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維清
【內容摘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教師在實際語文教學工作中,應注重更新教學理念,注重引導學生舉手搶答、舉手表述想法、探究課文內容,以及引導全體學生舉手提問,能夠調動學生積極發(fā)言、主動舉手、搶答、探究,進而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思考力得以提升,并取得最佳的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 ?語文教學 ?思維能力
前言
教師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時,應重視鼓勵學生舉手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從而促使學生積極舉手表述,學生表述的過程中認真組織語言,并且積極思考和表述,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還應注重指導學生探究課文主旨、搶答以及引導學生舉手說出心中疑問,這些都能夠增強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時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一、鼓勵學生舉手表述想法
在實際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從而在講解課文內容時,教師要注重鼓勵學生舉手表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想法,以調動學生主動舉手發(fā)言,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表述過程中活躍思維、開動腦筋思考、組織語言,這對于增強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十分有利。
例如: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先帶領學生讀課文,而后運用鼓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舉手,學生感受到教師給予的鼓勵,主動舉手說出課文運用白描手法,描寫三味書屋充滿童趣,以此解放兒童的天性,并擺脫規(guī)矩的束縛,學生表述過程中不斷思考,以及用簡練的語言說出想法和對課文主旨的理解,同時學生表述想法時思維敏捷、嚴謹,進一步提高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和敏捷性,且增強學生思維能力,可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多提供舉手表述的機會,如此一來,能夠提升全體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述能力。
二、引導學生舉手搶答
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平時教學中引導學生舉手搶答,以加快學生反應速度,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在深入思考過后,快速總結答案,從而迅速舉手搶答,整個過程中學生獨立思考和總結,有效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自主總結能力,且加強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嚴謹性。
例如:學習《濟南的冬天》時,教師在講解課文內容時,提出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文中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和寫法?作者抒發(fā)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引入懸念后,引導學生先思考幾分鐘,而后教師告訴學生認真思考得出答案后,快速舉手搶答,進而促使學生積極認真思考,學生在獨立自主思考的過程中迅速思考答案,并踴躍舉手回答,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此外,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有利于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三、引導學生探究課文內容
教師在訓練學生思維能力時,應先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這一點以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先講解課程內容,之后引導學生探究課文的中心思想,并要求學生分析作者抒發(fā)的情感和文章主旨,學生積極依照要求,探究課文內容,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認真思考、自主分析和歸納,不僅增強學生獨立性和自主性,同時也提升學生獨立進行思考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學中教師對課文內容進行剖析和講解時,一定要注重預留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探究和思考課文內容,這樣能夠使學生有機會探究、獨立思考,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思維靈活、注意力集中,同時,學生做到獨立思考得出課文的主旨和作者抒發(fā)的思想感情,進一步提升學生思維能力以及對課文主旨的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①。
四、引導學生舉手提問
語文教學中如果始終講解知識,難以擴散學生的思維,致使學生思維不活躍,進而導致學生注意力不專注、不積極開動腦筋,因此,教師在講解課文內容時,除了講解文中知識點以外,還應重視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提問,學生提問過程中積極思考,并說出心中疑問。
例如:學習《論語》十則時,教師講解課本內容時,引導學生舉手提問,從而調動學生主動舉手說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意思?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疑問,答疑解惑,以及耐心講解和分析,能使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認真思考和分析,既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增強學生思維能力。此外,學生思考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分析,并且,在深入分析中消除心中疑問,進一步學生發(fā)揮發(fā)散思維、積極思考,逐漸加強學生思維能力、思考力②。
總結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思維能力,必須注重引導學生舉手發(fā)言、提問,并引導學生探究和搶答,從而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同時調動全體學生積極思考、分析和表述,以及激發(fā)學生主動搶答,進而促使學生在搶答和表述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分析,使得學生頭腦靈活,且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進而實現(xiàn)學生語文學習上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
【注釋】
① 蘇浩. 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J]. 學周刊,2019(28):99.
② 冉啟群. 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J]. 中國校外教育,2014 (S3):290.
(作者單位:甘肅省清水縣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