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則權
“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 是禮之所起也?!雹佘髯樱骸盾髯印罚本褐腥A書局,2007 年,第158 頁。在荀子看來,儒家之禮的起源是處理人與人的利益沖突,即禮是作為一種社會價值秩序而存在的。盡管建構社會秩序方式很多,但“禮”的秩序是以“仁”與“敬”為基石的,所以中華民族比其他任何民族更和諧和睦地生活了幾千年,一個原因就是儒家之禮起到重要作用。
“禮”還基于這樣一個事實:有差別的區(qū)分。荀子說:“君子既得其養(yǎng),又好其別。曷為別?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雹谲髯樱骸盾髯印罚本褐腥A書局,2007 年,第158 頁。儒家認為,這種事實上的社會區(qū)別可以通過“禮”實現“價值區(qū)別”。比如我們說的貴賤、貧富本身是社會區(qū)別,但由于“禮”的存在,貴者、賤者以及貧者、富者都在合乎“禮”的過程中完成了“道德價值”的平等與和諧。有禮的人,就有榮譽。如同亞里士多德說,有榮譽的人,就有道德。這樣,“禮”就具有了積極的道德意義。
因此,“禮”的基本功能,從消極方面說,就是規(guī)定人們互動的程序,避免互動中產生混亂,通過禮來解決利益沖突;從積極意義說,是由于對美德的關注及對道德品格的教育,禮具有教育或轉化人類基本情結的功能。這樣,社會不再是一個人類的聯合體,而是一個有道德意義的命運共同體。以禮為手段,創(chuàng)造差別有序、和諧相處的局面,是中國歷代朝廷在構建社會、政治秩序時努力達成的目標。這一努力的具體措施,除了通過教育來培養(yǎng)人們的規(guī)范外,朝廷更主要手段就是編撰國家禮典。①就其現實意義而言,2015 年5 月14 日,習近平主席在西安會見印度總理默迪,西安以仿古入城式歡迎莫迪“入城”,表現出某種唐代禮典的風范。
“禮典”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注疏》卷2《天官冢宰·大宰》:“大宰之職,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三曰禮典,以和邦國,以統(tǒng)百官,以諧萬民?!编嵭⒃唬骸暗洌撼R?,經也,法也?!边@里的“典”應為“常道”、“法則”的意思。當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典,五帝之書也;……莊都說:典,大冊也。”這里的“典”應為“書”“冊”,《尚書·堯典》的“典”也是這個意思。
魏晉南北朝時期,“禮典”一詞被廣泛使用,其意義有時指“禮書”或“法則”?!岸Y典”在正史中最先出現,在《三國志》卷4《魏書·陳留王曹奐傳》中:“十一月,燕王(曹宇)上表賀冬,稱臣。(曹奐)詔曰:‘古之王者,或有所不臣,王將宜依此義。表不稱臣乎!又當回報。夫后大宗者,降其私親,況所繼者重邪!若便同之臣妾,亦情所未安。其皆依禮典處,當務盡其宜?!毖嗤醪苡钍遣軍J的生父,才會有此議論。這里的“禮典”應指禮書中記載的法則?!度龂尽肪?《魏書·武宣卞皇后傳》中也出現“禮典”記載:“黃初中,(魏)文帝欲追封(卞氏)太后父母,尚書陳群奏曰:……案典籍之文,無婦人分土命爵之制。在禮典,婦因夫爵。秦違古法,漢氏因之,非先王之令典?!边@里“禮典”應為“禮書”,根據“婦因夫爵”一語,準確地說指《禮記》。將《禮記》稱為“禮典”,在當時或許一種普遍的看法。
當然,這一時期“禮典”更多時候泛指“禮法”?!稘h書》卷20《古今人表》唐人顏師古注引張晏言曰:“老子玄默,仲尼所師,雖不在圣,要為大賢,文伯之母達于禮典,動為圣人所嘆,言為后世所則,而在第四?!边@里的“禮典”應為“禮法”之義。“禮典”不論作“禮書”還是“禮法”,都說明盡管魏晉南北朝時期佛道盛行,禮學在當時士族中仍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論事評人也多依據于此。
到了唐代,禮學開始把禮儀規(guī)范完全落實到政治法律制度之中,此時的“典”被普遍看作禮法與政制的載冊,如《唐六典》《通典》等。“禮典”被看做國家所頒行的禮書,所載之文,成為世人共同遵循的禮法。
記載國家禮制的典籍最早出現于何時?從先秦文獻可知,除《三禮》之外,當時還沒有出現記錄各種禮儀的國家專書。當時的“禮書”一詞或許指記載禮儀典制的個別篇章。到了秦代,理論上應該有國家禮儀,否則無法解釋叔孫通何以采用秦儀制定漢儀?但目前為止,尚未發(fā)現秦代禮典。從文獻記載看,探討國家禮典的編撰,應從漢代開始。
《漢書》卷22《禮樂志》曰:“王者必因前王之道,順時施宜,有所損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備?!倍Y儀方面,王朝建立之初,不應大肆更張,應因舊制而行。叔孫通正是在此意義上制定禮儀的?!稘h書·叔孫通傳》引叔孫通言曰:“禮者,因時世人情為之節(jié)文者也。故夏、殷、周禮所因損益可知者,謂不相復也。臣愿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碑斎?,叔孫通所制定的“漢禮”事實上只是“儀法”,所以西漢重新議定禮儀的呼聲不斷。如,漢文帝時期的賈誼、漢武帝時期的董仲舒、漢宣帝時期的王吉、漢成帝時期的劉向等,但因種種原因,最終都沒有成功。②班固:《漢書·禮樂志》,北京:中華書局,1962 版,第1029-1030 頁。漢宣帝以后,禮制改革多集中在宗廟與天地山川的祭祀方面,對于五禮并未全面制定。漢宣帝之后的禮儀制定由后倉及其門生掌控,而后倉禮學是以今文經學《士禮》為基礎的,除郊廟禮外,其他禮制并不受重視。到新莽時期,以《周禮》為國家禮典,但新朝時間很短,并未真正推行。
由于西漢禮典沒有修撰,到了東漢仍圍繞該問題多次討論。東漢光武帝在建武三十二年封禪泰山時,其祝文中提到“修五禮”。①湯貴仁、劉慧主編:《泰山文獻集成(第2 卷)》,濟南:濟南泰山出版社,2005 年,第49 頁。漢章帝章和元年,曾命傳慶氏禮學的博士曹褒作“漢禮”,曹褒“依準舊典,雜以五經識記之文,撰次天子至于庶人冠婚吉兇終始制度,以為百五十篇”。但由于“眾論難一”,撰成后并未實行。②范曄:《后漢書·曹褒傳》,北京:中華書局,1965 年,第1203 頁。后來修纂禮儀的問題不斷被朝臣提出。如,漢和帝永元年間,張奮曾幾次上書請求制定儀禮。③范曄:《后漢書·張奮傳》,北京:中華書局,1965 年,第1199 頁。漢安帝永初年間,劉珍等也提出在東觀編撰禮儀,并邀請張衡參加。④范曄:《后漢書·張衡傳》,北京:中華書局,1965 年,第1940 頁。這些提議因皇帝未同意而沒有付諸實施。但漢代禮儀記錄通過“故事”形式保存?zhèn)鞒?。也正因如此,漢代形成了注解禮儀的儀注。⑤東漢的《漢舊儀》和《獨斷》中有關于具體的禮儀的舉行方式、服制的等整理記錄。邢義田的《從“如故事”和“便宜行事”看漢代行政中的經常與權變》中有對“故事”的分析。
三國時期,各王朝為了尋求本身統(tǒng)治的合法性,都積極從事制禮的工作?!赌淆R書》卷9《禮志上》記載:“魏氏籍漢末大亂,舊章殄滅,侍中王粲、尚書衛(wèi)覬集創(chuàng)朝儀,而魚豢、王沈、陳壽、孫盛并未詳也。吳則太史令丁孚拾遺漢事。蜀則孟光、許慈草建眾典。”由于當時的實際情況,三國仍是對朝儀與“故事”進行了整理,并沒有真正從事禮典的編撰。
最早有明確記載并且完整編撰國家禮典的時間應在曹魏末年。平定蜀漢后,司馬昭在咸熙元年命荀顗制定禮儀。荀顗邀請羊祜等人協(xié)助“刪改舊文”。⑥房玄齡:《晉書·荀顗傳》,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第754 頁。最后“因魏代前事,撰為新禮,參考今古,更其節(jié)文”,修成“百六十五篇,篇為一卷,合十五萬余言”。⑦房玄齡:《晉書·禮志上》,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第375 頁。此《新禮》是歷代第一次以“五禮”為體例編撰的國家禮典,但魏末并未實行。
晉武帝太康初年,尚書仆射朱整請奏將《新禮》交付尚書郎摯虞討論。摯虞認為《新禮》篇幅過大,要求“所減三分之一”,并“求速訖施行”。⑧房玄齡:《晉書·禮志上》,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第375 頁。直到晉惠帝元康元年,才完成15 篇呈上,獲得惠帝頒行。但其后摯虞的續(xù)修工作并未完成。西晉永嘉之亂,導致《晉禮》未能流傳于世。晉室南渡后,晉元帝太興二年刁協(xié)提出“始議立郊祀儀”獲得元帝同意。刁協(xié)又與荀崧“共定中興禮儀”,⑨房玄齡:《晉書·荀崧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第1976 頁。其體例應與西晉大體相同。
劉宋時期“因循改革”,并未修纂禮典。⑩盡管劉宋元嘉十四年,宋文帝曾將何承天撰的《禮論》交給傅隆參議,但劉宋沒有編纂禮典。蕭齊武帝永明二年,再次編撰五禮:“永明二年,太子步兵校尉伏曼容表定禮樂。于是詔尚書令王儉制定新禮,立治禮樂學士及職局,置舊學四人,新學六人,正書令史各一人,干一人,秘書省差能書弟子二人。因集前代,撰治五禮,吉、兇、賓、軍、嘉也?!?蕭子顯:《南齊書·禮志上》,北京:中華書局,1972 年,第119 頁。王儉是當時禮學大家,由他來主持修禮是情理之中的事。但這次纂修并非一帆風順。加上后來主持者去世和政局紊亂,近20 年的時間也沒完成最后的定稿。但所設立的“修禮局”,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
在蕭齊修禮的基礎上,蕭梁武帝時期完成了五禮的編撰。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在前代主持修禮的何佟之,上奏請議蕭齊時期的“修禮局”。尚書省以國家初建為由建議裁省,但梁武帝認為:“禮壞樂缺,故國異家殊,實宜以時修定,以為永準。但頃之修撰,以情取人,不以學進,其掌知者,以貴總一,不以稽古,所以歷年不就,有名無實,此既經國所先,外可議其人,人定即便撰次。”①姚思廉:《梁書·徐勉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223 頁。不難看出,梁武帝主張撰修禮典是為了端正國政。修撰方式是五禮各設舊學士一人,每個舊學士各自舉學士二人幫助抄寫禮文,若有疑問,請皇帝裁決。開始由何佟之主持,但不久,何佟之去世,后繼者有伏暅、沈約、張充、徐勉等人。天監(jiān)十一年,完成五禮儀注,普通五年,校定完成,徐勉于普通六年呈梁武帝,共1176 卷,8019 條。②姚思廉:《梁書·徐勉傳》,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223-224 頁。后因梁末侯景之亂,亡佚嚴重。
陳朝立國后,因政局未穩(wěn),只是承襲了梁朝典制,陳文帝雖然撰有五禮,但基本內容仍以梁朝五禮為根本。
永嘉之亂后的北朝各國,也有禮典修撰。尤其是北魏、北齊,成為隋唐編撰禮典的最主要來源。北魏道武帝天興元年,就命董謐“撰郊廟、社稷、朝覲、鄉(xiāng)宴之儀”。③魏收:《魏書·太祖紀》,北京:中華書局,2013 年,第23 頁。也就是說,北魏立國之初,就以西晉之禮儀為基準納入令中。北魏真正對禮典與禮制進行大規(guī)模的制定是魏孝文帝時期。孝文帝改革中禮制是重點內容。在前期,孝文帝用南朝的劉昶、蔣少游等人進行朝儀、衣冠等方面的改革。后期主要是來自南朝的王肅、崔休、劉芳、崔光等。
北齊立國后,相關的禮儀由崔昂與邢卲等人議定,后來由魏收等人參議吉兇之禮。與北齊對峙的西魏、北周也有修撰禮典的記載。其特點是依據《周禮》而撰。西魏大統(tǒng)年間,宇文泰命蘇綽等依據《周禮》建六官為國家典章,到西魏恭帝三年才完成。
隋代在禮典編撰上,成就斐然。隋文帝代周后,于開皇元年即“易周氏官儀,依漢、魏之舊”。④魏徵:《隋書·高祖紀上》,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第9 頁。在第二年的“開皇令”中規(guī)定了衣冠服色。開皇三年,由牛弘主持編撰《開皇禮》,其原則仍是遠宗《周官》,近取南梁和北齊之禮,到了開皇五年修成,共100 卷。開皇十年,隋煬帝以晉王身份以漢代的舊禮儀文為藍本,編修完成了《江都集禮》。隋文帝仁壽二年,命楊素等修定五禮,實際上仍由牛弘主持,即《仁壽禮》,共130 卷,《仁壽禮》是在隋統(tǒng)一之后修定的,融合了南北禮學的精華。當然,整體而言,隋代禮典匯集了漢、魏、晉、南北朝以來五禮大成。
唐代前期禮典是建立在隋代禮典基礎之上的,有貞觀年間的《貞觀禮》、高宗時期的《顯慶禮》及玄宗時期的《開元禮》。其中,《開元禮》具有總結性意義。
唐高祖李淵入關后,就命令“多識舊儀”的竇威裁定制度。但唐高祖時期,局勢未定,并沒有全面修禮。唐太宗即位后,“乃詔中書令房玄齡、秘書監(jiān)魏征等禮官學士,修改舊禮”。⑥劉昫:《舊唐書·禮儀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5 年,第816 頁。這里的“舊禮”應指“開皇禮”。貞觀十一年,房玄齡上呈《貞觀禮》,太宗下詔頒行?!敦懹^禮》總體上仍以調和南北禮學為原則,超越了漢、魏,直接繼承《周禮》,重塑唐代禮制的根源。永徽二年,唐高宗詔太尉長孫無忌等人編撰新禮,《顯慶禮》以“天地各一,天尚無二”的觀點,否定鄭玄六天之說,目的是強調王肅說,即對天的唯一性,顯示出唐室想要借著強調天的唯一性,來確立皇權至高無上的性格。這股潮流與南學逐漸成為官方學術的主流?!讹@慶禮》以“預兇事,非臣子之宜言”⑦王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第782 頁。為由刪除了國恤禮?!讹@慶禮》頒布后引起許多非議,因“時許敬宗、李義府用事,其所損益,多涉希旨,行用已后,學者紛議,以為不及貞觀”。①劉昫:《舊唐書·禮儀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5 年,第818 頁。上元三年又恢復使用《貞觀禮》。這樣,二禮并行。到了儀鳳二年,朝廷又借口《顯慶禮》多不師古,下詔“其五禮并依周禮行事”,出現三種禮制并行的局面。
武則天在高宗時期及掌握政權后,通過權力運作,影響禮儀的制定。如封禪禮,按舊禮武后無法直接參與祭祀,武則天則以前代皇帝封禪多為自己尋仙求名,并非真心祭告天地為名,要唐高宗不必遵循古制,改為以皇后率命婦參與。武后臨朝之后,與北門學士商定,直接將東都乾元殿拆掉建造明堂,而且脫離了與太常寺與博士等議定禮儀的運作慣例。唐中宗復位后,武三思,韋后及其安樂公主干預朝政,皇帝大權旁落,禮制更加混亂。
開元初年,唐玄宗注重的不是宣揚禮儀,而是整飭吏治,重編律令,鼓勵進諫以及戒除奢靡等方面,目的在于強化鞏固國家統(tǒng)治。開元十年,玄宗詔韋韜為禮儀使,專掌五禮。開元十一年, 玄宗北巡并州時,張嘉貞被罷中書令,同時,張說向玄宗進言漢武帝祠祀后土,玄宗也應祈祀,玄宗同意張說之請,祭祀完畢后,封張說為中書令。在詔書中,顯示出玄宗文治作為的意圖。九月,玄宗下詔“允備郊天之禮,所司擇舊典以聞”。②宋敏求:《唐大詔令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年,第343 頁。十一月,玄宗親享圜丘。開元十二年,群臣屢請玄宗封禪,張說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玄宗同意第二年封禪泰山,整個禮儀過程,張說也是最重要的。開元十三年,玄宗把麗正書院改為集賢殿書院,想要把集賢殿書院變成天下賢士匯集之所。張說進一步要把集賢殿書院辦成君主與學士講道論治之地,使之成為輔佐君主施政的重要機構。在張說之后,集賢殿學士都有宰相來擔任。后來張說因與宇文融結黨相爭,兩人都被免去相位。開元十七年,張說再度復相。玄宗敬其有“修
謁陵儀注功”,多加禮遇。后來,集賢殿書院也成為《開元禮》編撰的機構。
總之,唐玄宗吸取了“寶位深墜地之憂,神器有綴旒之懼”的教訓,并欲展示其盛世雄心,張說也有相應的措施,加上開元中葉,國家安定富裕的社會環(huán)境,都為《開元禮》的編撰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開元禮》的編撰過程,《舊唐書·禮儀志一》中記載,王嵒請以《禮記》為參照制定當朝禮儀制度,張說則認為《禮記》為歷代不刊之典,不易修改,而建議折中貞觀禮和顯慶禮。于是唐玄宗下詔由徐堅、李銳、施敬本等編修禮儀。張說去世后,開元十八年宰相蕭嵩任用對朝廷禮儀典章較熟悉的起居舍人王仲邱負責繼續(xù)修撰,最終在開元二十年九月完成,并在全國頒行。
現存《開元禮》,全書共150 卷,依次為,序例(卷1-3),吉禮75 卷(卷4-78),賓禮2 卷( 卷79-80), 軍 禮10 卷( 卷81-90)、嘉禮40 卷(卷91-130),兇禮20 卷(卷131-150)。杜佑在《通典·禮典·開元禮纂類一》將五禮順序調整為“吉、嘉、賓、軍、兇”。
“五禮”一詞出在《周禮》中,東漢鄭眾將“五禮”注解為“吉、兇、賓、軍、嘉”。③鄭玄注:《周禮注疏·地官司徒·大司徒》,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160 頁。從漢代到隋代,國家禮典基本按這個順序排列。到了唐太宗貞觀年間的《貞觀禮》將“兇禮”移到最后,并增加了“國恤禮”。后來的《顯慶禮》只刪除了“國恤禮”,次序仍遵循了《貞觀禮》。
《開元禮》修成后,唐玄宗與蕭嵩等人并未留下序或跋,現在《開元禮》的“序”文是南宋宰相周必大所撰?!鞍稀笔乔宄踔煲妥鹂獭堕_元禮》時所撰寫。
《開元禮》全書的開頭為“序例”三卷,“序例”相當于《開元禮》的總則,其規(guī)定了行禮時的前置作業(yè),如擇日、齋戒等;或是行禮時的器物,如神位、俎豆、衣服、鹵簿等。
“序例”之后是“五禮”儀文,行禮的主體包括了皇帝、皇后、皇太子、皇室成員、官人及其家庭成員、官學學生、外藩。盡管《開元禮》規(guī)定的行禮的主體包含甚廣,但最主要的還是皇室禮儀,尤其是皇帝所行的禮儀為重。官人之禮在《開元禮》中雖然占有相當的比例,但篇幅上明顯少于皇室之禮。也就是五禮不外乎公家之禮。再者是士大夫的家禮,至于平民,一般不適用于國家禮典。在整部《開元禮》中,老百姓只有在“喪服”中有可行之禮。對上的要求,遠遠大于對下的約束,這才是“禮不下庶人”的真正內涵。
在兇禮方面,《開元禮》繼承了顯慶禮以來的做法,刪除了國恤禮,導致高宗以后皇家喪禮付之闕如。直到唐德宗命顏真卿等編修《元陵儀注》,才再度進行皇帝兇禮的修撰。
在吉禮方面,《開元禮》也有相當的特殊性,那就是“有司攝事”?!坝兴緮z事”指皇帝無法親自主持祭祀或廟享之時,則由負責的官人代行主持攝事。①蕭嵩:《大唐開元禮·吉禮》,貴陽:民族出版社,2000 年,第44 頁。這種規(guī)定,顯示出禮典對于皇帝是否親祭,保有相當程度的彈性。皇帝需要處理若如此眾多的國家事務,每一祭典都有皇帝親自祭祀是不現實的。事實上,唐代皇帝也多以有司攝事。
此外,《開元禮》綜合了《貞觀禮》和《顯慶禮》。在郊祀部分,《貞觀禮》采取了鄭玄說,《顯慶禮》改為王肅說,廢五方帝之祀,將天子直接置于天地與宗廟之下,減少了稱臣的祭祀,以此來強調皇帝為頂點的中央權制?!堕_元禮》則兼而有之。這從吉禮祭典項目中,明顯看出這一點。但基本上遵從了《顯慶禮》,只在從祭祀五帝這方面承襲了《貞觀禮》,加強了昊天上帝與五方帝的區(qū)別。
《開元禮》與《唐律》也有密切的關系,與“唐令”也有相當的關聯。日本人井田陞氏的《唐令拾遺》,就有從《開元禮》的三卷序例中,整理出了許多“唐令”的令文。池田溫氏在整理出“祠令”“鹵簿令”“衣服令”“儀制令”“喪葬令”等。
《開元禮》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皇后禮儀的提升,皇后也接受群臣的朝賀,這并不存在于傳統(tǒng)儒家禮儀。這應該是繼承了武則天時期的禮儀,或更遠一點的隋代、北朝的禮儀。這一朝賀的禮儀也被宋代皇后禮所繼承。
除了政治因素外,《開元禮》的制定者還貫徹了儒家“緣情制禮”的原則。這比較明顯地體現在喪服問題上,《開元禮》的喪服制度比《禮儀》更清楚,更有條理,也吸納了六朝以來的討論成果。比如,叔嫂服,從先秦一直是難解的親屬關系,雖說同住一個屋檐下,但禮教上叔嫂相當疏遠?!抖Y記·曲禮》“嫂叔不通問”,在喪服上,嫂叔無服。這種限制到曹魏時期受到了挑戰(zhàn)。太尉蔣濟認為嫂叔之間,當服小功之服。源于這些事實:有些民族兄長死后,弟弟可代兄以嫂為妻。再者就是“情”的觀念被重視。到了開元禮中,將嫂叔之服定為小功五月義服(非親屬的死者服孝)。不難看出,這些喪服在《禮儀》中要不不存在,要不服制較輕,但在《開元禮》中,不僅增加了應當服喪的條文,還有的加重了服制。這些都是“緣情入禮貌”的具體體現。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世界秩序概念。所以,外交禮儀,或賓禮處理得當,更有益于表達中國人的理念。賓禮連接內外,尤為重要。賓禮,既有“受蕃國使表及幣”,也就是正式國書,也有詢問、奏對、口具、宣敕等口頭溝通方式。
我們不應僅僅從“冊封(朝貢)體制論”的視角來解讀賓禮,把賓禮理解成“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的認識是片面的?!顿e禮》所體現的是古代亞洲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是大國與小國的互動及相互依賴,是開放、動態(tài)、多元的國際網絡。
唐代《賓禮》,一方面體現了唐王朝在亞洲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還表現其他國家與唐廷的關系以及他們各自的相對地位。唐廷在具體決定各項禮儀安排時使用“大”“小”兩個標準。這種做法最早來源西周。但在唐的政治語言中,“小國”不一定地狹人稀,而是拒絕效忠天子或與唐廷為敵的國家。這種禮儀體現在各個方面。
比如,“迎勞”:即首都郊外的歡迎儀式。這個歡迎儀式,看似敕使和蕃主兩人,其實是三個人的空間。有一個細節(jié),蕃主行“再拜”禮后,敕使并不答禮,這不是故意的怠慢,而是他不當受此禮,這時的蕃主是遙向皇帝進行的“再拜”禮?!坝瓌凇钡牡诙€環(huán)節(jié),敕使不代表皇帝,以個人身份接受蕃主的禮品。那么,身份的轉換,禮儀形式也變化了。蕃主也僅以“作揖”形式表示尊敬。這個過程也是“以客為尊”。
再如,“蕃主奉見”,也就是朝見皇帝之禮。其中“宮懸”是由打擊樂器、管樂樂器、弦樂樂器組成?!皩m懸”主要是演奏“雅樂”,絕不是僅僅用于娛樂,而是作為禮的組成部分,傳遞上天、皇帝、臣民、外藩和諧共處這一特定政治信息。如“大唐雅樂”的十二個曲目中都有“和”字,表達天人合一、君臣和諧的理念。
又如,元日(及冬至)朝賀儀式:唐代皇帝每年都要與百官、在京外國君主、使節(jié)一起慶祝陰歷新年(元日)。這一禮儀形式中增加了“舞蹈”新元素。這是原本流行在北亞、東北亞民族中,這種“夷禮”成為唐人及亞洲民族所熟悉的禮節(jié)。這也體現了賓禮的包容性,共同性。
《賓禮》是一種外交禮儀,具有嚴格性與靈活性。在皇帝出席的重大場合,禮儀有嚴格規(guī)定,違反要受到處罰。但在嚴格的前提下,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如對于特殊情況,通?!凹泳础薄笆舛Y”“優(yōu)禮”“加禮”。最高規(guī)格是“降榻”,就是皇帝自御座起身,引導外國君主、使節(jié)與之“同坐”。與“破格接待”相對應,是降格接待。如672 年吐蕃使者在吐蕃伏擊唐軍后、攻擊涼州后造訪唐廷。盡管唐高宗接受了使者說對軍事行動一無所知的解釋,但仍“殺其禮”,降格接待。再如,唐廷在賓禮中享有主導儀式的主場優(yōu)勢,但也會發(fā)生外國使節(jié)對安排提出抗議或使節(jié)之間產生糾紛。這也需要靈活處理。在兩個或多個使節(jié)參加的朝會、宴會中,唐廷會根據使國相對國際地位、使者本身的官階決定禮儀安排。盡量避免使節(jié)“爭長”事件的發(fā)生。
另外,《賓禮》作為外交的公共產品,與中原、域外禮儀相互影響、滲透、融合,形成一些相似或共同的要素,這些要素使得外國君主、使節(jié)對唐廷《賓禮》并不陌生,易于接受。禮儀雅樂中就吸收了不少天竺樂、高麗樂,增強了賓禮外交“公共產品”的功用。
《開元禮》編排嚴謹,體例明確,內容條理而系統(tǒng),成為后世編撰的典范。中唐杜佑評論到:“百代之損益,三變而著明,酌乎文質,懸諸日月,可謂盛矣。通典之所纂集,或泛存沿革,或博采異同,將以振端末、備顧問者也,烏禮意之能建乎!”①杜佑:《通典·禮典》,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第233 頁。宋代歐陽修說:“后世用之,雖時小有損益,不能過也?!雹跉W陽修,宋祁撰:《新唐書·禮樂志一》,北京:中華書局,1975 年,第309 頁。從唐中葉一直到北宋,國家禮典一直深受《開元禮》的影響。唐代的《元陵儀注》《大唐郊祀錄》《曲臺新禮》《續(xù)曲臺新禮》等主要是對《開元禮》補充,以適應中唐以后的時代變動。北宋的《開寶通禮》到《太常因革禮》,基本上承襲《開元禮》的遺緒,直到宋神宗、宋徽宗之后,禮儀內容才開始發(fā)生較大的變動。
在《開元禮》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是其《五服制度》?!堕_元禮·五服制度》是自《禮儀·喪服》以下,對喪服做全面性規(guī)定的重要文獻。宋代以下的國家禮典,包括《政和五禮新儀》《大明集禮》以及以后幾部私家禮,如《溫公書儀》《朱子家禮》等,這些禮典中所載的喪服制度,基本上都是以《開元禮》為標準的。
在體例上,《開元禮》在五服之下是以正服、加服、降服、義服的形式來排列的,這與《儀禮·喪服》在體例上差異較大,但在《明集禮》中,仍使用《開元禮》體例,說明《開元禮》在喪服體例編排上,已經成為后世定制。
在喪服內容上,《開元禮》在齊衰的部分增加了齊衰五月,《政和五禮新儀》《明集禮》《溫公書儀》《朱子家禮》等都承襲《開元禮》。在齊衰三年服方面,《開元禮》遵循了武則天的建議,將“父在為母”的規(guī)定改為齊衰三年,提高了母親的地位。在成人小功方面,《開元禮》在義服部分增加了“為同母異父兄弟姊妹報”。從此以后的禮典,都承襲了《開元禮》。
也就是說,《開元禮》將中國的家庭結構與親屬關系,重新加以厘定,并透過喪服的規(guī)定加以落實。宋代以來,不論國家禮典,還是私人家禮,都因循《開元禮》的喪服制度,來衡量當時的親屬關系。
日本受《開元禮》影響最深。從奈良時代到平安時代,日本不斷派遣遣唐使和留學生來學習唐代生活習俗與禮儀制度,這一階段正是《開元禮》成為國家禮典的時期。日本現存《日本國見在書目錄》其中提到“唐禮百五十卷”,即為《開元禮》。日本清河天皇貞觀十三年,日本太皇太后去世,在討論喪服時,曾有人引用《開元禮》。吉備真?zhèn)涞诙稳吻蔡剖狗祷厝毡緯r,則帶回了《開元禮》。此外,以《開元禮》為代表的“唐禮”對日本律令制度有很大影響。
《開元禮》對韓國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唐睿宗垂拱二年,新羅曾遣使入唐,請求“唐禮”,而《開元禮》對11 世紀高麗的官制,也產生了重大影響。“高麗太祖,立國經始,未遑議禮。至于成宗,聿稽典禮,立郊廟社稷,制作日新,有可觀者。睿宗立局,定禮儀,毅宗命崔允儀,撰《詳定禮》五十卷,蓋以唐《開元禮》諸書為法”。①《木齋集(卷10)》,《禮志論》,木齋洪汝河(1620—1674)。
另外,《國朝五儀禮》以朝鮮時期世宗朝撰定的五禮儀為基礎編撰而成。就編述體系而言,世宗朝時撰定的五儀禮模仿了唐代杜佑撰述的《通典》的禮典。就《通典》大量收錄了《開元禮》之五禮儀式的層面而言,可以說《國朝五儀禮》在很大程度上了受容了以《開元禮》為根據的禮制。
總之,《大唐開元禮》繼承了唐代以前的禮典,對后世禮典也產生了相當重要的影響,這種承前啟后的傳承作用,都凸顯了其歷史地位。特別是作為國家禮典,它集中了上古以來的“公家”禮制的發(fā)展,采納了千年來對禮學的共識,并將其固定化。這種將國家禮儀系統(tǒng)化、法制化的措施,對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對東亞文明共同體乃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形成都會起到積極且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