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萍
“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這句話常用于鼓勵和安慰有苦難經歷的人。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有部分人群往往是“船破頂頭風,屋漏連陰雨”,在無邊苦難中掙扎一生。殘疾人群體中大部分人的人生莫不如此,上帝始終沒有為他們打開一扇可以迎接陽光的窗。他們先天殘疾,后天沒有得到康復、學習,沒有獲得一門賴以生存的技能,幸福生活與他們相距甚遠。殘疾兒童的存在是難以改變的現實,但改變殘疾兒童的人生卻是有可能實現的希望,上帝不會為殘疾兒童開門推窗,為他們打開窗戶的是從事特殊教育的學校和教師。優(yōu)秀的特殊教育教師就是上帝之手,他們能為殘疾兒童打開一扇門、推開一扇窗、指引一條路,撫慰殘疾兒童的心靈,發(fā)現殘疾兒童的潛能,授予殘疾兒童本領,改變殘疾兒童的人生。
一片冰心撫障生
要常懷一顆惻隱之心?!皭烹[之心,仁矣”。殘疾兒童是不幸的,他們從來到這個世界就與正常兒童不一樣,他們的人生注定伴隨磨難,他們中即使有人終將幸福,也將付出常人所付出的成倍艱辛,萬幸才會有善果,殘疾兒童是值得同情和悲憫的。而特殊教育教師每天接觸的就是這樣一群孩子,更需要這惻隱之心常葆溫暖,而不能因時間的消磨、環(huán)境的固化、身心的疲勞而變得麻木、冷漠、堅硬,仁慈之心要永懷胸中。
要有一顆包容心?!坝袣埣舱咄鶎υ煳镉胁黄街摹?,殘疾兒童通常過度自卑,也過度自尊,性格因生理而有缺陷,大都有異常的心理、古怪的行為、不良的習慣。與人相處困難,和老師相處亦然,即使在較長時間里相處也會反復無常。特殊教育教師沒有一顆強大的包容之心,就不能耐心地對待殘疾兒童,就不能處理好殘疾兒童之間的矛盾,就不能導向殘疾兒童的心理康復。包容之心不是忍氣吞聲的容忍,而是平心靜氣的寬容;不是簡單的接納,而是堅定的融化。特殊教育就是干預殘疾兒童不正常的生理、心理,讓其回歸社會,將一個正在扭曲或已經扭曲的心靈回歸正常,沒有一顆強大堅韌的包容之心是難以成功的。這種包容之心已不僅僅是一種胸懷,更是一個優(yōu)秀特殊教育教師的美德,這種美德持續(xù)不斷地傳遞給學生、家長和社會,殘疾兒童的心靈之窗就會打開。
要有一顆關愛之心。殘疾兒童是弱勢群體,他們在生活中會自然而然地尋求或抗拒保護,不管是尋求或抗拒,其內心都是因為保護和愛的缺失。特殊教育學校是一個能給他們保護和愛的“庇護所”,特殊教育教師就是他們的“保護神”。特殊教育教師要發(fā)自內心對他們關注、關心和愛護,這種愛是主動的、持續(xù)的、不求回報的。殘疾兒童能夠體會到老師的愛是真的、善的,是美好人世間的溫暖陽光,能消融殘疾兒童內心的冷漠、怨恨和陰暗,也能消融殘疾人與正常人之間的隔膜、偏見和歧視,走向和諧。
要有責任之心。特殊教育教師從事的是一種特殊的職業(yè)、特殊的事業(yè),工作的對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生活能力、學習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和普通學生相差懸殊,這就要求老師要有超常的責任心,對每一個學生、每一個時刻、每一件事情負責,才能促使殘疾兒童的康復、轉變、進步、發(fā)展。
要有堅定的信心。要對殘疾兒童的每一個個體和這個群體充滿信心,信心能夠點燃他們的希望之火,促使他們堅強地走下去;要對特殊教育體系有信心,相信政府強有力的推動和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一定會使這個群體成為社會的一支積極力量;要對社會有信心,堅信我們的社會會不斷進步,更加文明,這個群體會更加健康地融入社會,讓社會更加和諧。
一身特技育異才
特殊教育教師在具備普通教師應具備的通識性知識的基礎上,還必須擁有特殊教育所必需的特殊才能。
殘疾兒童心理學。掌握殘疾兒童心理學,才能與殘疾兒童順利溝通,才能深入他們的內心,才能找到引導他們的方法和路徑。
病理學常識。掌握病理學常識,才能對殘疾兒童的殘疾狀況有基本的了解,才能配合做好殘疾兒童的評估,才能對殘疾兒童在讀期間的健康狀況和身心發(fā)展趨勢有基本的判斷,才能制訂出科學的個別化學習計劃,才能真正促進他們的康復和發(fā)展。
康復技能。殘疾兒童的康復,不僅僅是在康復機構,而是伴隨他們的兒童時期、少年時期,在他們的學校學習階段尤為重要。因此,特殊教育教師掌握必要的康復技能和康復器械的使用方法,既能幫助殘疾兒童身心的康復,也能更好地走進殘疾兒童內心,更全面地了解他們,建立更加信任的師生關系,更好地促進他們的學習和發(fā)展。
實用生活技能。特殊教育教師練就一身特殊教育技能,是有別于普通學校教師的標志,比如:手工技藝、烹飪技術、推拿針灸等,特殊教育學校教學的目的就是讓殘疾兒童正視自己,學習基本知識,發(fā)現潛能,最終獲得一項或多項生存、生活技能,殘而有為,融入社會。
手語、盲文。手語、盲文是與聽障、視障兒童交流的必備本領,雖然特殊教育學校都有專業(yè)的手語、盲文老師,但特殊教育學校收讀的主要是盲、聾、智障兒童,特殊教育教師只有掌握手語、盲文知識和技能,才能順暢地與聽障、視障兒童溝通交流,與他們和諧相處,引導他們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發(fā)現他們的潛能。
一雙慧眼識塵珠
特殊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發(fā)現的過程。它要求特殊教育教師能從殘疾兒童身上發(fā)現問題、發(fā)現變化、發(fā)現潛力、發(fā)現未來,這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師要具有一雙慧眼。
發(fā)現問題。殘疾兒童的生理缺陷大都是顯現的,但心里的缺陷大都是封閉的,它需要特殊教育教師在長時間的磨合過程中用眼去發(fā)現,用心去感知。不能發(fā)現殘疾兒童的心理缺陷,就不能解開他們的心結,對他們的教育就很難順利和成功,這就需要特殊教育教師細心地、持續(xù)地發(fā)現他們身心的每一個問題,有針對性地去校正、改變和規(guī)范。
發(fā)現變化。殘疾兒童從相對封閉隔離的家庭進入特殊教育學校,這是一定程度進入社會,開始一種新的生活。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必定帶來生理和心理上的沖擊和變化,這種變化大多是正向的,也可能有反向的,這就需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去發(fā)現、感知殘疾兒童身心的每一個變化,分析出正向和負向,積極地鼓勵和有針對性地校正,完善個別化學習計劃,積極導向他們正向發(fā)展。
發(fā)現潛力?!疤焐淙吮赜胁?,天生其才必有用”。人是有差異的,殘疾兒童更是如此,而且他們的長處可能隱蔽得更深。若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和要求,用統一的眼光去看待和發(fā)現,則不會有欣喜,它需要個性化的教育教學方案,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不同的訓練,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找到殘疾兒童“最長的那一塊板”。
發(fā)現未來。他們未來的人生路還很長,但相對于普通兒童來說,殘疾兒童可以選擇的路就少得多。特殊教育學校對于他們未來路徑的發(fā)現、設定和建議,對他們的人生就非常重要,特殊教育教師是他們未來人生的指路人。
責任編輯/楊萬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