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芝花
【關鍵詞】 課堂教學;道德與法治;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1—0103—01
新課程“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有效的合作探究, 有利于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荧@得知識;有利于學生學會交流, 學會合作, 養(yǎng)成勤于思考、敢于提問、樂于傾聽并尊重他人意見的良好習慣。那么,如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加強合作探究學習呢?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一些看法。
一、創(chuàng)設寬松的課堂氛圍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教學時,必須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良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師生關系是否和諧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促進學生積極學習。教師的教學用語、行為、態(tài)度若是能表達出對學生的期望,學生會感覺到被尊重,從而認同教師的教誨。初中生處于生長發(fā)育時期,各方面都不夠成熟,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耐心引導,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既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來,又保持好的教學秩序和進度,將學生的注意力統(tǒng)一集中到學習目標上來,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展開有秩序的思考和合作探究活動,從而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合作探究要有明確目的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注意每個小組成員的素質是否平衡,即一個學習小組中既有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又有學習困難的后進生。然后,將教學目標以多組探究題的方式展現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探究,通過自己的分析、探索和討論得到問題的答案。同時,教師也不能閑著,要對各小組的探究情況進行了解,幫助一些后進生解決他們遇到的難題,成功展開對他們思維的引導及點撥等。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基本經濟制度》時,教師可以分層次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探究問題,通過分層指導,問題的研究層層遞進,知識要點和教學目的得以明確,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的構成形式、各自的作用地位以及將來的發(fā)展走向等,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提供充裕的探究時間
我們在合作探究過程中,首先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合作討論,可以采用“導學案”的形式,提前一天發(fā)給學生進行準備,合作解決導學案上提出的問題。其次,一方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一方面給學生提供探究、討論、交流的時間,一方面給學生提供小組間交流的時間。如果沒有小組間的交流,教師很難掌握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小組間就無法相互溝通,取長補短,也會割裂小組之間的必要競爭,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班級整體素養(yǎng)的提高。
四、適時調控合作探究過程
自主學習是一種教育思想,一種學習方法,說到底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我們在組織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應當更多地關注學生對學習的主觀感受和期盼,有針對性地調控合作探究的“火候”,使課堂合作探究向有益的、靈動的、富有個性的方向發(fā)展。例如,在學習教科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時,要求學生討論我國現在是否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問題,某個小組給出了不同答案,筆者發(fā)現這一情況后,及時參與這個小組的討論中,指明我國依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筆者的適度調控下,學生小組討論熱烈,發(fā)言積極。這樣調控課堂,不僅使小組討論順利進行,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
五、采用多樣的合作學習評價
評價機制是開展小組合作的指揮棒,是提高課堂效率、引導合作探究發(fā)展方向最有效的手段。我們一要加強教師對學生和小組的評價,通過教師具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的評價引導學生的發(fā)展。二是要加強組內評價,通過組員的力量引導本組成員揚長避短,爭取進步。三是要加強組與組之間的互評,通過競爭效應引導小組的發(fā)展。四是進行班級評價。從班級的高度,由教師和班委參與,以表格打分的形式,對各組的表現進行評價,并每天公布。努力形成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組組評價、班級評價、學校評價;口頭評價與標準評價相結合的綜合科學的評價體系,以促進合作探究學習的高效持續(xù)發(fā)展。
總之,合作探究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既激發(fā)了廣大師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潛能,給我們帶來了發(fā)展的機遇,也產生了大量的困惑與問題,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但只要我們勇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勤于探究,善于總結,就一定能掌握合作探究學習的新規(guī)律,開創(chuàng)合作探究學習的新天地,為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