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彥
【關鍵詞】 同理心;區(qū)別;換位思考;示范;溝通
【中圖分類號】 G6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3—0060—01
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講的就是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人的處境,讓人際交往更輕松,親子溝通更順暢。當孩子能從他人的視角去認識外界,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植根于內心的同理心是孩子最高貴的修養(yǎng),它就像一把鑰匙,可以幫助孩子打開通往成功的大門。本文結合筆者實踐談談對學生同理心的培養(yǎng)。
一、同理心和同情心有區(qū)別
關于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區(qū)別,我們可以通過一則動畫短片來感受一下。小狐貍掉進黑暗幽深的洞穴里,說:“我被困住了,這里好黑,我受不了了”。大熊跑了過來,跟著爬進洞穴說:“我知道在下面是什么感受,你并不孤單”。小鹿探頭看了看掉進洞穴的小狐貍,回應說:“真糟糕啊,你想來個三明治嗎?”動畫中的小鹿的做法代表著同情心,它會試圖讓事情看起來沒那么糟,所以常常會試著去轉移對方的注意力。而大熊則代表著同理心,有同理心的人往往不會說那么多,可能只是蹲下來簡單說一句:“我不知道現(xiàn)在該說些什么,但我很開心你愿意跟我說出來”。但卻能讓兩人產生情感上的連接。因此,同理心就是要將心比心、感同身受。同理心的外在表現(xiàn)很簡單,但卻少有人能做到。
二、對孩子不忌諱“暗黑文化”
和童話作家安徒生一樣,丹麥文化傾向于把悲慘、痛苦的“暗黑文化”故事,毫不掩飾地給孩子看。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學會體察動物的心情感受。因此,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就要求我們不在兒童面前粉飾一個過度美好的世界,讓孩子學會接受不完美的結局。這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在感同身受中學會換位思考,傳達對世界的關懷和愛。
三、學會換位思考
同理心是至關重要的品質,它要求孩子換位思考,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而深刻理解他人的需求。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重要的是“己之所欲,勿加于人”。他人或許和你有不一樣的追求,要多想想他人的難處,理解不是憑空而來,而需要設身處地想象他人的處境。自己做不到或是不想做的事,不要輕易要求別人,如果對別人做的事情看不慣,就自己動手。要認識到每個人都不完美,都有缺陷,都需要改進,在看到別人的錯誤時,首先要自我反省,勇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承認自己的錯誤。
四、實踐中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
1. 父母的以身作則
如果父母以同情、無私和客觀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孩子就會跟著效仿,同理心可能無法教會,但可以通過感染被培育。同理心的形成可溯及嬰兒時期,嬰兒自出生起,聽到其他嬰兒啼哭便會感到難過,這就是人類同理心表現(xiàn)的最早征兆。幼兒期對他人情感的敏感度已經形成,如果加以很好的引導和培養(yǎng),將使孩子對他人的情感感知變得敏銳。因此,幼兒期是培養(yǎng)同理心的關鍵期,作為家長和教師應在這個時期通過各種途徑培養(yǎng)孩子的同理心。
2.教師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孩子善于模仿、可塑性強,往往把教師的一切都當做學習的榜樣。教師要以良好的道德情操、健康的情緒情感、文雅的言行舉止、豐富的興趣愛好去感染孩子,使他們在教師的身上汲取營養(yǎng)、健康成長。同時,教師不要在孩子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發(fā)火,而是要理智地控制好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客觀地去解決問題,從而幫助孩子進步。
3.注意教育方式
同理心的差異與父母和教師的管教方式很有關系。在教育孩子時,如果強調他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如因為你調皮,害得別人這么難過,孩子的同理心會較敏銳;而只責怪他個人的行為,如你怎么這么調皮?孩子的同理心就會比較遲鈍。另外,教師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情感變化,適時地予以幫助或指導,教師對孩子的指導幫助、尊重信任會引發(fā)孩子的尊敬信任等相互行為。
4.積極傾聽和溝通
溝通是培養(yǎng)孩子同理心的前提,要尊重孩子,讓孩子說話,專注地聽孩子講話,準確了解其內心感受,才能為有效溝通做好鋪墊。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通過教導和示范訓練孩子的寬容心態(tài)。孩子某些“古怪”行為的背后是有著內在的心理原因,有的孩子常常取笑別人,是因為他感到自卑,以此來獲取心理平衡;有的孩子愛圍著老師轉,是因為他覺得這樣做才會讓老師喜歡自己。因此,面對孩子,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同理心的角度,才能理解孩子,也才能讓孩子理解你的愛心和教導。
5.注意角色轉換和情感的識別
教師和家長應該多引導孩子轉換角色。碰到生活中電視上出現(xiàn)的情景,不妨讓孩子想一想,“如果我受到這樣的對待,將作如何感想”“如果我是他,會怎么做”,平時也可以實際做一些角色互換,加強親身體驗,形成相互理解相互體諒的良好氛圍。另外,教師和家長要對孩子的真實情感加以識別,有時孩子的語言表達與其潛藏著的情感并不一致,這需要父母和教師去作細心的體察,了解其真實想法。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