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方軍
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及學習經歷,認為具有先進恒久的辦學理念、堅實可靠的教師團隊、個性鮮明的辦學特色、規(guī)范精細的管理體制、社會認可的教育質量的學校才可稱得上名校。名校與校長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在探索中得出了以下五個方面的見解。
一、校長是辦學思想的掌舵者,名校用思想來引領學校發(fā)展
“用生產煤油燈的思維,是造不出電燈來的。”辦好一所學校,校長必須要有先進的辦學思想。辦學思想是校長的教育理念、信仰、價值觀在學校工作中的體現,是校長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才能的展示,是校長對教育的理性認識和理想追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校長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因此說,能否有自己的辦學思想和辦學主張,是一個校長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袁振國教授認為校長不僅要有自己的辦學理念,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夠把這種新的、好的、代表文化發(fā)展的理念,轉化成為具體的、大家認同的觀念,形成學校具體的、可操作的目標;要把辦學理念和辦學思想轉化成教師的共同追求。這樣,校長的理念和思路才能得到不折不扣的貫徹和執(zhí)行。
學校規(guī)模不分大小,地域不分城鄉(xiāng),只有校長確立起適合于自己學校發(fā)展的、科學的辦學思想,才能開創(chuàng)學校工作的新局面。也正是在一代又一代校長辦學思想的引領下,才會有這些在全國各地閃耀著璀璨光芒的名校引領著教育的發(fā)展。
二、校長是規(guī)章制度的建設者,名校用制度來規(guī)范精細管理
用法紀規(guī)范辦學行為。首先校長必須熟悉掌握國家有關法律規(guī)范,特別是教育的法律法規(guī),明確國家法律法規(guī)對學校方方面面的要求。校長是學校的法人代表,是學校的第一責任人,對辦學負有法律責任。同時辦學是法律賦予校長的職責,由此可見,校長行使辦學權力時應具有強烈的法制觀念,必須依法辦學,依法治教,用法紀規(guī)范學校的辦學行為。
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并落實??茖W、規(guī)范的制度是校長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證。因此,校長治校的首要任務是要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在制定制度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揚民主,注意發(fā)揮教代會的作用,使制度“合法化”,這樣才能被廣大教職工所認同并自覺遵守,這也是一個校長高超領導藝術的職責。對一所學校來說,除有了一套好的規(guī)章制度外,還需要狠抓落實。哈佛大學榮譽校長陸登庭說得好:“哈佛的成功主要是形成了一種明確的辦學理念,一套系統(tǒng)的制度和機制,所以現在即使沒有校長,哈佛一樣可以正常運轉。”由此可見,制度、機制在學校管理運行中的功能、作用和重要性。
用制度規(guī)范精細管理。規(guī)范化管理首先要有健全的、符合現代學校管理要求的規(guī)章制度作為保障,讓執(zhí)行人有章可循;精細化就是要將制度落實到每一個細小之處,如學校的部室、食堂、衛(wèi)生間、甚至是每個墻角、每個花壇,都有明確細致的規(guī)定與檢查落實的操作細則,這樣的管理就不會出現只有大道理,而沒有具體實施的措施,致使出現執(zhí)行的人無從著手的狀況。再如從備課、上課、作業(yè)、質量監(jiān)控等方面入手,抓好教學和教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力爭不留盲點,使學校做到處處是教育園地,事事是教育素材。事實上,近年來我們很多學校已有了進行精細化管理的雛形,也已搭建好了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框架,但欠缺的就是完善、細化和落實,如師生評價的科學合理性,差生轉化工作的系統(tǒng)性等。
三、校長是團隊建設的領跑者,名校用名師來支撐教育大廈
人少不是優(yōu)勢,人多也不是優(yōu)勢;規(guī)模大不是優(yōu)勢,條件優(yōu)越也不是真正的優(yōu)勢。而人才是真正的新一輪教育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明智的校長,關注人才,關注班子團隊的建設,關注名師的打造。
建設過硬領導團隊。一個以事業(yè)為重,心底無私的校長必然會影響和帶動出一個樂于奉獻、成就事業(yè)的充滿活力的堅強班子。干校長工作,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人生修煉。以德服人,以身立教是做好校長工作的必要前提,尤其是在班子建設過程中,校長個人時時身體力行,處處以身垂范,會起到粘合劑和催化劑的功效。
全力打造名師隊伍。今年五月份,本人有幸參加縣教育局組織的教育“十二五”規(guī)劃座談會,具體內容是關于創(chuàng)教育名縣的教育教學質量定位等方面。會上,各位領導和專家高瞻遠矚,各抒己見。他們共同談到的就是加強名師隊伍建設是打造教育名縣的核心力量,可見打造名師隊伍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其中有專家就名師隊伍建設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建議,如明確名師的特質、開發(fā)名師資源、提煉名師教育教學成果等,我想我們今后會在這方面繼續(xù)探索。
四、校長是學校文化的塑造者,名校用文化來培植辦學特色
辦好一所學校特別是辦成一所名校,歸根到底是要進行學校的文化建設和積淀。學校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須加強文化建設,以特色文化立校。我認為,學校之間的真正差距,并不是物質上的差距,而是學校文化之間的差距,正如名牌衣飾、豪華居所不能代替一個人的品位、氣度一樣。一所成功的學校必定有其內在的精神積累和成功的管理理念,這是一所學校長期形成的無形資產和寶貴財富,是維系、規(guī)范、凝聚全體教職工的精神紐帶。因此,校長要注重辦學經驗的積累和校園文化精神的積淀,并且加以揚棄、總結提煉,使其上升為理論,不斷探索適合學校實際和發(fā)展需求的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和管理風范。
文化是有魅力的,校長塑造了文化,文化塑造了人,學校形成了特色。
五、校長是教育科研的先導者,名校用教科研實現持續(xù)發(fā)展
實施新課程,進行新課程下的學校管理,時刻都面臨著新情況、新困惑與新挑戰(zhàn)。這就要求學校的管理要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針對校情和具體教學狀況,改變管理方法,因地制宜,推行富有校本特色的管理。因此把教育科研作為學校整體工作的導向,作為解決諸多教育與管理問題的突破口,尋找和確定適合本校的科研課題,創(chuàng)造條件,調查研究,解決問題,從而不斷推進學校長足發(fā)展。
陶行知強調“一個好校長也就意味著一所好學校”。事實也正是如此。縱覽名校的發(fā)展成長歷史,校長無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想說一句自我激勵的話:我是校長,我是幸運的,因為有了領導和同志們的信任;我是校長,我是幸福的,因為在努力創(chuàng)建名校的過程中我是快樂的!
作者單位: 旬陽縣城關鎮(zhèn)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