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竹
蒂姆·波頓,提到這位好萊塢最會說故事的導(dǎo)演,我們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他和約翰尼·德普的組合。他們曾搭檔拍攝過《剪刀手愛德華》(1990)、《查理和巧克力工廠》(2005)、《理發(fā)師陶德》(2007)、《愛麗絲夢游仙境》(2010)等8部影片。
就像上述電影一樣,不管主角是小孩還是大人,蒂姆·波頓總是用奇幻、怪誕的方式講述普通人如何去面對生活中的“不普通”。什么是正常和怪異,什么是真實和虛擬,似乎是他用一個個光怪陸離的故事想要辯證的關(guān)系。
制作于2004年的《大魚》也是這樣一部作品。平凡里究竟隱藏了多少“不平凡”?表面的虛偽又影射了多少“真實”?
一位父親愛跟兒子講述自己的人生,并說他已經(jīng)看見自己將如何死去。父親口中那些充滿傳奇色彩的過往,對于孩子來說是最好的睡前故事,但當(dāng)孩子長大以后,那些故事就成了一再重復(fù)的謊言,只為博人眼球。那不過是童年時父親甚少陪伴自己的一種托詞,他甚至認(rèn)為父親虛偽,而不愿再同他有任何交流。直到父親臨終前,他回到家試圖重新認(rèn)識父親。最后,就像過去父親跟小時候的自己講故事一樣,他把故事延續(xù)了下去——父親,如何以一個傳奇的方式告別,又如何成為故事本身。
如果你看過李安導(dǎo)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那一定還記得在結(jié)尾處,得救的派面對保險調(diào)查員講述了兩個故事。一個是我們所看到的,即影片中呈現(xiàn)的奇幻歷程;另一個是我們沒有目睹的殘酷物語。兩種版本,一種不著邊際而浪漫,另一種真實可信而殘酷。我們究竟愿意接受哪一個版本呢?而派又需要依靠哪個版本繼續(xù)活下去?
《大魚》中有類似的選擇。兒子一直排斥被父親美化之后的版本,耿耿于懷一定有一個從來沒被告知的真實的父親,哪怕真實充滿了罪惡,或者不過是乏味、平凡,而父親始終堅持的是前者。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故事”和“反故事”的結(jié)構(gòu)。父親認(rèn)為人人都愛聽,所以要“故事”,兒子堅持只想要事實,所以“反故事”。最擅長通過銀幕制造奇幻色彩故事的蒂姆·波頓,卻選擇用一個“不相信故事”的存在來對抗故事本身。
那最后是“故事”還是“反故事”勝利呢?影片結(jié)尾,兒子在父親的葬禮上看到了很多他以為只會出現(xiàn)在“故事”里而不會真實存在的人——巨人、連體雙生女、女巫、馬戲團(tuán)長等。這印證了父親的“故事”并非都是假的。
在那之前,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父親問兒子:“最后的我是怎樣的,告訴我。”聽到這話兒子不知所措,雖然對于父親的故事已耳熟能詳,但父親從來沒有詳細(xì)贅述過“結(jié)果”。在這里父親沒有把結(jié)尾告訴兒子,而是選擇把講述故事的權(quán)利賦予出去,讓兒子告訴自己最后將如何死去。作為一個說故事的人,在故事收尾的時候把延續(xù)故事的機(jī)會交給了他的聽眾。也就是說,我用自己的方式講完了故事,它是不是真實的其實不重要,你只需要把你所思考、相信的東西告訴我就足夠了。
影片以一個說故事的父親放棄故事本身的“完整性”來結(jié)束,可以證明兒子對于故事的抗拒并非沒有意義。主動選擇“不相信”的抗拒行為(這里的抗拒并非不關(guān)心),某種意義上說也有延續(xù)故事生命的可能性。說故事的同時反故事,這或許是對“說服別人這都是真實的”一種模式的最好反思吧。
最后那場葬禮的戲,大家圍在一起談?wù)摳赣H的“傳奇”往生,這是不是就像我們在看完一場電影后,大家走出影院然后各自討論、回味影片的風(fēng)景呢?哪怕我們都知道電影不過是虛構(gòu)的,但仍然留戀于它所帶來的回響。即使有一天作者被忘記,但“故事”本身會永遠(yuǎn)地留在觀眾的心里吧。