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超
(遼寧省盤錦遼油寶石花醫(yī)院,遼寧 盤錦 124010)
CT診斷是臨床較常見的影像學診斷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常規(guī)CT診斷的輻射劑量較大,會對臨床診斷造成影響[1]。因此低劑量的前瞻性冠狀動脈CTA成像開始得到了較多關注。本研究分析了超低劑量前瞻性冠狀動脈CTA成像技術在低體質量指數(shù)患者中的應用,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內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數(shù)量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47~78歲,平均(62.5±15.5)歲。所有患者均可被確診為冠心病。同時需收集我院在同期接收體檢的健康志愿者50例。志愿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47~76歲,平均(61.5±14.5)歲。志愿者和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所有研究對象均需實施常規(guī)CT成像以及超低劑量前瞻性冠狀動脈CTA成像檢查。在常規(guī)CT成像時,需按照常規(guī)CT診斷的要求對其進行臨床檢查。在進行超低劑量前瞻性冠狀動脈CTA成像檢查時,使用SOMATOM雙源CT(DSCT)掃描儀(西門子醫(yī)療解決方案)。在臨床檢查時,需檢查前輸入60~80 mL碘海醇,劑量370 mg/mL,經(jīng)肘靜脈輸入。管電壓設置為80 kV,注射速度設置為4.5 mL/s。使用bolus tracking技術檢查,將興趣區(qū)設置為主動脈根部,觸發(fā)閾值設置為80 Hu,延遲時間5 s。最后需在在西門子DSCT SyGo工作站上對圖像進行后期處理。
1.3 觀察指標:需比較常規(guī)CT和超低劑量前瞻性冠狀動脈CTA成像的診斷效果,即特異率、敏感率。特異率=真陰性/(假陽性+真陰性),敏感率=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同時需對兩種方法的輻射劑量ED進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20.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使用t和“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使用%和卡方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常規(guī)CT的診斷特異率96%和超低劑量前瞻性冠狀動脈CTA成像的診斷特異率98%差異不顯著(χ2=0.687,P=0.407)。常規(guī)CT的診斷敏感率94%和超低劑量前瞻性冠狀動脈CTA成像的診斷敏感率98%差異不顯著(χ2=2.083,P=0.149)。常規(guī)CT的ED值(4.03±1.06)mSv和超低劑量前瞻性冠狀動脈CTA成像的ED值(7.65±3.69)mSv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667,P=0.000)。
當前在對冠心病患者實施臨床診斷時,影像學方法是較常見的診斷方法,同時在實際的診斷中,應用影像學方法也能夠取得較好效果[2]。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的影像學診斷中往往會有較大輻射的出現(xiàn),而大劑量的輻射會影響到臨床診斷,也會對患者身體造成影響。因此低劑量的CTA成像開始得到了較多關注。在以往的研究中,已經(jīng)開始關注到了如何降低在CT診斷中的輻射劑量。例如使用ECG管電流自動調制技術等,可取得較好效果。這一技術是根據(jù)掃描開始前探測到的心率值來選擇劑量曝光的時間,從而減少劑量曝光時間,在客觀上能夠減少輻射劑量[3]。尤其是隨著對減少CT輻射劑量研究的不斷深入,更多方法開始得到了發(fā)現(xiàn),并且應用于超低劑量前瞻性冠狀動脈CTA成像中。
超低劑量前瞻性冠狀動脈CTA成像在實際的診斷中,能夠明顯降低診斷時的劑量。尤其是當前使用的超低劑量前瞻性冠狀動脈CTA成像技術,能夠通過自動管電流調制技術、ECG管電流自動調制技術和螺距-心率自動匹配激素等諸多手段降低輻射劑量[4]。尤其是通過這些方法,在降低了輻射劑量后,仍可保證到CT診斷效果,并不會影響到診斷效果,因此通過這種方法對冠心病患者診斷有重要意義[5]。
本研究也顯示,通過使用超低劑量前瞻性冠狀動脈CTA成像進行診斷[6],能夠取得和常規(guī)CT類似的診斷效果。同時超低劑量前瞻性冠狀動脈CTA成像可明顯減少輻射劑量,因此可明顯提升診斷安全性,在臨床診斷中有較高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