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梅毒螺旋體亞種(Treponema pallidumsubspecies endemicum)引起的bejel,與由雅司螺旋體(T. pallidumsubsp. pertenue)、斑點密螺旋體(T. carateum)引起的雅司病及其他病一樣,屬于非性病地方性皮炎病。bejel繼續(xù)在薩赫勒西部、博茨瓦納、津巴布韋和阿拉伯半島流行,這些地區(qū)都是炎熱干燥的地區(qū)。但是,還有其他少數(shù)國家也報告有此病,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兒童身上,通過直接接觸傳播。臨床表現(xiàn)對應于梅毒的分期,盡管通常沒有觀察到一期病變,最常見的是口腔或鼻咽中無痛性小丘疹或潰瘍;第二階段的表現(xiàn)與二期梅毒的表現(xiàn)非常相似。
為了應對自2010年以來日本出現(xiàn)的越來越多的梅毒病例,大阪的Kawahata及其同事對分離自梅毒患者體內(nèi)的T. pallidumsubsp. 進行了分子流行病學研究。他們利用tp0548和tp0856區(qū)域序列進行基因分型,發(fā)現(xiàn)58例擬診梅毒患者中有5例的分離株實際上是梅毒螺旋體亞種endemicum。這5例都來自日本,該國以前從未發(fā)現(xiàn)過bejel,5例都是男男性行為者,其中1例攜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3例處于感染的初級階段伴有陰莖糜爛或潰瘍,其他2例處于第二階段,伴有淋巴結(jié)腫大和皮疹。
所有5例患者血漿反應素試驗均呈陰性,4例蒼白球乳膠凝集試驗陰性(另1例處于感染初級階段)。5例均無國外旅行史。
Noda及其同事在古巴曾報道過類似的研究結(jié)果。研究人員對梅毒患者的92個樣本進行序列的分子分型和多基因座序列分析,發(fā)現(xiàn)5例患者中的9個樣本與bejel的感染因子具有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臨床和流行病學分析表明該生物體已經(jīng)通過性傳播。
這些觀察結(jié)果表明,bejel在地理分布上可能比普遍認為的更廣泛,并且一些診斷為梅毒的患者可能是bejel。幸運的是,推薦的梅毒治療方法也可有效治療這種梅毒螺旋體感染。
In the literature. Bejel appears in Japan as a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 Clin Infect Dis, 2019,69 (1 September) :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