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編執(zhí)行:丁云、陳佳慧、楊江波、陶瑾等
○ 攝 影:于祥等
○ 專題策劃:本刊編輯部
天地運行,在日出日落,時序更迭的自然景色中,我們的古人得出赤、青、黃、白、黑為宇宙大地色彩的五種基本色調(diào)。五色與五行對應(yīng),俗稱“五行五色”:火焰為紅,取赤色;草木為綠,取青色;土地為黃,取黃色;白色代金;黑色代水。從五色延展開來的中國傳統(tǒng)色,若是細(xì)分一下,少說也有幾百種。
最難能可貴的是,傳統(tǒng)的中國畫顏料,都取自天然,一種是以草木為材料,一種是以礦石為原料,輕研慢調(diào),與水相和,幻化出五彩繽紛的顏色,每一種顏色都是對自然的致敬,連名字都是帶著詩意情境的:榴花紅、秋香、藤黃、妃色、孔雀藍、胭脂、十樣錦、深竹月、碧玉石、枯綠色、油煙墨、百草霜、天青、月白、蒼綠、黛藍、絳紫、鴉青、花青、靛藍、赭石、銀珠、竹青、豆綠、青白、桃紅、琥珀……
把這些像一幅幅畫一般的中國色,運用到蘇式生活的角角落落,會是什么樣的效果?水做的江南,煙染雨潤,蘇州城市的色彩也帶著水潤,恰似中國色,用水來調(diào)和降低顏色的飽和度,亮度低了,顏色輕了,柔和高級的感覺就來了。
在世人的印象里,蘇州肯定不是明艷亮麗、激情澎湃的,純而不艷、灰而不臟,應(yīng)該算是比較恰當(dāng)?shù)母爬?。飽和度不那么高,有歷史沉淀的歲月感,帶著點朦朧靜謐的美,自帶意境,不那么耀眼,卻讓人越看越喜歡。
用中國傳統(tǒng)色,看蘇州之美,品江南韻味,別有一番愉悅。(文/亦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