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雪春
摘 要:書籍是小學生認識世界的窗口,通過書籍閱讀,可以讓學生感受神奇美妙的圖書世界,讓他們體驗豐富多彩的生活,享受閱讀的無窮樂趣。素質(zhì)教育階段,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選擇最貼近學生生活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閱讀活動,讓學生進行各式各樣的閱讀交流,讓學生真正地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興趣存在問題培養(yǎng)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备ヌm西斯·培根說過:“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由此可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而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則成了小學語文教師關注的一個重點內(nèi)容。[1]
一、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存在的問題
1.教師教學問題
(1)教師教學拔高要求,教學繁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存在刻意拔高的情況,為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常常設置非常繁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一遍一遍地重復閱讀過程,雖然這種做法能在短時間內(nèi)收獲成效,但卻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2]
(2)教師死扣教材,不注重內(nèi)容拓展
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死扣教材、不注重內(nèi)容拓展,教學內(nèi)容太過于單一,學生所接觸的內(nèi)容總是反反復復的那幾篇文章,學生面對這樣的教學內(nèi)容,很容易產(chǎn)生厭惡感,甚至會喪失對語文閱讀的基本興趣。
(3)閱讀重點不清,忽略了學生的閱讀需求
有的老師過分重視教學內(nèi)容中新授的字詞和成語,常常通過多種途徑導入,再花大量的時間在跟讀、朗讀、操練和拓展相關字詞和成語上,等學生完全掌握透了再呈現(xiàn)語篇,學習、練習并拓展運用,結果能花在語篇上的時間不夠多,有把閱讀課上成對話課甚至詞匯課之嫌。
2.學生閱讀存在的問題
(1)缺乏自主性和自覺性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改強調(diào):“閱讀教學以學生閱讀為前提,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和閱讀能力的提升。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學習壓力依然很大,對于基本課程的學習學生都應付不過來,對于閱讀、理解文章的時間和精力也就更加有限,所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的閱讀興趣十分低下,閱讀自主性和自覺性都不強。
(2)實踐能力不強
讀書不能死讀書,很多的學生在語文的閱讀時基本上就是“死讀書讀死書”嚴重缺乏實踐性。并且,還有很多的學生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因為缺乏較強的閱讀能力,對于基本的語文閱讀在思維上也是處于一種放任狀態(tài),對一些閱讀活動也不積極參與,學生完全做不到“學屬所需”“學有所用”。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策略分析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小學生正處于閱讀的起步階段,培養(yǎng)濃厚的閱讀興趣就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閱讀既能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開闊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想象力;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改變學生學習的心境,增加學習情趣,讓學生的學習生活更加充實。
1.轉變教學方向,發(fā)揮積極引導作用
以提升閱讀能力為核心的語文閱讀教學要求教師必須盡快轉變教學方向,引導學生將學習的重點放在體驗文學作品、感受文學作品的強大魅力之上。葉圣陶曾言:“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給學生制定出明確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閱讀學習方向,再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接受閱讀能力教育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變得更加自然化、常規(guī)化。
例如閱讀魯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而對小學生來說,為保證其能夠基本看懂《朝花夕拾》中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選擇拼音版《朝花夕拾》,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制定閱讀目標,例如讓學生比照原文內(nèi)容進行造句,說一說文章中哪些字用得精妙,在閱讀和練習中提升閱讀能力。
2.課內(nèi)外教學形式相結合
特級教師李吉林說過:“閱讀教學是學生心靈的對話,重在以情激情,情動而辭發(fā)。”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不應該局限于教室中,教師需不定時的組織學生開展戶外活動。例如:帶領學生參加一些有意義的語文作文大賽,組織學生去游覽與語文文學名家有關的名勝古跡等等。這種課內(nèi)外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學習主動性。另外,學生們通過參加戶外活動,可以提升其對于文學作品的切身感受,增加其對文學作品的體驗感,這對于其閱讀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例如閱讀安徒生的《海的女兒》,教師就可以帶著學生去海邊逛一逛,面對一望無際的大海時,學生心情舒暢,此時教師以講故事的方式給學生講一講《海的女兒》的故事,然后引導大家一起討論故事內(nèi)容。
3.利用角色扮演,感受體驗文章內(nèi)涵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采用情景表演讓學生參與閱讀學習,讓學生對課本的角色進行扮演,演繹文章主人公的獨白、對話讓學生自己對人物情感、對話語氣進行自我揣摩。如:在《草船借箭》教學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打破傳統(tǒng)課堂的沉悶。在教學時,引導學生熟讀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扮演“周瑜、諸葛亮、魯肅、曹操”等角色,指導體會人物性格特點,發(fā)揮自己想象力,用自己想象的語氣進行對話表演。最后,向學生播放“草船借箭”動畫視頻,讓學生進行反思對比。這樣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得到提升,課堂參與欲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強。
4.借助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敢于開口表達情感
對于小學生來講,思維的不成熟性和見識的狹窄性,限制了學生口語交際的發(fā)揮空間,使得小學生不會表達,甚至“無話可說”。從教師層面分析,“唯考試論”“唯成績論”“師本論”等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使得學生的語文口語完全被教師忽視,學生得不到應有的表達訓練,甚至使得比較羞澀、內(nèi)向的學生因為怕說錯、說的不標準(有口音)或是說不利索(結巴)而遭到其他同學甚至是教師的恥笑,不敢開口表達,完全淪為教師“獨角戲課堂”的忠實“傾聽者”。
結語
課程標準所說:“閱讀能溝通人與外部世界的聯(lián)系,認識豐富多彩的世界;能溝通人與人的心靈,吸收人類精神文明的營養(yǎng);能發(fā)展人的語言,發(fā)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思維和審美的能力?!睍侨祟愡M步的階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只要積極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探索提升學生閱讀興趣的新方法,讓閱讀充滿花香,就能引來一群群天真可愛的小學生參與,讓學生好讀書、讀好書,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汲取豐富的精神食糧,提升自身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李柏林.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7,(13).
[2]劉能.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J].東西南北:教育,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