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朝陽 孫靜麗 陳 茜
(河南科技大學林學院,河南 洛陽 471000)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和社會需求的不斷提高,全社會對景觀中無障礙設計的建設和完善有著迫切需求。無障礙的城市景觀設計可以減少使用者的不便,充分照顧肢體受損的殘疾人士、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以及能力較弱的兒童的使用需要。為弱勢群體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便捷、舒適、充滿愛心和關懷的環(huán)境。
城市景觀中的無障礙設計,是為保證弱勢群體安全游玩園林景觀的一項設計工作,這里的障礙是指不利于特殊群體通行或休息或游玩的地方[1]。與傳統(tǒng)的景觀設計相比,無障礙設計的最主要服務人群不是公眾,而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目的是特殊群體可以自由通過,平等和積極地參與社交生活。
我國城市景觀無障礙建設的不足主要表現(xiàn)是景觀中無障礙設施的不完善、人們意識的缺乏這兩方面。
2.1.1設施不夠齊全和完善
在城市景觀中有多地方?jīng)]有無障礙設施,比如公園出入口不設置無障礙檢票通道,許多的建筑物的入口處只有臺階,沒有設置坡道;座椅坐凳較少,不能滿足使用需求;導游圖旁沒有設置盲文,園路上沒有鋪設盲道;園林綠地中的指示牌數(shù)量少,且色彩不易識別,指示牌被植物遮擋或者高度不合適。
2.1.2無障礙設施設計不合理,使用不方便
城市景觀中有些地方雖有無障礙設施,但由于設計規(guī)格并不合理無法供行使用。比如坡道設計不合理,輪椅使用者能使用的最大坡度為1∶12[2],很多的坡道坡度遠遠大于這個數(shù)值,不利于輪椅通行。
2.1.3無障礙設施遭到破壞
城市景觀中許多無障礙設施都遭到了破壞,無法保障弱勢群體安全使用。如許多公共廁所內都有無障礙廁間,廁間門上有“殘疾人專用”的標識,但廁所內部卻堆滿雜物;空間較小導致輪椅無法旋轉,廁位兩側無保持身體平衡的抓桿;地面鋪裝材料不合適,造成殘疾人、老年人和兒童摔倒等。
2.2.1設計者對無障礙的意識不高
在許多人的意識中,無障礙設施只是為社會上的少數(shù)人建造的,且利用率不高,認為無障礙設計是一種浪費。事實上,正是由于行動不便人士的需求沒有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被真正考慮,建造工程沒有按照規(guī)定的面積進行,整體設計不夠全面。如果整個社會的景觀無障礙建設是非常完整和系統(tǒng)的,弱勢群體不會受到傷害,那么他們一定是非常愿意出行的。
2.2.2無障礙設施的管理不力
近些年來,城市景觀中有很多地方無障礙設施雖然齊全,但因管理的不當而無法正常使用。還有一些無障礙設施因為遭到破壞,不僅無法使用,反而增加了使用者的障礙變得更危險。
在城市景觀的規(guī)劃設計當中考慮從弱勢群體的角度出發(fā),嘗試通過刺激感官的方法營造出他們能夠享有的公共生活空間,使他們能像健全者一樣參與到城市景觀中來。重視他們對公共環(huán)境的使用權力,不僅能夠消除他們的自卑感,也能發(fā)揮其價值,使社會更加的穩(wěn)定和諧。
3.1.1安全性
景觀設計師在設計工作中應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以確保特殊群體能夠與健全者在同一個安全的空間中活動。由于弱勢群體自身的身體、疾病、年齡等特殊情況,容易產(chǎn)生對環(huán)境認知差、刺激感知度低、忽視客觀障礙和危險傾向等問題。因此,無障礙設計需要增加適當?shù)臒o障礙設施,以確保所有人群都能更安全和更方便地使用。景觀無障礙設計的基本目標是避開障礙物和危險物體。設計師首先要樹立以特殊人群為優(yōu)先的理念,以正常身體功能為標準,以身體殘疾和視覺殘疾為主要參照和關注對象,創(chuàng)造合理的無障礙園林空間,滿足所有人融入的需求[4]。
3.1.2尊重性
無障礙設計和專為殘疾人設計又不同,專為殘疾人設計是將殘疾人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對待,設計出來的產(chǎn)品造型奇特,且不利于其他人群使用,殘疾人也會對其產(chǎn)生一些抵觸情緒,他們肯定不希望人們將其“特殊化”,他們更加希望可以與所有人共同使用一樣的產(chǎn)品。無障礙設計更向通用設計靠攏,在普通人可用的基礎上,增加對弱勢群體的考慮,使產(chǎn)品適合不同的群體使用[5],既給予了殘疾人尊重性又能服務到所有人群,使用景觀中的無障礙設施時不會感到是被憐憫的對象。比如在臺階旁加上實用的坡道,不僅乘坐輪椅可使用,推嬰兒車的人、不方便走樓梯的老年人、兒童以及騎自行車的人都可以使用。
3.1.3可交往性
可交往性是指城市景觀中應重視交往空間的營造,景觀無障礙設計除了要設置無障礙設施外,還要注意營造各類交往空間。人類情感的實現(xiàn)是建立在人際交往的基礎之上,與身體健全的人相比殘疾人會更加渴望與他人溝通,溝通可減少內心的孤獨感,并能消除自卑情結等負面情緒[6]。因此,景觀中的無障礙設施應創(chuàng)造多種多樣的交流環(huán)境,滿足殘疾人和其他弱勢群體的身心需求,景觀環(huán)境中的無障礙設計可以弱化特殊人群的心理疾病,如自卑、恐懼、孤獨、失落感等消極心理??傊?,交往空間是人們相互交流的最佳平臺,它滿足了特殊群體的心理需求使他們樹立起熱愛生活的心態(tài),還能實現(xiàn)他們之間心靈上的相互溝通。
3.1.4經(jīng)濟性
城市景觀的無障礙設計需要在滿足需求的同時考慮到經(jīng)濟成本,增加無障礙設施應通過各種措施減少投資,例如資源回收和廢物再利用等,實現(xiàn)經(jīng)濟原則,同時符合社會資源節(jié)約型的價值觀的體現(xiàn)。如果在設計階段未加考慮無障礙設計,那么在項目完成后進行無障礙改造將受到現(xiàn)有規(guī)劃和功能的制約,同時也會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無障礙環(huán)境的實施應包含在設計標準中,應該同步規(guī)劃和設計,這樣的方法才是科學和經(jīng)濟的。
城市景觀的無障礙設計只是一個開始,是保證無障礙觀賞、游玩的基礎,而良好的管理則是保證各類游客方便、無障礙觀賞、游玩的有力措施。為確保公園內所有設施不會受到破壞,員工應在公園入口處張貼告示,提醒游人注意,并禁止任何破壞行為。各類無障礙設施應正確布置,不能被其他物體侵占或挪用,使無障礙設施真正成為行動不便者能夠方便使用的設施。
應糾正大家認為無障礙設計是專為殘疾人而設計的這樣錯誤的觀念,無障礙設計不僅僅針對殘疾人,而且包含老人、兒童等所有的弱勢群體,甚至包括推嬰兒車的人、提重物的人、語言不通的人等。在人的一生中總會經(jīng)歷行動不便的時刻,每個人都是無障礙設計的受益者。城市景觀中的無障礙設計并不僅為個別群體所建設,而是為社會每個人服務的。
為確保殘疾人、老年人等行動不便群體的活動自由,鼓勵他們走出自己的內心世界,故需在城市景觀的建設中進行無障礙設計。從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出發(fā),全面考慮特殊人群和景觀的關系,營造溫馨和諧無障礙的城市景觀,滿足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使弱勢群體可以同其他人一樣享受社會物質文化成果的同時,也為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