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昌將 馮維達 張大勇 章金安
摘? 要:高校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主要以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為目的,樹立崇尚運動、文明修身的校園文化。軍事化管理以軍人嚴明的紀律和頑強的意志約束、感染學生,在高職院校當中,借鑒軍事化管理經驗,突出嚴格、統(tǒng)一、規(guī)范的特點,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性、趣味性地開展大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高校通過組建軍事化管理領導小組,培養(yǎng)學生教官干部隊伍,樹立軍事化管理文化內涵,營造軍事化管理型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軍事化管理陽光體育以人才培養(yǎng)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堅持引導學生自我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自控力,分階段逐步降低訓練強度,建立陽光體育與體質測試相補充的長效運行機制。
關鍵詞:軍事化管理? 陽光體育? 校園文化? 體質測試
中圖分類號:G807.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0(b)-0104-02
1?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1 國外高校體育運動開展現(xiàn)狀
國外高校對陽光體育運動的研究較少。國外高校主要通過設立體育類選修課、俱樂部、體育協(xié)會、健身房等措施鼓勵學生運動,日本每年對學生進行體質測試,還實施了《體育基本法案》。美國許多學校會打造各自的體育強項,重視競技體育;英國高校不統(tǒng)一設體育課,但鼓勵學生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并設有高端的體育運動設施;澳大利亞的非體育專業(yè)學生無需選修體育,但是有一些大學為了方便學生運動,健身房甚至會24h開放。
1.2 國內高校體育運動研究現(xiàn)狀
根據《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高校積極組織開展大學生的陽光體育運動,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目前,吳經緯(2018)認為高校陽光體育開展的制約因素包括組織機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體育設施配備不齊全以及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薄弱等,但是,目前部分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仍然較突出。紀德林(2019)提出高校需要建立監(jiān)督、考評、激勵的長效機制,加大投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積極性和有效性。
1.3 軍事化機制的研究
軍事化管理在企業(yè)中應用的較多,并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華為公司。國內不少高校也在積極探索將學生管理和軍事化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目前,已有部分軍校進行了進一步的實踐應用,在增強學生體質、改善學生生活習慣、學生干部培養(yǎng)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但是,湛坤(2019)指出軍事化管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排斥心理,并提出以人為本、剛柔并濟的方針。
2? 建立陽光體育運動機制
高職院校學生大部分文化基礎較薄弱,學習動因不明或偏移,缺乏對自身未來和生活的規(guī)劃管理,容易導致心理偏差和異常行為。在這種局面下,學校的軍事化管理對于其中自我控制力不強、自我約束力較差、生活習慣邋遢、不愛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會形成正面的沖擊,促使學生在紀律約束、團隊精神培養(yǎng)、增強身體素質等方面加強要求,引導學生建立自己的健康目標,提升學生體質綜合測試成績。
2.1 引入外力,讓學生適應規(guī)范
軍事化管理最直觀的作用是鍛煉了學生的身體和意志。通過實行軍事化管理,統(tǒng)一安排學生的作息時間,要求學生準時起床,準時就寢,按時開展早晚鍛煉及隊列訓練等活動,生活方式規(guī)律、有序,培養(yǎng)學生堅忍不拔、克服困難的精神。
2.2 優(yōu)化大學生體質測試評價
高職院校體質測試較為正式,相關數據也被采納作為課程成績或者評優(yōu)評先的依據,是衡量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的參與度和鍛煉成效的重要指標。測試分為抽測和普測,抽測主要由省市組織,測試結果一般分為4個等級,為合格、不合格、良好、優(yōu)秀,并通過實證和數據分析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而普測則有體育課程相關老師檢測,基本實現(xiàn)學生全覆蓋。但在高職院校,體質測試往往都比較單一,一般1年1次,主要有長跑短跑、引體向上、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等項目,男女生檢測項目稍有不同。因此,由于檢測項目較多,檢測次數較少,檢測工作量較大等原因造成未能真正意義上全面檢測學生的體質,未對學生形成相應的體質測試報告。
2.3 拓寬體育運動形式
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作為體質測試的補充,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渠道和形式,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體育學習體驗,豐富了體育鍛煉成效的評價方式。陽光體育活動充分看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個性,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當學生內心接受體質測試和體能訓練時,通過軍事化管理和訓練相結合,在短期內,體質的提升也一定是速度較快的,學生將對體質測試更加有信心,對軍事化管理模式也能接受。
3? 軍事化管理型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開展軍事化管理,需要營造校園軍事化體育文化氛圍。高校通過修建基礎設施,完善運動器材,拓寬訓練模式,積極組建學生教官干部管理隊伍,表彰先進個人和團隊,打造有紀律有吸引力的校園文化形象。校園體育文化可以打造一批學生樂于接受的校園標志系統(tǒng),如吉祥物、標語等,加強引導,融入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也是軍人的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積極拓寬運動場地,如在宿舍大廳等公共區(qū)間建立干凈衛(wèi)生舒適的小型運動場和文化宣傳陣地。
在幫助大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過程中,首要任務是提高他們對于體育鍛煉的依賴心理,通過內心的調控能力來自動對大學生的運動狀態(tài)進行調控,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運動規(guī)律。軍事化管理的訓練模式要求高,也容易讓學生感受到被約束、被管理,本能地產生抵觸情緒和排斥心理,可能造成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倍感壓力,或是簡單應付,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在體育項目中,開展趣味性體育項目也是很有必要的,讓體育運動通過游戲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如班級“吉尼斯”活動,體育類游戲在陽光體育活動中除了能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外,還能在游戲的過程中不斷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緩解軍事化管理帶來的緊張氣氛,讓學生感受集體的榮譽和團結協(xié)作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展示自己個性、挑戰(zhàn)自我的途徑。
參考文獻
[1] 王俊博.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J].現(xiàn)代交際,2016(17):247-248.
[2]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教體藝[2006]6號)[Z].2006.
[3] 吳經緯.高校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制約因素及應對策略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17(4):82-84.
[4] 紀德林.高校建立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的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9(1):28-29.
[5] 湛坤.高職大學生半軍事化管理的研究[J].智庫時代,2018(30):82,108.
[6] 韓延波.半軍事化管理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運用與實踐[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33(4):52-54.
[7] 石慶福.大學生晨練運動的影響因素分析[J].教育觀察,2017,6(23):10-11.
[8] 潘奎.高職體質測試與體育教學相互作用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3):153,161.
[9] 彭博.校園體育文化視角下的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問題研究[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7(6):5-12,158.
[10]江偉.學生干部在高校準軍事化管理中的角色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8,4(5):18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