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柳
謝小娥故事的文本流變及其文化內(nèi)涵
陳柳
(廣西大學 文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謝小娥故事最早見于唐代李公佐的傳奇小說《謝小娥傳》,歷經(jīng)千年流傳,故事主題、情節(jié)、人物形象等經(jīng)歷了一個復雜的流變過程。唐宋時期,謝小娥作為一個符合封建社會倫理道德的貞節(jié)楷模從小說文本逐漸進入到史傳中;明清時期,在個性解放思潮的影響下,文人開始對謝小娥的智慧與勇氣進行歌頌。采用中國敘事文化學的方法對謝小娥故事進行梳理,可以揭示這一故事在不同時期的演變以及文化內(nèi)涵的變異。
謝小娥;流變;貞節(jié);個性解放;文化內(nèi)涵
謝小娥的故事最早見于唐代李公佐的《謝小娥傳》,歷經(jīng)小說、話本、雜劇等多種文學體裁的傳播,故事主題、情節(jié)、人物形象等在流變過程中發(fā)生了復雜的變化:唐宋作家將謝小娥作為貞節(jié)楷模進行傳揚;明清時期,故事的貞節(jié)主題逐漸淡化,作家開始對作品中的女性智慧進行歌頌。本文采用中國敘事文化學的方法對謝小娥故事進行梳理,探討這一故事在不同時期的演變以及文化內(nèi)涵的變異。
謝小娥的故事首見于唐代李公佐所撰傳奇小說《謝小娥傳》。《謝小娥傳》開篇以史家筆調(diào)交代人物的姓名、出身和籍貫。謝小娥的父親、丈夫被盜賊劫殺,她在李公佐的幫助下,解開讖語,獲悉仇人名字,遂女扮男裝受雇于仇家,然后伺機手刃申蘭、活捉申春為親人報仇。復仇歸來的謝小娥為夫守節(jié),最終選擇出家為尼。李公佐筆下的謝小娥勇敢剛毅,為了報仇隱忍多年,對父親孝順有加,對丈夫忠貞不渝,是一個符合儒家道德傳統(tǒng)的女性形象。
與李公佐同時期的李復言據(jù)《謝小娥傳》寫成《尼妙寂》,收入傳奇集《續(xù)玄怪錄》中。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名稱皆有所改變,但其父親和丈夫托夢留字謎、李公佐解謎、盜賊為申蘭申春等主要情節(jié)均為一致。如元和八年改為貞元十一年,豫章人謝小娥變成了江州潯陽的葉氏,丈夫由歷陽俠士段居貞變成了潯陽商賈任華,故事發(fā)生地點由江西擴大范圍到了湖北、湖南等地。明代胡侍《真珠船》卷六《謝小娥》曾對二文的關系進行過辨析。與《謝小娥傳》宣揚婦女貞節(jié)的主題不同,《尼妙寂》旨在宣揚佛教,文中加入了大量的佛教用語,如:“與其仇者,得不同天,碎此微驅(qū),豈酬明哲,梵宇無他,唯虔誠法象,以報效耳?!盵1]908為了迎合佛家思想,達到宣揚佛教的目的,《尼妙寂》不僅將葉父不能在夢中直接說出仇人之名的原因歸結于“幽冥之意,不欲顯言”[1]907,還將《謝小娥傳》中小娥手刃申蘭的情節(jié)改成妙寂趁賊醉而擒之,而妙寂出家的原因也由為夫守節(jié)變成其一心向佛主動出家。這些改動不僅給故事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還在細節(jié)上凸顯了妙寂對佛教的主動與虔誠。
李公佐以自敘的方式展開故事,交代了確切的時間、地點及人物蹤跡,給人以較強的真實感,因而古人認為謝小娥的故事是真實發(fā)生的,如鐘瑞先在《虞初志》中評價:“此系當時實事,故文不甚雋永?!盵2]20成書于北宋嘉祐五年的《新唐書》,將李公佐《謝小娥傳》的故事當作歷史真人真事,納入《列女傳》,以宣揚孝婦和貞節(jié)觀念。為了符合史書體例,《新唐書?列女傳》“段居貞妻謝”條以第三人稱進行敘述,刪掉了李公佐以第一人稱自述的內(nèi)容,故事主體保留了托夢、解謎、殺盜、出家等主要情節(jié),但將十二言隱語的具體內(nèi)容略去,解謎過程亦一筆帶過,并將原來故事中的潯陽太守張公改為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張錫。
北宋董賓卿在《仙跡跋》中云“頗類仙人謝小娥筆”,在宋人眼中,謝小娥似乎已然成仙。曾慥《類說》卷十一《幽怪錄》中對《尼妙寂》進行節(jié)錄,題為《申蘭申春》;《類說》卷二十八《異聞集》對《謝小娥傳》進行節(jié)錄;祝穆的《古今事文類聚》別集卷六據(jù)《尼妙寂》進行節(jié)錄,題為《解字識盜》。這些文本的載錄均本于《謝小娥傳》或《尼妙寂》,在情節(jié)上進行大量刪減,但保留原故事的主體部分,對隱語內(nèi)容及公佐解謎過程均進行了詳細描寫。
南宋王象之的《輿地紀勝》卷二十六所載《唐烈女謝小娥》本于《新唐書》,卷三十四《江南西路?臨江軍?人物》所記載的故事則與前作迥異。故事中不僅沒有出現(xiàn)具體時間,而且謝小娥的父親由商賈變?yōu)閺V州兵官,盜賊申蘭、申春變?yōu)辂}商李氏,亡者夢托隱語、李公佐解謎、小娥為夫守貞等情節(jié)亦盡刪。
始修于宋代、重修于明代崇禎六年的《隆慶臨川府志》,則視謝小娥為宋人,列其事跡入《人物?貞烈傳》。故事與《輿地紀勝》卷三十四的記載基本一致,二者均未說明此故事的來源,反倒是明人談遷在《棗林雜俎》中有所提及?!稐椓蛛s俎》“和集”《幽冥?顧曠》引《臨川府志》對謝小娥的記載,文末注云:“相國李紳有傳?!盵3]522談遷所言“相國李紳”者,應為唐代詩人李紳。李紳于開成五年任淮南節(jié)度使,后入京拜相,其作品《謝小娥傳》今已不傳。李劍國認為,《謝小娥傳》與《尼妙寂》雖多有歧異,但大致猶合,唯有署名李紳所撰的故事版本內(nèi)容頗殊[4]。從《謝小娥傳》與《尼妙寂》兩個文本來看,謝小娥的故事在當時主要流傳于江西一帶,李紳曾于長慶三年任江西觀察使,應在此時聞謝小娥故事,并據(jù)民間傳聞而作《謝小娥傳》。然而,除了談遷所注外,目前尚無其他文獻記載可證明,《輿地紀勝》卷三十四所記載的謝小娥故事源于李紳已失傳的《謝小娥傳》。因而,筆者認為此故事作者尚且存疑。
到明清時期,謝小娥故事產(chǎn)生了新的變化,明清文人開始對謝小娥的智慧與堅忍進行歌頌。當代學者已經(jīng)注意到這種變化,寧稼雨便認為唐宋人多以貞節(jié)旌揚其事,不免酸腐,而明人所評才方得其真趣[5]。湯顯祖、袁宏道在《虞初志》的批語中贊謝小娥的智勇勝于男子,馮夢龍將故事改寫收入《增廣智囊補》里,凌濛初在《李公佐巧解夢中言謝小娥智擒船上盜》中對謝小娥的人物形象進行了重新塑造,王夫之的《龍舟會》則賦予了故事新的時代內(nèi)涵。
《李公佐巧解夢中言謝小娥智擒船上盜》在原來故事的基礎上增添了大量情節(jié)、人物、細節(jié)和心理描寫,并對原作的一些漏洞與疑點進行了妥帖處理,使內(nèi)容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補充。漁翁相救、小娥勸酒、張公審案等情節(jié)的擴充,不僅使得故事更加豐富完備,還從多角度、多層次刻畫了謝小娥智勇堅毅的人物形象。同時,小說首次對謝小娥的外貌進行描寫,言其“身體壯碩如男子形”[6]221,為下文小娥女扮男裝卻未被識破、身為女子卻能手刃壯漢等故事情節(jié)給予了合理的解釋。凌作雖然增添了諸多情節(jié)人物,但尚未脫離自唐宋以來故事的基本模式,其突出點在于對謝小娥故事主題的更變以及人物形象的重新刻畫。
王夫之的雜劇《龍舟會》,全名《鸚鵡洲游人拆字龍舟會烈女報冤》。全劇共四折一楔子,不僅在情節(jié)設置和人物刻畫上做出了巨大改動,還將故事置于國家災難的時代背景中,使作品具有更加廣泛的社會意義和深沉的歷史價值。首先,《龍舟會》對故事發(fā)生時間進行了改變。王夫之將故事發(fā)生時間置于安史之亂后的唐德宗時期,將謝小娥殺賊時間安排在端午節(jié)。這樣安排故事背景,展現(xiàn)了作者王夫之作為明清易代之際的遺民的憂憤之情。其次,《龍舟會》對人物姓名及身份進行了改動。雜劇將謝父改名為“謝皇恩”,寓意感謝明朝的恩德;小娥丈夫更名為“段不降”,表現(xiàn)自己誓然不向清廷投降的決心。而小說中清廉正直的太守張公,則變?yōu)樨澙犯瘮〉拇淌峰X為寶,以此批判明末官場的黑暗與腐敗。另外,雜劇通過情節(jié)的增設,著重刻畫了一個“雖巾幗之流,有丈夫之氣”[7]892的新烈女形象。王夫之在《龍舟會》中貫注強烈的反抗民族壓迫的感情,將作品與民族矛盾相聯(lián)系,使故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同時也豐富了故事本身的思想內(nèi)涵。
此外,《虞初志》《明統(tǒng)一志》《綠窗女史》《客座贅語》《遺愁集》《全唐詩》《女聊齋志異》等書籍中也都記載了謝小娥的故事,但基本與《謝小娥傳》《尼妙寂》所敘無異。
唐宋時期的謝小娥故事主要延續(xù)李公佐《謝小娥傳》的相關敘述。這一時期,大量的小說、正史、地方志等文獻贊揚謝小娥的貞節(jié)行為,并將其視為貞節(jié)楷模進行宣揚,反映了貞節(jié)觀念在當時不斷被強化。
這種重視女性貞節(jié)的文化心理,源于中國古代以“家庭—宗族—國家”三位一體的宗法制社會結構。統(tǒng)治階級對婦女貞節(jié)的重視,最終目的是為了鞏固皇權和維護上層政治與社會的穩(wěn)定。唐初社會風氣開放,女子享有較高的自由與地位,貞節(jié)意識較為淡薄,婦女改嫁亦為常事。朱熹曾說:“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閨門失禮之事,不以為異。”[8]安史之亂后,由于社會動蕩不安,中央集權日漸衰落,有識之士開始呼吁重振儒學以挽救國家秩序。韓愈在《與孟尚書書》中道:“楊墨交亂,而圣賢之道不明,則三綱淪而九法斁,禮樂崩而夷狄橫,幾何其不為禽獸也!”[9]隨著儒學、禮教的逐漸復興,中唐時期的統(tǒng)治階層與儒家士子開始重新重視女子禮教,提倡女子禮法,關注女子貞節(jié)。如唐宣宗就曾頒布詔令禁止公主再嫁:“夫婦,教化之端。其公主、縣主有子而寡,不得復嫁?!盵10]3672這一做法可以視為統(tǒng)治者從皇室成員入手,標榜貞節(jié)風氣而采取的措施。
統(tǒng)治者在政治上竭力推行“三綱”,強調(diào)婦德,儒家士大夫們也常從儒家思想與男性視角方面對女子德行進行點評,對其違背傳統(tǒng)禮教的行為進行批判,通過文學作品對謹守婦德的行為進行宣揚。曾于貞元中期與白行簡“話婦人操烈之品格”[1]3991的李公佐,作《謝小娥傳》的初衷是為宣揚謝小娥的貞節(jié)品行,塑造謝小娥這個文學形象的目的是要樹立一個符合儒家倫理道德的貞節(jié)楷模,以肅清社會風氣。為給父親、丈夫報仇,謝小娥女扮男裝行走江湖,不懼危險而傭保于仇家,只為等待最佳時機手刃仇人,將盜賊一網(wǎng)打盡。為了復仇,她忍辱負重潛伏多年,實是膽大心細、勇敢機智。混跡江湖時為保名節(jié)而女扮男裝,面對豪族爭相求聘時拒嫁出家,這些都是謝小娥為丈夫守貞所做的舉動,也是作者極力渲染與贊揚之處:“誓志不舍,復父夫之仇,節(jié)也;傭保雜處,不知女人,貞也。女子之行,唯貞與節(jié),能終始全之而已。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亂常之心,足以觀天下貞夫孝婦之節(jié)?!盵1]4032
與李公佐同時代的沈既濟、白行簡,亦通過撰寫《任氏傳》《李娃傳》等傳奇故事,對謹守貞節(jié)的婦女表示頌揚?!度问蟼鳌分械暮m非人類,卻恪守儒家的貞節(jié)要求,在面對強暴時以死抗爭,誓死維護自己的貞操。沈既濟在文末贊道:“異物之情也有人道焉!遇暴不失節(jié),狥人以至死,雖今婦人有不如者矣。”[1]3697白行簡亦在《李娃傳》中對李娃的操行發(fā)出感慨:“嗟乎,倡蕩之姬,節(jié)行如是,雖古先烈女,不能逾也?!盵1]3991可見此時的儒家士大夫?qū)D女貞節(jié)的重視與推崇。
宋人對《謝小娥傳》的改寫基本沿襲了李公佐的觀點,將謝小娥視為貞節(jié)楷模進行宣揚?!缎绿茣穼⑵涔适率杖搿读信畟鳌?;王象之在《輿地紀勝》中根據(jù)《新唐書?列女傳》的故事內(nèi)容改為《唐烈女謝小娥》;據(jù)宋修州志于明代重修的《隆慶臨川府志》則將謝小娥視為宋人,收入《人物?貞烈傳》中。
在正史中撰寫《列女傳》以發(fā)揮政教功能的傳統(tǒng)始于西漢劉向。劉向《列女傳》首開為婦女立傳的先河。此后,正史、方志均仿照《列女傳》的體例設置“列女”專欄。在這一過程中,對女性入選的標準逐漸有了側(cè)重點。如章學誠所言:“后世史家所謂列女,則節(jié)烈之謂,而劉向所敘,乃羅列之謂也?!盵11]婦女的貞節(jié)操守逐漸成為史家最為看重的品德,“列女傳”也演變?yōu)榱恕傲遗畟鳌?。《新唐書》成書于宋仁宗時期,晚于《舊唐書》一百余年。與《舊唐書?列女傳》相比,《新唐書?列女傳》新增26人,且多為如謝小娥一般具有貞烈品質(zhì)的女子,由此可見,宋人對貞節(jié)觀念越發(fā)重視。《新唐書?列女傳序》云:“唐興,風化陶淬且數(shù)百年,而聞家令姓窈窕淑女,至臨大難,守禮節(jié),白刃不能移,與哲人烈士爭不朽名,寒如霜雪,亦可貴矣。今采獲尤顯行者著之篇,以緒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之懿云?!盵10]5816謝小娥為父報仇,是孝;為夫守志出家,是節(jié)。身兼孝順與貞節(jié)品質(zhì)的謝小娥,自然成為宋代儒士們所要積極宣揚的婦德榜樣。
在《新唐書》之前,謝小娥的故事并未載入任何史籍資料,僅存在于《謝小娥傳》《尼妙寂》等唐傳奇作品中,其真實性尚待考證。然而,《新唐書》的編纂者卻將小說故事認作真人真事載入正史以示教化,可見宋人對謝小娥的貞烈品性及故事中所體現(xiàn)的貞節(jié)文化的認同?!缎绿茣?列女傳》“段居貞妻謝”條中,作者將敘述重點放在謝小娥如何復仇盡孝、為夫守貞等情節(jié)上,至于夢境、解謎等內(nèi)容則一筆帶過。而小娥殺賊后不僅被免罪,還要受到朝廷的旌表,更是表現(xiàn)出封建社會對女性貞節(jié)、孝義文化的推崇。
北宋時期,周敦頤、程顥、程頤等人創(chuàng)始理學,他們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將封建倫理道德提到“天理”的高度,對婦女的貞節(jié)觀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當有人問及貧窮孀婦可否再嫁時,程頤明確指出“餓死事極小,失節(jié)事極大”[12]。程頤等人的婦女觀被朱熹所繼承,他認為“生為節(jié)婦,斯亦人倫之美事”[13]。深受禮教影響的宋代士大夫階層鼓吹婦女的貞節(jié)、婦德,因而代表官方思想、由官方所編寫的《新唐書》及地方府志等典籍,多呈現(xiàn)推崇婦女貞節(jié)觀的現(xiàn)象。《新唐書?列女傳》《臨川府志》等文獻對謝小娥事跡的記載,具有相當?shù)慕袒c警世意味。
明清時期是謝小娥故事的重大轉(zhuǎn)折期,從湯顯祖等人的評點以及凌濛初、王夫之筆下不斷增加的情節(jié)設置可以看出,故事的貞節(jié)主題已經(jīng)明顯淡化,作品明顯表現(xiàn)出歌頌女性的傾向。故事貞節(jié)主題的淡化,對女性的歌頌,得益于晚明時期個性解放思潮的盛行。
明代中葉以后,以倡導人性自由為出發(fā)點的王陽明心學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潮,受其影響,李贄、何心隱、羅汝芳等人對程朱理學乃至整個傳統(tǒng)封建禮教進行了尖銳的揭露與批判,極力追求個性自由和人格獨立。在這股思潮的影響下,與“理”相對立的“情”被推崇至極,主情意識對傳統(tǒng)的婚姻模式與觀念產(chǎn)生了強烈的沖擊,儒家士人思想中傳統(tǒng)的婦女貞操觀念也因此發(fā)生變化。如李贄大膽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男尊女卑觀點,反對思想禁錮,主張男女平等,他在《答以女人學道為見短書》中提出:“謂人有男女則可,謂見有男女豈可乎?謂見有長短則可,謂男子之見盡長,女人之見盡短,又豈可乎?”[14]同時,李贄還大力贊揚歷史上有作為的杰出女性,盛贊她們在才智與見識方面勝于男子。
受個性解放思潮以及李贄等人男女平等觀念的影響,湯顯祖等人在《虞初志》中對謝小娥故事的評點并未像唐宋人那般酸腐,不僅絲毫未提貞節(jié),反而大力稱贊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離奇,歌頌小娥個性之英烈。湯顯祖稱贊謝小娥“一番堅忍沉毅力量,的是偉男子”[2]18,與李贄對古代杰出婦女的贊揚如出一轍。強調(diào)“率性而行,是謂真人”的袁宏道,則認為“如此女郎,抹殺古今多少須眉丈夫”[2]18。當小娥在強盜家中看到自己父親舊物“未嘗不暗泣”時,袁宏道不由對小娥堅忍智勇的個性進行贊揚:“至此觸物增悲,自應求報,獨娥一柔脆女流,乃才被殺劫,便能銳志竭謀,必欲宛轉(zhuǎn)求濟而后已,因是大奇?!盵2]19與湯顯祖、袁宏道等人關注人物性格不同的是,屠隆更為重視故事情節(jié)的設定。在屠隆看來,謝小娥父親、丈夫托夢設謎,沒有直接告知仇人名字,這一情節(jié)的設置“不如此不奇”。而對于謝小娥手刃申蘭、生擒申春的處理,屠隆則評道:“一手刃,一生擒,其黨數(shù)十,悉就擒戮,如此快心事,千古未許有二?!盵2]19在新思潮的影響下,湯顯祖、袁宏道、屠隆等人并未受謝小娥故事中宣揚的貞節(jié)觀念的影響,反而對謝小娥堅忍的個性進行歌頌,他們的評點不僅體現(xiàn)了個人思想觀念上的進步,表現(xiàn)出新時代的思潮風向,更是對后人改編此故事產(chǎn)生了影響。
和李贄、湯顯祖等人一樣,馮夢龍亦肯定婦女的才智,他在《智囊》中專列《閨智部》一卷,對古今才女的事跡與才智進行表彰。馮夢龍在開篇便對傳統(tǒng)的偏見進行了批判:“語有之:‘男子有德便是才,婦人無才便是德?!淙?,豈其然乎!……夫才者,智而已矣,不智則懵,無才而可以為德,則天下之懵婦人毋乃皆德類也乎?”[15]875馮夢龍將謝小娥的故事寫入《閨智部?雄略》中,總評曰:“士或巾幗,女或弁冕。行不逾閾,謨能致遠。睹彼英英,慚斯谫谫?!盵15]911文末,他對謝小娥的堅忍個性進行了稱贊:“其智勇或有之,其堅忍處,萬萬難及?!盵15]931
在晚明主流思潮的影響下,凌濛初在擬話本集“二拍”中塑造了眾多悖逆?zhèn)鹘y(tǒng)倫理的人物形象,并多層面地呈現(xiàn)了主體的精神覺醒與貞操觀念的淡化。在《滿少卿饑附飽揚焦文姬生仇死報》一文中,凌濛初對歧視女性的婚姻制度與貞節(jié)觀念提出了質(zhì)疑:“天下事有好些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人再嫁,便道是失了節(jié),玷了名,污了身子,是個行不得的事,萬口訾議……女人少有外情,便是老大的丑事,人世羞言;及至男人家撇了妻子,貪淫好色,宿娼養(yǎng)妓,無所不為,總有議論不是的,不為十分大害。所以女子更加可憐,男子更加放肆?!盵16]凌濛初對婦女的同情和對女性權益的肯定,體現(xiàn)了他進步的女性觀,使作品散發(fā)出晚明個性解放思潮所特有的時代氣息。
凌濛初小說理論的核心之一是向“耳目之內(nèi)”求奇,主張小說創(chuàng)作應寫出奇景奇趣。因而《李公佐巧解夢中言謝小娥智擒船上盜》不僅大肆渲染故事情節(jié)之奇,亦用大量筆墨刻畫了謝小娥個性之奇,人物形象在作品中更為飽滿。在他筆下,謝小娥不再只是為夫恪守貞節(jié)的傳統(tǒng)女性,更是一個“遭遇大難、女扮男身、用盡心機、受盡苦楚、又能報仇、又能守志”[6]221的絕奇女子。凌濛初將故事中謝小娥的守貞行為刻意進行弱化,不做過多渲染,雖然在故事結局上凌作并未對小娥出家進行更改,仍有“小婦人而今事跡已明,不可復與男子混處”“若今日嫁人,女貞何在”[6]230等腐朽言語,但在結尾卻將李公佐作傳緣由改為:“天下有如此至心女子!我偶然辨出二盜姓名,豈知誓志不舍,畢竟訪出其人,復了冤仇!又且傭保雜處,無人識得是個女人,豈非天下難事?我當作傳以旌其美。”[6]231至此,謝小娥故事主旨已然發(fā)生變化,跳出了推崇封建貞節(jié)觀的窠臼,轉(zhuǎn)而變?yōu)楦桧炛x小娥的堅忍智慧。在作品中,凌濛初不斷增加故事情節(jié)以渲染復仇之艱難,并通過大量側(cè)面描寫烘托出謝小娥的決心與志氣。如謝小娥立誓要將仇人找出為父夫復仇時,齊公道:“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此婦堅忍之性,數(shù)年以來,老僧頗識之,彼是不肯作浪語的。”[6]224又如在了解謝小娥復仇過程后,太守在心中嘆道:“有志哉,此婦人也!”[6]229通過齊公、太守等人的言語,可見復仇之難以及小娥意志的堅定。擬話本在人物塑造上,不僅強化了謝小娥性格的機智勇敢與沉穩(wěn)剛毅,還賦予了小娥脫俗的氣節(jié)與品格,使得作品中的謝小娥較以往更加鮮亮,其形象由此擺脫了“貞婦”的束縛,具有更為豐富的內(nèi)涵和意義。
經(jīng)受了晚明個性解放思潮洗禮的王夫之,在雜劇《龍舟會》中對謝小娥的智慧與氣節(jié)進行歌頌的同時,亦對傳統(tǒng)腐朽的封建貞節(jié)觀念進行了批判。在雜劇第一折里,作者就通過神女之口對謝小娥進行了稱贊:“謝皇恩女兒小娥,巾幗之流,有丈夫之氣,不似大唐國一伙騙紗帽的小乞兒,雖拼著他貞元皇帝投奔無路,則他可以替他父親丈夫報冤?!盵7]892在作者筆下,謝小娥不再是恪守傳統(tǒng)貞節(jié)觀念的婦女,而是可以“替大唐國留一點生人之氣”[7]893的孝烈女子。王夫之著重刻畫了謝小娥頑強的復仇精神和勇敢堅毅的品性,突出表現(xiàn)了她的智慧與堅忍?!洱堉蹠返牡谌凼侨珓〉母叱?,敘述了謝小娥殺賊的過程,突出表現(xiàn)了謝小娥小心謹慎、沉著果斷且智勇雙全的性格特點。為了等到報仇的最佳時機,小娥在仇家小心潛伏,步步為營,以獲取申蘭的信任。決定在端午節(jié)動手后,小娥事先找出了血衣、印記作為憑證,并備好搭頭手帕、女衣以作應用。這體現(xiàn)了小娥計劃之周密、行動之細致。在申蘭、申春觀龍舟歸來后,小娥以勸酒的方式將賊人灌醉,并不斷試探,直到確認賊人完全醉得不省人事后,才開始動手殺賊。雜劇對小娥殺賊的過程進行了詳細刻畫,凸顯了小娥的細心與沉穩(wěn)。而在復仇成功后,面對官府的旌表,小娥進行了回絕:“謝老爺費心,俺卻不屑弄這虛脾,把性命換浮華?!盵7]912通過謝小娥對官府的旌表嗤之以鼻的態(tài)度,可以看到王夫之對傳統(tǒng)貞節(jié)觀念的嘲笑與批判。王夫之筆下的謝小娥不僅智勇雙全,還富有民族氣節(jié)與反抗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綜上所述,謝小娥故事在不同時代作家的筆下不斷發(fā)生改變。人物的貞節(jié)品性是唐宋時期關注的焦點,唐宋儒士借謝小娥故事來宣揚貞節(jié)觀念以達教化目的。明清時期,在個性解放思潮的影響下,文人開始對故事中的女性智慧進行歌頌。謝小娥故事發(fā)生改變的背后,蘊涵著古代文人的婦女觀念及貞節(jié)觀念的變化。
[1] 李昉.太平廣記[M].北京:中華書局,1961.
[2] 虞初志:第4卷[M].袁宏道,參評.屠隆,點閱.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1986.
[3] 談遷.棗林雜俎[M].北京:中華書局,2006.
[4]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543.
[5] 寧稼雨.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M].濟南:齊魯書社,1996:87.
[6]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7] 王夫之.船山全書[M].長沙:岳麓書社,2011.
[8] 梨靖德.朱子語類[M].北京:中華書局,1986:3245.
[9] 馬其昶,馬茂元.韓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4.
[10] 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1] 葉瑛.文史通義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5:829.
[12] 程顥,程頤.二程遺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56.
[13] 朱熹.朱子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173.
[14] 李贄.焚書[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82.
[15] 馮夢龍.智囊全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16]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38.
2019-07-26
陳柳(1994―),女,廣西柳州人,碩士研究生。
I206
A
1006–5261(2020)01–0020–06
〔責任編輯 劉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