情況
3.2.1 損傷部位
通過問卷分析可以得出,摔跤運動損傷部位主要為:膝關節(jié)、腰背部、踝關節(jié)、肩關節(jié)。
3.2.2 主要損傷部位局部分析
(1)膝關節(jié)損傷。
在摔跤運動中膝關節(jié)的損傷的重要原因主要是摔跤運動本身是一項難度較高、極具危險性的體育運動項目,高、難、是摔跤運動的發(fā)展方向。損傷的原因是摔跤運動本身的技術特點,運動員動作規(guī)格不標準和訓練水平不高。
(2)腰背部損傷。
腰背部損傷在運動損傷中所占比例較大。在日常訓練和比賽中,運動員脊椎側彎角度大,但運動員的腰部肌肉力量不足;技術動作不到位、脊椎扭轉用力過度、扭轉時大幅度后仰造成了嚴重的腰部損傷。
3.2.3 摔跤運動損傷的致因分析
通過摔跤運動損傷原因調查顯示,運動損傷與舊傷未痊愈柔韌性不足、力量較差、技術動作原因、帶傷進行訓練和比賽、運動性疲勞的發(fā)生等有關。
(1)準備活動、整理活動不合理。
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準備活動、整理活動不充分,在損傷原因調查中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調查中顯示,大部分運動員不做準備活動;只有少數(shù)的運動員只做動作熱身。
(2)舊傷未痊愈。
對摔跤運動員的問卷調查中,舊傷未痊愈在損傷致因中位列第三位。在對該省現(xiàn)役摔跤運動員的調查問卷中顯示,身體局部存在著輕微疼痛和損傷未愈還繼續(xù)堅持比賽的不在少數(shù)。造成新傷發(fā)生的原因有一部分往往是他們對這種舊傷的忽視。在對他們的調查問卷和訪談中都表示,大部分摔跤運動員在自己受傷后或明顯出現(xiàn)不舒服的癥狀時,不積極治療,不立即采取措施處理,這都是舊傷未痊愈又加重傷病情況或引發(fā)新傷的原因。
(3)柔韌性差。
問卷中顯示,柔韌性差在損傷致因里位列第二位。摔跤運動是一項全身協(xié)調配合的運動,需要動用身體的每一塊關節(jié)。摔跤運動是一系列扭轉運動的結合:肩部需要扭轉、脊柱需要扭轉、髖部需要扭轉。柔韌性好就可以流暢的完成一系列扭轉動作,使肌肉可以做離心收縮,合理做功,獲得有效的肌肉力量,并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4? 結語
結合以上,建議從教練員、體能師及運動員自身多方面入手,對運動損傷進行預防,方可為優(yōu)秀的運動生涯奠定基礎,主要有以下幾點。
(1)強化易損傷部位的力量性訓練和身體素質訓練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準備和整理活動對預防損傷的重要性。
(3)加強對運動員的認知教育提高認知水平, 心理訓練增強自信心。
(4)控制負荷量和強度防止過度訓練。
參考文獻
[1] 廖凱.自由式摔跤訓練中損傷的預防[J].科學教育,2010,16(3):92-93.
[2] 梁政感.廣西自由式摔跤運動員常見損傷的調查分析[J].體育科技,2010,31(4):81-82,88.
[3] 曲綿域,高云秋,浦鈞宗,等.實用運動醫(yī)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4] 崔國慶,田得祥,任玉衡,等.自由式摔跤運動創(chuàng)傷的流行病學研究[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0,19(2):207-210.
[5] 趙紅剛.摔跤運動員膝關節(jié)損傷的原因及預防對策[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0(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