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各行各業(yè)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高校英語教學方面,迎來了新一輪的發(fā)展與變革?!盎ヂ?lián)網(wǎng)+教學”這一新的教學手段打破了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束縛,符合當代學生的特點和時代的需求,讓學生可以化被動為主動,激發(fā)學習興趣建立學習信心,使他們可以更加高效的學習。
【關鍵詞】互聯(lián)網(wǎng)+;高校英語;翻轉課堂;網(wǎng)絡平臺
【作者簡介】周妍蓉(1992.05-),女,漢族,河南鄭州人,河南信息統(tǒng)計職業(yè)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對外英語教育。
一、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已逐步滲透在各行各業(yè),引發(fā)了一系列的變革,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領域。翻轉課堂,微課,網(wǎng)絡云端課等各種新式的網(wǎng)絡教學平臺及方法層出不窮,放眼未來,信息技術教育已然是未來教育發(fā)展的趨勢。在這樣的形勢下,各高校必須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求,為信息化專業(yè)化的發(fā)展提供支持,以適應“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對高校教學改革所帶來的沖擊。
在一次高校教師培訓中,曾經(jīng)有幸聽過廈門大學徐嵐博士《“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時代的教學方式變革》的講座。徐嵐老師以《“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時代的教學方式變革》為題,圍繞“為什么要變革教學方式”和“如何變革教學方式”這兩個問題,宣講“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時代的教學理念變革,解讀翻轉課堂的目標、組織形式、內(nèi)容設計、環(huán)境支持和實施方法,介紹翻轉教學的“主動性學習”“形成性評價”“互動性課程設計”等特征,傳授“學而教”“課堂時間最大化利用”“點燃學生學習動機”“以學生體驗主導課堂教學”等教學改革新理念。期間,徐嵐老師用各種實例直觀地展現(xiàn)了“灌輸式教學”與“合作式教學”“傳統(tǒng)課堂”與“翻轉課堂”之間的巨大差異,發(fā)人深省,讓我深刻意識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時代的教學方式變革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二、“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背景下對高校英語教學的影響
1.教學角色方面的影響。自古以來,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中,都是以老師為主體。老師作為傳授的媒介,將知識口頭的教授給學生,形成了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然而,英語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是語言類的學科。而語言類的學科都是需要學習者親自去實踐的。換言之也就是說,它的各種技能(聽說讀寫)是需要學習者自己花時間去磨煉去鉆研的,學習的效果與學習者自身的主動性,參與性有很大關聯(lián)。該門學科的重點在于學生的學而不是教師的教。而翻轉課堂主要強調(diào)了以學生為中心,老師不再是傳統(tǒng)教學中的傳授者,而是管理者和輔助者。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老師扮演著“傳道,授業(yè)”的角色,課堂中大部分的工作都由老師來完成,而學生只需要機械而被動地接受那余下的小部分工作即可。就像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老師們傾向于使用語法翻譯法進行教學,不厭其煩的傳授單詞,語法知識與應試技巧,造成了學生填鴨式地學習英語,以至于聽和說的技能遠差于寫和讀的技能。而在翻轉課堂上,老師的工作量和學生的工作量發(fā)生了轉換。學生需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之中,親自完成老師預先設置好的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與要求。而老師則在一旁統(tǒng)領大局,管理教學活動的進程,及時地給予學生幫助并在最后給出評價和總結。聯(lián)系實際來看,目前我校的大學英語課用的教材是《職通英語》,該教材的特點是包含了大量英國國家的生活場景與文化習俗,每一課都涉及了相關的口語與聽力的練習。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備課環(huán)節(jié),按照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精心合理的設置目的明確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給學生布置各式各樣的課堂練習和任務,讓學生在做中學,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教學模式方面的影響。其次,英語既然是一種外來語言,就不能墨守成規(guī),用傳統(tǒng)的中國式教學模式來教授。在外國,合作學習是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基礎上,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學生通過組內(nèi)的交流溝通、互相幫助的學習方式來進行合作學習的一種教學形式。合作學習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相對較于傳統(tǒng)模式而言,合作學習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輕松、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有著不同興趣愛好,成長背景,學習程度的學生們,可以各抒己見,集思廣益,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可以更有效的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主動參與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傳統(tǒng)的課堂,鮮少有學生之間的互動,老師以講為主,學生以聽為主。而合作學習則鼓勵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大家通過交流想法,分享經(jīng)驗,互幫互助來解決問題完成課堂任務。并且,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團隊中都承擔著不同的角色和任務,大家都有著明確的分工,為著同一目標共同努力。這些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所以,在以后的英語教學中,老師應盡可能地多設計一些合作學習的課堂任務,給學生們進行分組,并在布置完任務后,穿梭于各小組之間,進行旁聽、旁觀,及時地給予指導或糾正。
3.教學內(nèi)容方面的影響。英語課堂不應在局限于單詞和語法的習得,文化背景知識也同樣重要。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在了解了目標語言的文化背景后,可以更好地習得目標語言。文化背景圖式學習對學習者的閱讀技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外國的學者曾經(jīng)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找了一些學習程度差不多,把英語當作外語習得的學生,并隨機的平均的分成了兩組,然后讓兩組學生做同一份閱讀理解。不同的是,其中一組學生在做閱讀前被提前講解了一些關于這篇文章的背景知識,而另一組學生則是直接做閱讀題。結果出來后,兩組學生在考察文中語法和詞匯的題目上,分值并無太大相差,而在考察對文章的深層理解的題目上,被提前講解背景知識那組學生的分值卻高出許多。這便是圖式學習的作用了。因為已有的背景知識,所以在閱讀中可以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對文章進行有效的理解。所以,在以后的英語教學中,老師應當針對所有內(nèi)容,有目的地進行相關背景知識,文化常識的備課,在課堂上以相關背景知識為鋪墊徐徐進入正題,既可以擴充學生文化知識又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吸收新知識。
4.教學手段方面的影響。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利用信息化技術平臺?;凇盎ヂ?lián)網(wǎng)+教學”教學方式的變革,不同于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黑板,粉筆以及部分多媒體的使用。如今,我們可以采取更加現(xiàn)代化信息化的手段,來滿足“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教學方式變革的需求。就目前來說,比較常見的有微課,慕課,藍墨云班課,微信平臺以及各種英語學習APP的使用。例如我校使用的藍墨云班課,課前,教師通過藍墨云班課發(fā)布預習內(nèi)容,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收集資料,結合小組討論,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反饋,調(diào)整相應的教學策略。課中,教師通過藍墨云班課設置與書本內(nèi)容相關的習題,讓學生進行搶答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大學生的參與度。課后,教師可以通過藍墨云班課布置作業(yè),批改作業(yè),保持與學生的互動,實時跟進學生的學習進度并及時得到學生的學習反饋。信息化技術平臺的使用,非常符合當代學生“手機不離身”的特點,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建立學習信心,使學生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更好地掌握學生動態(tài),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總結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種各樣現(xiàn)代的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也在不斷增加。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時代的需求,我們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將先進的信息化教學平臺運用到日常的課堂中。讓學生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中,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優(yōu)勢與便利,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范茗.高校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策略與方法[J].英語廣場2014 (11),118-119.
[2]吳飛燕.“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中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改進——基于“翻轉課堂”模式[J].考試周刊,2014(38).
[3]許秀云,曹青春.圖式與文化——圖式理論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外國語大學學報,2013:10(3),72-75.
[4]張寶英,智文靜,ZHANGBao-ying, & ZHIWen-jing.“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與大學英語教學[J].西安郵電大學學報,2007:12(1),130-132.
[5]鄭亞娟.“互聯(lián)網(wǎng)+”高職教育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與探索[J].成人教育,2018(02).
[4]Anderson, Neil J. (2005). Fluency in L2 Reading and Speaking. TESOL 2005 colloqu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