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偉
胸腰段是脊柱損傷最常見部位,損傷機制可由軸向壓縮、屈曲/牽拉、過伸、旋轉、剪切所致,胸腰椎多發(fā)脊柱骨折常合并脊髓或馬尾神經損傷[1],臨床可表現(xiàn)為局部劇烈疼痛、活動受限、站立及翻身困難,部分患者存在肌力障礙和腱反射異常。目前,外科手術是治療本病的有效措施,以傳統(tǒng)內固定術及經皮微創(chuàng)內固定術為常見術式,故本研究對胸腰椎多發(fā)脊柱骨折患者進行Sextant微創(chuàng)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與傳統(tǒng)后路開放式內固定術比較,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84例胸腰椎多發(fā)脊柱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92例。實驗組男48例,女44例;年齡39~78歲,平均年齡(57.35±6.89)歲;致傷原因:其中交通事故34例,高空墜落致傷29例,重物砸傷29例。對照組男46例,女46例;年齡36~75歲,平均年齡(58.85±7.62)歲;致傷原因:其中交通事故35例,高空墜落致傷27例,重物砸傷3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經CT等影像學檢查符合胸腰椎多發(fā)脊柱骨折的診斷標準[2];②能夠耐受相關手術者;③患者及家屬均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陳舊性胸腰椎骨折者;②臨床資料不完整者;③存在意識障礙者;④合并脊柱嚴重傷及神經者。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tǒng)后路開放式內固定術治療,術前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囑患者取俯臥位,行常規(guī)麻醉,在損傷的胸腰椎后正中部位取12 cm的縱行切口,并作標記,逐層分離肌層,暴露傷椎及上下椎體,在C型臂X線的透視條件下進行人字嵴定位,適當安裝椎弓根釘和連接棒,并使用椎弓根螺釘對正常椎骨及傷椎進行固定,分別撐開近端及傷椎椎弓根、遠端及傷椎椎弓根,實施撐開復位,糾正后凸,待透視復位效果良好,閉合切口,完成手術,術后囑其進行功能鍛煉,并隨訪3~6個月。實驗組患者接受Sextant微創(chuàng)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治療,與對照組相同,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及麻醉,在X光透視條件下,應用克氏針進行標記,并常規(guī)清潔、消毒及鋪巾,在標記點作長度為1.5 cm的縱行切口,共6處,逐層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筋膜,直至椎旁肌,使用導針將Sextant椎弓根螺釘擰入空心鉆在椎體鉆出的孔內,并置入固定棒,將椎弓根通道擴大,修復、填充傷椎,應用撐開器縱向撐開切口,在X線透視的情況下,觀察傷椎復位情況,若復位良好,使用固定螺釘和釘棒進行緊密連接,創(chuàng)面引流并逐層縫合切口,同時隨訪3~6個月,定期進行X線片復查傷椎恢復情況。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前后VAS評分、Cobb’s角、椎體矢狀面指數(shù)、椎體前緣高度、生存質量。①疼痛程度[3]:根據VAS評分對兩組患者進行疼痛程度評估,分值范圍為0~10分,分值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嚴重。②影像學指標:利用X線片對患者Cobb’s角、椎體矢狀面指數(shù)、椎體前緣高度比進行測量。③生存質量:選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量表(SF-36)對兩組患者術后生存質量進行評估[4],主要包括社會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情感職能及總體健康等項目,每項總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術后生存質量越好。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手術前后VAS評分、Cobb’s角、椎體矢狀面指數(shù)、椎體前緣高度比較 手術前,兩組患者VAS評分、Cobb’s角、椎體矢狀面指數(shù)、椎體前緣高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實驗組患者VAS評分(1.58±0.79)分、Cobb’s角(7.17±1.62)°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10±0.97)分、(11.06±1.87)°,而椎體矢狀面指數(shù)(94.76±1.03)%、椎體前緣高度比(95.06±1.3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0.39±1.40)、(73.74±1.83)%,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生存質量比較 手術前,兩組患者生存質量各項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實驗組患者社會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情感職能、總體健康評分分別為(8.98±1.35)、(9.59±1.10)、(8.84±1.53)、(9.77±1.55)、(9.06±1.85)分均高于對照組的(8.10±1.67)、(7.06±1.16)、(7.76±1.97)、(7.74±1.36)、(7.71±1.74)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VAS評分、Cobb’s角、椎體矢狀面指數(shù)、椎體前緣高度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VAS評分、Cobb’s角、椎體矢狀面指數(shù)、椎體前緣高度比較(±s)
注:與對照組手術后比較,aP<0.05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生存質量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生存質量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手術后比較,aP<0.05
胸腰椎多發(fā)性脊柱骨折是臨床骨科常見疾病,因胸腰段脊髓活動度較大,往往會由于脊髓骨折造成機體正常椎體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移位的椎體和碎骨塊可壓迫脊髓,導致出血、水腫及缺血表現(xiàn)[5],骨折局部可捫及局限性后突畸形。特別是脊髓損傷后,損傷椎體平面以下皮膚的痛覺、觸覺、溫度覺減弱或消失,下肢運動功能出現(xiàn)障礙,還可能出現(xiàn)嚴重的大小便失控現(xiàn)象,如尿潴留、尿失禁、腹瀉和便秘等,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脊髓斷裂或完全性挫滅,若不及時治療,影響傷椎功能恢復,給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帶來極大的痛苦。傳統(tǒng)的后路開放式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是治療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主要手段[6],患者術后治療效果佳,但由于手術切口較長,術中出血量多,患者術后恢復時間延長,影響其生活質量。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Sextant經皮微創(chuàng)脊柱內固定術進入臨床治療中,其微創(chuàng)的手術理念和幾何軌跡原理[7],對胸腰椎多發(fā)性脊柱骨折治療有效性高,在X線監(jiān)視下進行手術操作,通過利用擴張通道系統(tǒng),確保手術切口、鉆孔及復位的精準度,獲得良好的手術視野,準確置入并固定椎弓根螺釘,便于手術操作,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和對脊柱周圍組織的損傷,縮短術后恢復時間,降低殘留腰部乏力和腰背痛的風險,確保椎體預后恢復。本研究實驗組患者術后椎體矢狀面指數(shù)、椎體前緣高度、Cobb’s 角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Sextant微創(chuàng)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手術能有效調節(jié)患者的脊柱活動功能,實驗組患者術后生存質量有所上升,說明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較傳統(tǒng)的后路開放手術傷椎恢復快的特性,臨床治療顯著。
綜上所述,Sextant 微創(chuàng)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手術較傳統(tǒng)后路開放式內固定術而言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進椎體生理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