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語》“其或”詞性及語義的考證

2020-01-07 03:54
關(guān)鍵詞:尚書左傳例句

曾 妮

(福建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福建 福州 350000)

臺北市立大學(xué)中國語文學(xué)系教授何永清發(fā)表于《國文天地》第34卷第3期的一篇名為《<論語>“其或”的說解》的文章指出,各家歷來對《論語》中“其或”的說解不一,大致地看,可以分為兩派:一是以許世瑛等人為代表的,將“其或”視為兩個單位的說法;二是以倪志僩等人為代表的,將“其或”視為一個單位的說法。經(jīng)過一系列的論證,何永清教授認(rèn)為,由于漢語的字形缺乏形態(tài)變化,加上一詞多義、詞的多詞性、因句辨品等特征,使得詞和詞組的界限模糊,因此,只要言之有理,都不妨兼容并蓄。[1]69-71

《論語》中唯一一處“其或”出現(xiàn)在《論語·為政》第二十三章,原文如下: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p>

《論語》的成書時間約為公元前540年至公元前400年,也就是春秋至戰(zhàn)國初期。因此,本文選用了周代和春秋時期的傳世文獻(xiàn)中有關(guān)的句子作為語料,運(yùn)用共時描寫與歷時分析相結(jié)合的方法,考證“其或”在本句中體現(xiàn)的詞性及語義。

一、周代文獻(xiàn)中“其或”的詞性及語義分析

通過查詢北京大學(xué)中國語言學(xué)研究中心漢英雙語語料庫,發(fā)現(xiàn)周代的傳世文獻(xiàn)中共出現(xiàn)了三處“其或”連用的例句:

例1 每歲孟春,遒人以木鐸徇于路,官師相規(guī),工執(zhí)藝事以諫,其或不恭,邦有常刑。(《尚書·夏書·胤征》)

例2 爾忱不屬,惟胥以沈。不其或稽,自怒曷瘳?(《尚書·商書·盤庚中》)

例3 簡厥修,亦簡其或不修;進(jìn)厥良,以率其或不良。(《尚書·周書·君陳》)

例1中“其或不恭,邦有常刑”,“其”為表示確定語氣的語氣詞,“或”作主語,相當(dāng)于“有的人”?!妒?jīng)注疏·尚書正義》曰:“其有違諫不恭謹(jǐn)者,國家則有常刑?!盵2]182意即:有廢職懈怠不恭謹(jǐn)?shù)墓賳T,國家有固定的刑罰。

例2中“不其或稽,自怒曷瘳”,《十三經(jīng)注疏·尚書正義》曰:“茍不欲徙,惟相與沉溺于眾。不欲徙之言,不其有考驗于先王遷徙之事。汝既不考于古,及其禍至,乃自忿怒,何所瘳差也?”[2]237“其”為表示確定語氣的語氣詞,“或”在此處譯為“能”。王叔岷《古籍虛字廣義》卷二將“或”訓(xùn)為“能”,并舉例“殷其弗或亂正四方”(《尚書·商書·微子》)[3]95,可見,在《尚書》中,有“或”譯為“能”的其它實例。王引之《經(jīng)傳釋詞》卷五將此處的“其”訓(xùn)為“之”[4]33,作“稽”的代詞賓語。“之”在否定句中作為賓語可以前置,但“其”不滿足這樣的條件。

例3句子的語義在《十三經(jīng)注疏·尚書正義》中釋為:“簡別其德行修者,亦別其有不修者”“進(jìn)顯其賢良者,以率勉其有不良者”[2]493?!柏省弊鳛榇~,相當(dāng)于“其”,可譯為“他們的”?!捌洹钡倪@種代詞用法在《尚書》的其他篇目中亦有出現(xiàn),例如“王置諸其左右”。而“或”在此句中作語氣助詞,無實義。即移除“或”,寫作“簡厥修,亦簡其不修;進(jìn)厥良,以率其不良”,句意不變。“或”的這種用法在同時期的《詩經(jīng)》中亦有出現(xiàn),例如“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王引之釋詞:“言無不爾承也?;颍Z助耳。”[5]673

例1中的“其”,很多人視之為假設(shè)連詞,但這種解釋至少遇到了兩個問題:其一,“其”的假設(shè)連詞的用法是怎么來的?其二,“其”用作假設(shè)連詞在《尚書》中是否具有普遍性?

我們先來看第二個問題,通過對《尚書》進(jìn)行檢索,我們發(fā)現(xiàn)“其”共有248例,其中表確定語氣的176例左右,約占總數(shù)的71%。如:

(1)帝曰:“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尚書·虞書·堯典》)

(2)肆予以爾眾士,奉辭伐罪。爾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勛。(《尚書·虞書·大禹謨》)

(3)禹曰:“吁!咸若時,惟帝其難之?!?《尚書·虞書·皋陶謨》)

(4)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尚書·虞書·益稷》)

(5)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尚書·夏書·禹貢》)

(6)爾尚輔予一人,致天之罰,予其大賚汝。(《尚書·商書·湯誓》)

(7)若顛木之有由孽,天其永命我于新茲邑,其紹復(fù)先王之大業(yè),底綏四方。(《尚書·商書·盤庚上》)

(8)故有爽德,自上其罰汝,汝罔能迪。(《尚書·商書·盤庚中》)

(9)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爾百姓于朕志。(《尚書·商書·盤庚下》)

(10)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以俟?fàn)柮?;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珪。(《尚書·周書·金縢》)

《尚書》中“其”疑似表假設(shè)的僅有2例,除例1外,尚有1例:

(11)其爾萬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無以爾萬方。(《尚書·商書·湯誥》)

其實,這里的“其”仍是表示確定語氣,并不表示假設(shè)。比較:

(12)其汝克敬以予監(jiān)于殷喪大否,肆念我天威。(《尚書·周書·君奭》)

(13)其汝克教德,明我俊民,在讓后人于丕時。(《尚書·周書·君奭》)

(14)爾眾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尚書·周書·泰誓》)

(15)爾其孜孜,奉予一人,恭行天罰。(《尚書·周書·泰誓》)

“其”放在主語前后無別,都是表示確定的語氣。如果說《湯誥》中的一句有假設(shè)的意味,那也是句子的深層結(jié)構(gòu)賦予的,它需要通過句子的整體意思去體會,這也是人們常說的意合。假設(shè)并沒有在表層結(jié)構(gòu)中用語法標(biāo)記加以顯示,也就是說句子的“其”并沒有承擔(dān)表示假設(shè)的功能。例1與其相似,“其或不恭,邦有常刑”的假設(shè)意味,也是句子的深層結(jié)構(gòu)賦予而在句子表層整體結(jié)構(gòu)上實現(xiàn)的,“其” 表示確定語氣,不表示假設(shè)。

再來看第一個問題,認(rèn)為“其”表假設(shè)的學(xué)者無法回答“其”的假設(shè)義從何而來。詞義系統(tǒng)是一個整體,突然冒出一個意義,跟其他意義都沒有聯(lián)系,未免有點想當(dāng)然,很不嚴(yán)謹(jǐn)。把“其”看作表示確定意義的語氣詞,不光有大量的語料支撐,也容易說明其來源?!捌洹庇米髦甘敬~,表示的對象是確定的,在此基礎(chǔ)上發(fā)生虛化,引申用來表示確定語氣,自然而然,符合引申規(guī)律。

綜上所述,在周代的傳世文獻(xiàn)中,僅《尚書》中出現(xiàn)了三處“其或”連用的例句,且都是作為兩個獨立的單位使用?!捌浠颉边B用可以是 “語氣助詞(表確定語氣)+‘有’”“語氣助詞(表確定語氣)+‘能’”“代詞+語氣助詞”三種情況。

二、春秋時期文獻(xiàn)中“其或”的詞性及語義分析

在春秋時期的《國語》《左傳》《論語》的眾多篇目中,“其或”連用的例句共有十處。

例1 今周室少卑,晉實繼之,其或者未舉夏郊邪?(《國語·晉語·鄭子產(chǎn)來聘》)

例2 今邢方無道,諸侯無伯,天其或者欲使衛(wèi)討邢乎?(《左傳·僖公十九年》)

例3 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例4 子其或者欲已亂於齊乎?(《左傳·宣公十七年》)

例5 晉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左傳·昭公七年》)

例6 天其或者正訓(xùn)楚也,禍之適吳,其何日之有?(《左傳·哀公元年》)

以上六個例句中,“或者”可解釋為“也許”,用作語氣副詞,表達(dá)說話者的推測。王引之在《經(jīng)傳釋詞》卷九中指出,“或諸,即或者”[4]58,此處的“者”和“諸”皆“之乎”二字的合聲。一般認(rèn)為,“諸”是代詞“之”和介詞“乎”的合音,但以上六個例句中的“者”并不能拆分出一個代詞和一個介詞,因此,王引之的說法存疑。劉淇在《助字辨略》中指出,“或”與“或者”同,是“疑辭,猶云‘無乃’也”[6]279。劉淇的說法較為合理,以上六個例句中的“者”是助詞,附著在“或”后面作為輔助之用,構(gòu)成“或者”一詞,用作語氣副詞。這種用法在《左傳》的其它篇目中亦有體現(xiàn),例如“后之人,或者將敬奉德義”(《左傳·宣公十五年》),此句中的“或者”,僅體現(xiàn)了“或”作為語氣副詞的意義,而“者”作為助詞無實義,僅表示構(gòu)詞語素。以上六個例句中的“其”作為一個獨立的單位,同樣是語氣副詞,表推測語氣。在句法結(jié)構(gòu)上,“其”與“或者”構(gòu)成同義副詞并用的現(xiàn)象,推測的語氣更加明顯。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對例3的“其或者”訓(xùn)曰:“‘其’與‘或者’皆表示不肯定之副詞,此處強(qiáng)調(diào)其語氣,故連用?!盵7]408對例4的“其或者”訓(xùn)曰:“其,表將然之副詞?;蛘撸聿豢隙ㄖ痹~”[7]774。按:此處“其”“或者”應(yīng)該也是皆表不肯定之副詞,是同義副詞連用的情況,而“將然”的語義應(yīng)來源于“欲”。

例7 賞而去之,其或難焉。(《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例8 彼其發(fā)短而心甚長,其或?qū)嬏幬乙印?《左傳·昭公三年》)

例9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為政篇》)

例7中的“其或”一詞,《春秋左傳注》釋為:“其或,不肯定副詞,語較婉轉(zhuǎn)”[7]1057。例8中的“其或”在《春秋左傳注》中也有詳盡的解釋:“其、或皆表不肯定之副詞,其或連用,與襄二十一年傳‘其或難焉’同”[7]1243。按:從語法上看,這兩處的“其”“或”均為表示推測語氣的語氣副詞, “或”與“或者”同,這里的“其”和“或”也是兩個同義副詞連用。

通觀以上春秋時期“其或”的8個用例,“其”“或”無一例外是同義副詞連用,表推測語氣。西周時期用來表示確定語氣的“其”,到了春秋時期卻用來表示推測語氣,看似差異很大,其實這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還是顯而易見的。推測是一種不完全確定,或者說心理上是確定的,只是還沒出現(xiàn)相應(yīng)的客觀結(jié)果而已。比如例3,“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其上下文是:

(晉公子)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叔詹諫曰:“臣聞天之所啟,人弗及也,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晉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離外之患,而天不靖晉國,殆將啟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從之,三也。晉鄭同齊,其過子弟固將禮焉,況天之所啟乎?”

叔詹綜合三方面的情況,堅信晉公子回國繼承君位符合天意,確定無疑。只不過這個結(jié)果還暫時沒有實現(xiàn)而已。再如例8,“彼其發(fā)短而心甚長,其或?qū)嬏幬乙印?。其上下文是?/p>

齊侯田于莒,盧蒲嫳見,泣且請曰:“余發(fā)如此種種,余奚能為?”公曰:“諾,吾告二子?!睔w而告之。子尾欲復(fù)之,子雅不可,曰:“彼其發(fā)短而心甚長,其或?qū)嬏幬乙??!?/p>

盧蒲嫳因參與齊國內(nèi)亂被流放,幾年后,齊侯到莒地打獵,盧蒲嫳求見齊侯要求回國,向齊侯聲淚俱下地表示:自己的頭發(fā)還剩下稀疏的幾根,如此年邁,回去后也做不出什么危害國家的事情了。齊侯將他回國的事交給子尾、子雅兩個大臣處理。子尾想讓他回來,子雅不同意,說:“他的頭發(fā)雖短但謀慮深遠(yuǎn),(如果讓他回來),我們的皮就會被他剝下當(dāng)席子睡了?!睂τ诒R蒲嫳其人,子雅有著清醒的認(rèn)識,“其或?qū)嬏幬摇?,雖然是一種推測,但子雅在心理上認(rèn)為這將是確定無疑的一個結(jié)果。

根據(jù)以上的語料和分析,例9“其或繼周者”中的“其或”語法性質(zhì)和語義就十分清晰了。“其”是表推測的語氣詞,“或”是動詞,正如《論語正義》所言:“‘或’之言有也。”[8]72“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意思就是:恐怕將來出現(xiàn)接著周朝而建立起來的朝代,(他們的政治制度)即使過了一百個朝代,也是可以預(yù)知的。“百世可知”,孔子在心理上是堅信不疑的,但這僅僅是基于夏商周制度連續(xù)性基礎(chǔ)上的一種推理,所以這里的“其”表推測語氣,而不是確定語氣。有學(xué)者認(rèn)為本句中的“其或”是表示測度的兩個語氣副詞連用,如果是這樣的話,“繼周者”就是一種已然的事實,而不是推測的結(jié)果了,因而難以成立。文獻(xiàn)中的“有繼”也可為本句中的“或”訓(xùn)“有”提供佐證:

(1)君子能勞,后世有繼。(《國語·魯語下》)

(2)吾聞之: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能勤,有繼。(《左傳·宣公十一年》)

綜上所述,在春秋時期的傳世文獻(xiàn)中,有“其或者”和“其或”兩種用法,且都是作為兩個獨立的單位使用。“其”均表推測語氣,“或”“或者”一般也是表推測語氣,只有在《論語》“其或繼周者”中是一個動詞,表示“有”的意思。

結(jié)論

《論語》中唯一一處“其或”的意義,并不像何永清教授說的那樣,既可以看作一個單位,也可以看作兩個單位。通過分析周代至春秋時期的傳世文獻(xiàn),發(fā)現(xiàn)共有十二處“其”“或”連用的例句,其中有六句可以視為“其”與“或者”連用?!捌洹薄盎?或者)”連用有五種情況:“語氣助詞(表確定語氣)+‘有’”“語氣助詞(表確定語氣)+‘能’”“代詞+語氣助詞”“語氣助詞(表推測語氣)+語氣助詞(表推測語氣)”“語氣助詞(表推測語氣)+動詞”。“其”“或(或者)”均為兩個單位,同時期的《論語》中的也不例外,其中的“其”是表推測的語氣詞,“或”為動詞,是“有”的意思。

猜你喜歡
尚書左傳例句
節(jié)錄《尚書·君奭》小楷
《左傳》“攝官承乏”新解
《左傳》疑難考辨一則
《左傳》“譏失教也”句獻(xiàn)疑
從善如流
謙虛
《尚書》中“迪”釋為“由”新探
好詞好句
好詞好句
好詞好句
桂阳县| 上犹县| 平和县| 漳州市| 繁峙县| 华宁县| 缙云县| 酉阳| 年辖:市辖区| 正定县| 云霄县| 确山县| 古丈县| 通江县| 文山县| 景谷| 满洲里市| 许昌县| 金沙县| 藁城市| 博客| 子长县| 满洲里市| 磐石市| 中牟县| 鸡西市| 札达县| 上林县| 郎溪县| 徐水县| 疏勒县| 龙泉市| 白河县| 来安县| 玉树县| 镇江市| 崇阳县| 璧山县| 大埔县| 南乐县| 黄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