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綠了又枯了:尋找戰(zhàn)火中的父輩》書寫了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推動下成立的抗敵演劇隊的故事。曾為抗敵演劇隊九隊成員的程季華(電影史學家)保留了許多當年的資料冊,作者據(jù)此爬梳整理,鉤沉往事,又訪談有過同樣演劇經(jīng)歷的黃永玉,寫就了該書。
作者不僅還原了抗敵演劇隊的歷史,更是透過這一切向我們呈現(xiàn)了那個時代諸多少為人知的歷史細節(jié),以及背后錯綜復雜的利益糾葛、人情冷暖。該書還重點寫到了戰(zhàn)爭中的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她們?yōu)橹冻龅目範幣c堅守。
▲嚴平 編人民文學出版社
本書全景式地描繪了20世紀50年代、60年代以及80年代至今三個不同時期長江大橋建設的恢宏畫卷,折射了新中國工業(yè)的發(fā)展歷程,展示出國家工程的磅礴氣勢,從一個側面凸顯了新中國70年的滄桑巨變與偉大成就。
作者深挖史料并進行大量實地采訪,用紀實手法、生動語言和精彩故事,為新中國建設者作傳。塑造了茅以升、李文驥、彭敏、梅旸春、李國豪等老一輩和新中國成立后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橋梁專家的群像,表現(xiàn)了我國橋梁人“為國家造橋、為人民造?!钡氖姑c擔當,樹立起一座座大國工匠的時代豐碑。
▲章劍華 著江蘇人民出版社
《南京大屠殺:日軍士兵戰(zhàn)地日記》收集了參加南京大屠殺的19名日本士兵的戰(zhàn)地日記,這些日記都是日本軍人自己書寫的陣中生活及戰(zhàn)爭、行軍情況,真實地記錄了他們從一個普通的農民應征入伍,到變成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的心靈歷程,再現(xiàn)了南京大屠殺那段殘酷的歷史。
本書收錄的戰(zhàn)地日記,除包含對大屠殺當天內容的記錄外,還包括了其他日本士兵家屬看到《朝日新聞》的報道后,聲稱“我家也有”并進而提供給作者的內容??梢哉f,每一篇戰(zhàn)地日記的背后都有作者辛勤調查的故事。
▲藤原彰 小野賢二本多勝一 著 劉峰 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