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團宏
摘 要:古典詩歌是我國流傳下來的藝術瑰寶,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的傳承作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詩歌教學占據(jù)著極為重要的位置。為提升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及小組合作探究意識,提升學生的古典詩歌賞析能力。
關鍵詞:合作教學法;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5-0026-02
在歷史的璀璨星河中,古典詩歌是我國流傳下來的藝術瑰寶,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教師應將學生放置在課堂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及小組合作探究意識,提升學生的詩歌鑒賞水平,提升高中語文詩歌教學成效。文章在分析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上,分析合作教學法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的意義及其應用策略。
一、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詩歌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是在簡單地為學生講解詩歌大意之后,讓學生對該篇詩歌進行默寫,將高考中經(jīng)常涉及的詩歌知識點設定為教學內(nèi)容并直接講解給學生聽,并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一些教師在詩歌教學中,依舊進行“老三樣”寫作手法分析,即分析作者生活的歷史背景、文章結構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且在講解以上內(nèi)容時幾乎占據(jù)了全部課堂教學時間。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很難因為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而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該首詩歌時的所思所想。古典詩歌文字與白話文存在很大差別,學生要想真正理解古典詩歌,存在一定的困難,然而教師并沒有按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設定教學目標,采取相應教學手段,導致學生對詩歌失去學習興趣,進而降低語文詩歌教學質量。
二、合作教學法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的意義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采用合作教學法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當學生在詩歌鑒賞過程中遇到難題時,可以通過與教師、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與合作,共同面對并加以解決。這樣,學生就能與教師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將課堂歸還給學生,采取合作教學法,讓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參與者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者,自己則在一旁起引導作用。教師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而且可以在自身與學生之間構架起一座相互溝通交流的橋梁,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高中生依舊處于青春期,他們希望自己能夠被別人關注。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被動、積極性不高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能夠表達自己想法和意見的機會。合作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使教學不再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照本宣科,而是將學生與教師放在平等位置,讓他們通過對詩歌的相互討論各抒己見。交流討論的過程,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詩歌的理解能力,還能提升學生對詩歌的鑒賞水平。與此同時,學生由于在教學中能夠表達自己獨有的想法與意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觀點,所以能夠感覺到自己是被別人尊重的,進而產(chǎn)生詩歌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三、合作教學法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
在高中詩歌合作教學中,教師在上課之前必須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本班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應該將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慮進去,并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及興趣愛好等方面進行合理搭配,保證每個小組成員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一定的個體性。另外,各小組成員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定期對其進行調整,從而保證各小組存在一定的新鮮感,令班級所有學生都能在思想上進行溝通交流,并且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2.以問題式教學法為導向
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理解作者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為了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中所隱藏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式教學法,以問題作為教學導向,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討問題、尋求答案。問題式教學法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內(nèi)容及其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詩歌賞析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學《雨巷》一課時,教師可以針對“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這句詩,向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和探討。在各組得出答案并闡述后,教師予以總結和補充,引出該篇詩歌所運用的象征性抒情手法,并給那個撐著油紙傘,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賦予象征性的意象,通過這一意象暗示作者彷徨迷茫且充滿期待的情感。教師在提問時,應將提問內(nèi)容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機聯(lián)系,還要掌握好問題的難度及深意,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詩歌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詩歌賞析能力。
3.利用合作互動提升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
合作教學法能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提升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教師在安排完班級分組之后,要讓每個小組選出一名發(fā)言人,并且對發(fā)言人進行不定期的更換,待各組做好對問題的歸納整理之后,由該發(fā)言人進行總結發(fā)言。例如,教學《念奴嬌·赤壁懷古》一文時,教師可以將班級所有小組分成正、反辯論兩方,然后由各小組選出發(fā)言人進行代表性發(fā)言,辯論內(nèi)容是“卷起千堆雪”中的“卷”字用得好不好,可以換哪個字代替。正方觀點是“卷”字用得好,并說明好在哪里;反方觀點是“卷”字用得不好,換哪個字代替更好。這樣的活動,不但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激發(fā)學生的拓展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4.利用討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合作教學模式下,討論學習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討論詩歌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以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具體操作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十分鐘的小組討論時間,討論結束后讓各小組的發(fā)言人闡述討論結果。最后,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觀點進行總結,并對學生觀點中正確的部分給予積極的肯定。這樣,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詩歌的重難點,提高詩歌教學質量和效率。
5.建立合作教學評價機制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想要更好地達到預期效果,都要建立科學完整的評價機制。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教師要想最大化地發(fā)揮合作教學法的作用,就應當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檢驗學生的詩歌賞析水平。教師對合作教學進行科學的評價后,對于優(yōu)勢之處要予以發(fā)揚,再接再厲。對于不足之處,要進行完善和改進,以期將合作教學法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化。教師對合作教學法進行評估時,可以采取的方式很多,如讓學生做試卷,讓學生以合作小組為單位進行自評,讓小組內(nèi)成員進行相互評價等。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小組與小組之間進行評比的方式,不定期選出一組最佳合作小組,這樣不但可以完善合作教學法,還可以為學生營造競爭氛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詩歌教學,而合作教學法不失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合作教學法不但可以提升高中詩歌課堂教學成效,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團結協(xié)作的氛圍。教師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中應用合作教學法時,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以問題式教學法為導向,利用合作互動提升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利用討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建立合作教學評價機制,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水平及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黃圓平.淺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古典詩歌教學中的運用[J].語文學刊,2015(20).
[2]胡曉清.同伴互助在高中詩歌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3]周毅.創(chuàng)設“學生講臺”,提升語文素養(yǎng)——淺談詩歌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華夏教師,2014(12).
[4]張春杰.自主、合作、探究——高中語文選修課詩歌模塊教學方法探索[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02).
[5]舒浩珍.合作學習法在詩歌教學中的運用——高中詩歌教學淺探[J].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