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江姍
(青島大學(xué)文學(xué)院,山東青島 266071)
1920年,郭沫若發(fā)表了現(xiàn)代詩歌《鳳凰涅槃》,該詩充滿了對腐舊的黑暗社會的痛恨,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反抗精神和浪漫氣息,在現(xiàn)代詩歌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詩歌的開頭,郭沫若寫道:“天方國古有神鳥名‘菲尼克司’(Phoenix),滿五百歲后,集香木自焚,復(fù)從死灰中更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按此鳥殆即中國所謂鳳凰……”
這里的“天方國”,即西亞北非地區(qū),而“菲尼克斯”,在郭沫若筆下,則是中國的“鳳凰”。郭沫若還使用了印度佛教的“涅槃”概念,而在印度神話中也存在神鳥迦樓羅死而復(fù)生的神話模式。因此在這首詩中,中國本土的鳳凰,西亞北非神話中的“菲尼克斯”,印度佛教“涅槃”概念及其背后的印度神鳥故事,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共同塑造了“鳳凰涅槃”這一深入人心的當代神話。那么,這些東方神鳥之間又有怎樣的關(guān)系,它們又存在怎樣的共性與個性呢?
東方神鳥形象之間的關(guān)系是錯綜復(fù)雜的。古埃及神話中有神鳥本努(Bennu),它從埃及圣樹上生起的大火中出生,也是第一束陽光落在方尖塔碑上的化身,它與埃及的太陽崇拜相關(guān),在紀念物上它常常作為旭日和死后生命的象征。
后來這種神鳥經(jīng)由歷史學(xué)家希羅多德介紹到古希臘,他在記述公元前5 世紀的埃及時,提及埃及赫利奧波利斯城(Heliopplis)的祭司向他講述了不死鳥“菲尼克斯”的故事。阿拉伯語里面有一個“菲尼克斯”的同義詞,叫作安卡“Anqa”,這個詞來自波斯文,在波斯文中稱之為西摩革“Simurgh”。
英國東方學(xué)家路易斯·凱撒特里(1852—1925)認為,阿拉伯語文學(xué)中的一種名為“rukh”的巨鳥,該詞應(yīng)為波斯文西摩革“simurgh”的縮略變體。也有學(xué)者認為該詞起源于印度梵文神話,后被引入阿拉伯地理學(xué)和歷史學(xué)著作,因《一千零一夜》中辛巴達航海的故事而得以廣泛傳播,并形成現(xiàn)代英語中的“roc”一詞。在阿拉伯名著《伊本·白圖泰游記》中,作者記載了在海上遭遇巨鳥“rukh”的故事,回族學(xué)者馬金鵬則將之漢譯為“大鵬鳥”。
由此,阿拉伯地區(qū)的神鳥形象又和印度產(chǎn)生了一些淵源,因為印度神話中的迦樓羅通常也被翻譯成“大鵬金翅鳥”,印度和中東交流頻繁,這種可能性就更強。在《一千零一夜》 中辛博達航海故事中提到了這種巨鳥,這個巨鳥所在地有白色的圓形屋頂?shù)慕ㄖ?,這是典型的印度建筑風格。而這個巨鳥吃蛇的行為,又符合迦樓羅的形象特點。迦樓羅隨著佛教傳入中國,通常在漢語中稱為大鵬金翅鳥,也有學(xué)者認為它和中國古代鳳凰形象有關(guān)。
西摩革和鳳凰之間的關(guān)系主要體現(xiàn)在伊斯蘭教的中國本土化過程。2006年公布的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中,包括了甘肅臨夏磚雕,其中就有鳳凰圖案,而伊斯蘭教藝術(shù)有對動物的禁忌,所以對鳳凰形象的運用就格外引人注目。伊斯蘭教興起后,神鳥“西摩革”也被加以繼承和改造,成為蘇菲文學(xué)中對“唯一神”之隱喻性的表達。12 世紀波斯蘇菲阿塔爾的長詩《百鳥朝鳳》便是其中代表。在詩中,戴勝鳥向她的伙伴們講述了神鳥“西摩革”在人間首次現(xiàn)身的故事:“中國的無月深夜,西摩革的芳容首次為凡人顯露。一支羽毛飄然落下,從此它的美名傳遍人間?!碧貏e之處在于,西摩革現(xiàn)身的故事,發(fā)生在遙遠的中國。這似乎在暗示我們“西摩革”和中國的鳳凰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guān)系,也為伊斯蘭教在中國的本土化提供了基礎(chǔ)。
《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中記載:“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薄渡胶=?jīng)·西山經(jīng)》:“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薄对娊?jīng)·大雅·卷阿》:“鳳凰于飛,翙翙其羽……梧桐生矣,于彼高岡。鳳凰鳴矣,于彼朝陽。菶菶萋萋,雝雝喈喈。”太史令蔡衡曰:“凡像鳳者有五色,多赤者鳳,多青者鸞,多黃者鵷雛,多紫者鸑鷟,多白者鴻鵠?!边@些記載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色彩艷麗、高貴吉祥的鳳凰形象,并且鳳凰是一類神鳥的統(tǒng)稱,而非單指某一只鳥。
印度教神話中,迦樓羅是大神毗濕奴的坐騎,屬次級神,據(jù)說其形象為半人半鳥,生有鷹首、利爪和喙,身軀和四肢則與人無異?!睹罘ㄉ徣A經(jīng)》等佛經(jīng)認為,迦樓羅是護持佛的天龍八部之一,有種種莊嚴寶像,金身,頭生如意珠,鳴聲悲苦,兩翅相去三百三十六萬里,天下有無數(shù)迦樓羅,由威德、大身、大滿、如意四大迦樓羅王統(tǒng)領(lǐng),同時,迦樓羅也是觀世音化身之一。
《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記載:埃及的鳳凰據(jù)說和鷹一樣大,有紅金兩色的羽毛,鳴聲悅耳動聽。任何時候鳳凰只有一只,壽命很長。菲尼克斯體型像鷹,全身羽毛是金色與鮮紅色,有著五彩斑斕的外表,在西方最早詳細描述菲尼克斯的人是希臘歷史學(xué)家赫羅多特斯,他說:“我并沒有親眼見過它,只是在繪畫中見過,它的羽毛一部分是金黃色的,一部分是鮮紅色的,外形像一只鷹,而且還有美麗的歌喉。”
中國古代神話中,鳳凰死而復(fù)生的故事蘊含在與具有實用價值的祈雨儀式中,復(fù)活的意味也遠不如其表現(xiàn)出的犧牲精神。
《大濩舞》中有“商羊鼓舞,天有大雨”的說法,商羊就是一種太陽神鳥,后來根據(jù)它的舞步有了禹步舞,都是用來祈雨的。郭璞《圖贊》曰:“畢方赤文,離精是炳,旱則高翔,鼓翼陽景。”正是神鳥向上天祈雨的情景,也就是說,犧牲的鳳凰可以讓天帝降雨。袁珂認為,“畢方”與爆竹之“燁烞”乃同樣之擬聲,蓋在神木里燃燒而爆裂也。這與菲尼克斯的浴火重生故事如出一轍。
《廣異記》記載:“南方炎帝女,學(xué)道得仙,居南陽崿山上。正月一日,銜柴作巢,至十五日成,或作白鶴,或作女人,赤帝見之悲痛,誘之不得,以火焚之,女即升天。因名帝女桑?!鄙A质瞧碛晔サ?,銜柴作巢顯示了其神鳥性質(zhì),這正是一個巫師以神鳥形象被火葬以求雨的神話記載。
《淮南子》記載了商湯祈雨故事,湯王時期,大旱七年。江渭河竭,沙礫流火,民眾堪苦,秋雨數(shù)年不成。史官卜后曰:“以人祭天,方能降雨。”湯王曰:“為民求雨,我自為先?!奔捞炱碛陼r,湯王披頭散發(fā),身捆引火的白茅,登上柴堆。巫師唱經(jīng)狂舞后,點燃柴堆。煙火沖天,所系白茅將要燃燒之時,頓起狂風,電閃雷鳴,暴雨大作。而殷商之圖騰正是鳳凰,商湯祈雨就是鳳凰涅槃的本來面目。從這個角度上看,鳳凰乃是扮成神鳥翩翩起舞的人,演繹的是一個關(guān)切到人類現(xiàn)實生活的祈雨儀式。
相比于鳳凰的犧牲,菲尼克斯的復(fù)活則更為徹底與壯烈?!逗喢鞑涣蓄嵃倏迫珪分姓f道:“當它快要死時,它便用芳香的樹枝和香料造巢,然后點燃,把自己燒死在里面。從柴火堆里奇妙地跳出一只新的鳳凰,新鳳凰把它父親的骨灰放到?jīng)]藥蛋里用香料燒過之后,就帶著骨灰飛到埃及的赫利奧波利斯(Heliopolis),把骨灰放在太陽神殿的祭壇上。埃及人把鳳凰同長生不死聯(lián)系起來,而這一象征手法在古代晚期具有廣泛吸引力?!边@一記載最接近郭沫若《鳳凰涅槃》的描述,這種新事物取代舊事物式的復(fù)活也更典型,具有感染力,富于浪漫的激情與生命力。
迦樓羅的形象最早出現(xiàn)于印度史詩 《摩訶婆羅多》,故事中的迦樓羅是迦葉波大仙和毗娜達的二兒子。迦樓羅的母親毗娜達,在懷孕時和迦葉波的另一個妻子伽德盧打賭,迦德盧說道:“我要有一千個有著同等神光的兒子。”毗娜達則說:“我只要兩個孩子,但是每個都要比迦德盧的兒子強大?!卞热~波同意了伽德盧的愿望。不久后,迦德盧就生了一千個蛋并孵化出一千個孔武有力的那伽子弟,而毗娜達生了兩個蛋,她等不及就偷偷敲開了其中一個蛋,由于孩子沒有發(fā)育成熟,其長子阿魯諾成了殘廢。他憤怒地詛咒母親,讓她做迦德盧的奴隸五百年,直到其次子誕生。如果毗娜達依然沒有耐心,那這詛咒將永遠不可能解開。傳說迦樓羅剛出生就神光萬丈沖天而起,被誤以為是火神的化身。迦樓羅長大后,從天宮之中搶得甘露蘇摩,換來母親的自由之身。在回來的路上遇見了毗濕奴,以成為毗濕奴的坐騎換來不死之軀,并和因陀羅結(jié)為兄弟,得到兄長的同意,生生世世以那伽為食。迦樓羅身世雖然奇特,但它出生時即與火緊密相關(guān),擁有不死之軀,這些特點又和鳳凰、菲尼克斯不謀而合。
在佛教故事中,迦樓羅每天吞食一條娜迦和五百條毒蛇,隨著體內(nèi)毒氣聚集,迦樓羅最后無法進食,上下翻飛七次后,飛往金剛輪山,毒氣發(fā)作,全身自焚,只剩一個純青琉璃心。在這個自焚故事中,迦樓羅成了佛教的殉道者。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不斷加快,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神話中的形象也隨之產(chǎn)生了變形與融合,并且被應(yīng)用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迦樓羅崇拜隨著印度教和佛教的傳播,在東亞、東南亞和南亞地區(qū),都有很大的影響。人們把迦樓羅當作力量的象征崇拜。遍布各地的毗濕奴神廟前,大都有一個迦樓羅跪在前面,如加德滿都杜巴廣場的毗濕奴廟。在中國,迦樓羅結(jié)合了古代傳說中的大鵬形象,成為佛祖的坐騎之一。中國西南的白族將迦樓羅崇拜和自身的金雞崇拜結(jié)合在一起,為鎮(zhèn)水患之神,作為自己的圖騰之一。
菲尼克斯則成了羅馬城市的標志,在美國有菲尼克斯市,即鳳凰城,這座城市氣候干旱,高溫似火的自然條件使得人們想起浴火重生的不死鳥菲尼克斯,讓這個神鳥成了新時代市民文化的象征。
鳳凰在漫長的文化交流與融合中,內(nèi)涵日益廣泛。在華夏民族遭受外來侵略的時候,或許正是這種隱含在民族深層心理的文化認同,使得我們在讀罷郭沫若的《鳳凰涅槃》之后生出濃濃的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